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具安个家 □李星涛
九和收藏馆铁皮大车收藏馆里的木犁一
双休日上街闲游,路过青年圩广场,蓦然看见广场石牌上“青年圩广场”五个大字。我不由停下脚步,仔细观赏。这五个文字是邓凡训仿毛体题写,尤其是“青”字,行草结合,欣长挺拔,颇具韵味。
邓凡训,我是认识的。他不仅是安徽省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个农具收藏家。他三次下乡从事农村工作,各种农具他都十分熟悉。几十年来,他收藏农具二千余件,并建了一个收藏馆,名曰:“九和收藏馆”。
九和收藏馆位于五河县城关镇民俗巷内,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多平方米。该馆于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馆,2011年被安徽省文物局正式批准为民间收藏馆。走进展厅,木水车、木风车、木独轮车、木斛、草耙、大钉耙、木笼……等一系列农具列队而来。这些农具纷纷拨开了岁月的风尘,一步步将我们带进了遥远的农耕时光,一股浓郁的乡土味道不由静静地透骨入髓。
收藏馆中的车辆馆室收藏有木轮车、胶轮手推车、参加淮海战役支前的小红车、生产队拉庄稼的四轮铁边大车、二轮大马车。谈起四轮铁皮大车,邓凡训眼里放光,他说:“这辆铁皮大车有故事,它来自一个偏远的农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天傍晚,我到乡下收集农具,突然发现麦场上有一个老者正欲点火焚烧这辆铁皮大车。我看了心焦,急忙上前阻止,要出钱买下这辆大车。当时,农村运输庄稼已经普遍使用手扶拖拉机或者四轮机,铁皮大车早已退出了农事舞台,老者烧掉大车,是想取出大车上的铁皮和铁钉卖钱。一辆大车上的铁皮和铁钉可以卖到83元。我给老者100元钱,买下了这辆大车。一开始,大车被我收藏在一家农户家里,每年付给一定的费用,后来这家农户搬家,铁皮大车没有家了。我又雇车雇人将大车从乡下搬运至当时的五河新华书店仓库里。大车体积大,分量重,搬运起来非常不容易,常常要十几个壮汉才能抬到车上。后来,我的收藏馆建好了,这辆铁皮大车才在我的馆内安家落户了!”
邓凡训说起铁皮大车收藏的曲折故事,感叹唏嘘了良久。他之所以如此喜欢这辆铁皮大车,是有深刻原因的。他说,铁皮大车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个生产队主要的运输工具。每至秋午两季,它便派上了用场。一辆载重的大车需要四头壮牛才能拉动,有的大车上还装有大叉网,麦子、大豆、玉米、高粱就装在车上,沉重的车轮常在黄土路上压出一道道深深的车辙。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里都有几个有名的赶车车把式。大车拐弯时,他们只要将手中的长鞭在空中一挥,手里的牛绳用劲一抖,拉车的牛儿们便心领神会,及时调整身位,开始转弯。
赶车的车把式都会打号子。说起打号子,邓凡训不由眉飞色舞起来,他说:“打号子也是给牛发号施令一种方法。那些拉车的老牛和主人已配合多年,只要主人的号子在身后一响,它们便知道要转弯了,该使劲了,该加快脚步了……号子声常常紧跟在鞭声的后面,每遇道路拐弯或者大车上坡之时,车把式就会从肩上取下长鞭,于头顶上空一绕,然后逆向猛地回旋,“啪”——地炸响,号子也随之响起。那号子没有实词,随着声调起伏婉转的大多只有一个词:‘啊——’但随着它声波的律动和声调的轻重变化,却起伏出了无数光亮闪烁的波澜。赶车号子高亢,激越,调域宽广,音色洪亮,尾音悠扬。它不像雷霆那样穿云裂石,也不像激流那样咆哮激荡,而像是盘山公路,从底往上一道道旋转上去,极尽婉转回环之妙,抑扬顿挫之韵,最后若一缕明亮的星光,渺入了苍茫高远的云端深处。这号子声里有激越无奈,有辽阔苍凉,也有对泥土深深的热爱和敬畏。倘若是夜晚,这号子便会在淮北平原的上空,带着穿肠入肺的力量,千回百转,久久回荡。让人觉得心底猛一下子涌起一股沧桑亘古的暖流,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老邓的解说诗情洋溢,我们听得也如醉如痴。
二
农具收藏室中,邓凡训最爱木犁。他说,犁是所有农具的先锋,只有它下地了,一块块收割后的农田才会被重新耕翻起来,才可播撒种子,长出厚实的庄稼,其他农具也才能紧随其后,逐次派上用场。犁就是粮食,犁就是希望。
2009年的一天,一位老农开着手扶拖拉机给他送来了一张木犁。老农说:“这老伙计跟随我一辈子,我不想让它流落乡下,放在你的收藏馆里,也算我对得起它了!”老邓闻言,非常感动。木犁犁把汗亮闪光,犁铧已经有些秃顶,不知在泥土里穿行了多少年。老邓收下木犁,留下老农吃了中饭,又写了两幅大字赠给老农,以表酬谢!
