范礼松 激励村民争当文明践行者
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到村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村第一书记,今年45岁的范礼松,毕业后的二十多年里,深深扎根在蚌埠的最基层,与村民们天天在一起。
村子里适宜种什么树、村民们谁有什么特长、哪几户还没通自来水……他都门儿清。“要想着法子,把‘让我干’变成‘我想干’。”范礼松说,村庄治理,关键是要激励村民争当家园的建设者、文明践行者。
“有特长”村民参与村庄建设
4月12日一早,记者走在淮上区沫河口镇姚宋村,村道行道树两旁,麦田青青。姚宋村第一书记范礼松正和村民们一起,给行道树中间,栽种上红叶石楠球。
姚宋村是安徽省森林村庄,名不虚传。
记者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家家户户门前有树,院墙脚下,蓝色、黄色等各种小花点缀着;房屋旁边,有的种了一片油菜,如今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有的种了小菜园,收拾得清爽,采访感觉像是“乡村游”。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种树栽花,一定得要村民们喜欢,不能挡了庄稼的阳光。”范礼松说,村里绿化建设时,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动性,让“有特长”的村民参与进来,广泛听取民意,大家一起干。
51岁的村民洪灯魁,从小就喜欢种树栽花,后来通过园艺学习成了“园艺达人”。这些年,他发展起一个200多亩的苗圃基地。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村里的“五小园”义务修剪苗木。
“白皮榆树和红叶石楠球组合,大家都喜欢。”洪灯魁告诉记者,他从小在村里长大,住了50多年,熟悉土壤环境和气候,村路两旁有大片的庄稼地,白皮榆树在本地存活率几乎100%。最重要的是,秋天落叶以后,不会阻挡阳光影响庄稼的生长。红叶石楠球四季常绿,低矮,不会阻挡阳光,这一组合搭配,得到乡邻们的一致认可。
“老范又征求了大家意见,试验了一条路,效果不错,今年春天又在其他路上,栽种了一千多棵。”洪灯魁笑着和记者打趣,村里的绿化越来越多,他修剪花草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但是,看着村里越来越美,他很开心。
听民意解决民生问题
“来看看我们自制的乡村喷泉。”记者在村子里采访,村民们很热情。52岁的老洪拉着记者来到池塘边,展示村里的“喷泉”。
只见一个蓝色圆形塑料、脸盆大小,在水中漂浮着,老洪打开电源,二三米高的蘑菇状水花就喷出来了,连续不断,还可以在水塘上移动,就像一个“行走的喷泉”。
以前的水,可没这么清。
年过五旬的卢术梅,正在池塘里淘小麦,准备制一点面粉。她的娘家和婆家,都在姚宋村,而且中间只隔了一个池塘。
这口池塘,是全村的5口池塘之一。“小时候,水特别清,洗衣服、淘米都没问题。”卢术梅说,她家门前就是池塘,后来,水就越来越黑。水上漂着翻了肚皮的死鱼,夏天风一吹都能闻到腥臭味。
去年以来,姚宋村陆续对村里的池塘进行治理,清淤、排污实施严格管控,目前,2口池塘的治理工作已经初步完成,该村因地制宜,正在进行池塘绿化建设。另外3口池塘治理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
说起村庄这几年的变化,卢术梅说,一个是水干净了,村里的水塘整治了,水可以淘麦子、洗衣服;一个是漂亮了,房前屋后种上了树、栽上了花,整得跟公园似的。她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33岁的乔玉,在蚌埠市区上班,每天往返市区和村里,他并不觉得辛苦。他有跑步的习惯,每天晚上,他都要绕着村路跑几圈。“以前,路灯不全,有的路黑乎乎的,老婆经常打着手电筒陪着我一起跑。”乔玉告诉记者,如今,路灯亮起来了,黑乎乎的路段,去年年底也建起了新路灯,晚上跑步亮堂多了。
的确,对老百姓来说,看起来琐碎的民生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不少还是急事、难事。这些大事小情,往往发生在最基层——村庄或社区。在范礼松看来,解决民生问题,基层建设是重要抓手,也是有效途径。
“积分制”激励村民践行文明
“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自己住得更舒服,还能得积分兑换奖品,真好!”4月12日一早,73岁的大李村村民方士森老人,比往常起得更早,今天是他当志愿者——给村里广场除草的日子。将自家小院打扫干净后,他带着水壶、镰刀出了门。
近年来,沫河口镇党委、政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文明乡风,采用积分制方式开展村庄治理,走出了一条以积分管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特色之路。
“由于基层管理薄弱、一些村民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各村普遍存在村庄环境不佳,群众矛盾纠纷多、民间陋习难改等问题。”范礼松还兼任沫河口镇综治中心主任,他说,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沫河口镇在市民政局的牵头下,从2020年起在全镇推出积分制改革,经过2年的施行,不但解决了各村存在的问题,而且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积极性,全镇的基层管理水平和社会风气得到显著提升。
据介绍,沫河口镇将所有村民都纳入积分管理体系,开发“积分制小程序”,村民以户为单位,家庭任一成员都可将所做好事、善事在小程序中申报积分。一旦通过评议、审核,就可领取相应的积分券二维码,可在沫河口镇十几个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为了鼓励村民争先,各村还在线上线下同步设立“村积分龙虎榜”,并且每年按照积分排名,给予村民相应的表彰和“提醒”。
积分制让村里的大小事务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久而久之,群众的思想和习惯在悄然改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民风持续好转,形成了“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化新风”的良好局面。
团结村小王自然庄“一组一会”成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王从友等九户村民长期被没有排水沟问题困扰。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大家一致决定利用涵管地下走水,解决排水问题。短短几天彻底解决了困扰王从友等九户村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大李村“一组一会”成员提出在道路两侧种植果树围栏整改意见,并建议种植时鼓励村民自购果树栽种,成活后可进行加分。于是,村民纷纷主动铲除种植在绿化带上的蔬菜,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柴垛、废弃砖瓦等杂物,使居住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积分制的实施破解了乡村治理难题,并且起到了文明‘风向标’的作用,除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还有效推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真正让村民把全村当成了自己的家。”范礼松说。
“范书记,我家门前屋后种下的十来棵树,明年如果还活着,是不是能挣100多分。”走在姚宋村的村路上,有一位村民喊住了范礼松。范礼松走上前说,“乔大姐,您放心,志愿者小张都给大家记下来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倩倩)近日,五河县小圩镇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到防疫一线中,参与公共场所查验“两码”、疫情防控卡口值守、为...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