来到这张木犁前,老邓如爱珍宝。他开始为我们讲解木犁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木犁由四大件、三小件和两个配件组成。四大件是指犁辕、犁牮、犁底、犁把。犁辕呈弓形,是供牛拉拽的弧形木杠,常用枣树或槐树刨凿而成。“牮”字很生僻,读jiàn。它其实就是一段方木,用来连接犁辕与犁底,以便使犁身运行时保持平正。犁底是用耐磨的榆树做成的,形如砖块,但比砖头略窄。犁把是犁的扶手,比犁辕弯曲的弧度略小,底粗上细。这四大件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夸张的倒“戌”字形状。
三小件的命名颇有意味。犁辕前端有一木桩,名曰:千斤爪子。顾名思义,千钧之力抓手也。千斤爪子上套一泥扣,再拴上轭头缆子,套在牛的肩背上,即可下田耕地了,其拉力少不了千儿八百的。犁底也有一小木桩,名曰:汨水爪子,供固定犁耳使用。犁把上也有一木桩,称之为忙桩。犁地时用它来提上提下,不断修正犁前进的方向与深度。两配件即鏆头、犁耳。鏆头在犁底的前端,犹如箭的镞头。犁耳即犁刀,成内弧形,光洁明亮,撬绑在鏆头上面,犁耳犁起的泥块就是顺着它,向上卷起,或成块翻到一旁,或于翻卷过程中将其碎成细小的土块。鏆头需生铁铸造,犁耳用熟铁锻制。生铁比熟铁坚硬锋利,一旦鏆头运行过程中遇到砖石,熟铁制成的犁耳就会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鏆头崩裂。木犁改进成钢犁后,鏆头、犁耳合而为一,统称为犁铧。
木犁构件中最难制作的是犁辕。说它难以制作,是因为它的选料需用枣树或槐树,而这两种树木长得都很慢。即便是找到了犁辕的原材料,倘若不是呈犁辕所要求的弓形,还要经过火烤、压迫、变形。做犁辕时,先在台阶上生一堆篝火,将犁辕一头支在门限下,下垫砖石。一头伸过火上,双手趁热往下压。不大一会儿,犁辕的中部便微微弓起,直到成为犁辕需要的弧度。拗好的犁辕先用小巧的刨子一遍遍刨平,再用碎碗渣一遍遍刮亮,最后用桐油刷上几遍,晾晒干,放在屋角。等到犁的其他部件都制作好后,再组装成犁。
犁不是演戏的道具,只要它一走进田野,便会步步负重。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它简直就是手臂的延伸。一个家庭没有一张犁,就等于这个家庭没有能撑门头的人,而一个家庭一旦有了一个会扶犁的人,那么这个家庭便豁然有了希望。多少年来,负重的牛、锋利的犁、扶犁的人,三者构成了华夏大地上一幅延续了几千年的牛耕图。
老邓说出了木犁完整的制作过程,又开始解说木犁的使用方法。他说,用木犁犁地第一环节是起墒。扶犁好手犁地只要来回看了看地块,马上就能决定应该从哪里起墒、怎么起墒。如果这块地是中间低、两边高,就从中间起墒,要覆着犁。如果是两边低、中间高,就从两边起墒,要搅着犁。覆着犁就是土往中间翻,这样犁完后,土就正好被翻得平平展展的。搅着犁就是土往两边翻,最后犁完后,地也是平平展展的。犁地时手扶犁把,要微微倾斜着犁身,犁到地头时,扶犁人要借着牛拐弯的劲儿,灵巧地一侧犁身,迅疾将犁铧从土里拖出来。待牛儿拐过弯,再认直行路线,略微上抬犁身,让犁尖重新切入土中,继续前进。
木犁要注意保养。农闲的日子里,可以倒出半碗桐油,用刷子蘸着,轻轻刷着犁辕、犁牮、犁底、犁把……鏆头和犁耳呢,要用一张大大的报纸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防生锈。桐油干了以后,可以把犁小心地放在屋角,用自己编制的厚稻草帘子严严盖住。
三
九和收藏馆里计量器具也颇为丰富。有民国盐行大秤、清代戥秤和早期的天平秤;有打酒的端子和量地的弓;有骨尺、木尺、钢尺、绳尺、卷尺、角尺、拐尺、钉尺、卡尺、分尺。其中一把量尿尺,格外吸引我们的注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产队为了多收粮食,广泛积肥,早晨两人抬个桶到每家收集尿,就用这杆尺子量尿,记工分。计量器具部分最为突出的是各种量桶,有圆斗、有方斗,有官斗、有民斗,有较斗、有家用斗。九和粮斗是清末九和粮行使用的量器,是九和收藏馆的传家之物。
参观完九和收藏馆,老邓对我们说,九和收藏馆以收藏、展示淮河地区农耕文化为主,以传承记忆,留住乡愁为主题。他建九和收藏馆目的就是为了给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农具安个家,努力打造出一个乡愁博物馆。他常对孩子们说,不要小瞧了这些生产用品,它们都曾是淮北平原上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工具,每一件都记录了农村、农民生活的痕迹,也寄托了几代人的感情。现在,它们虽然逐渐退出人们视野,但每一件农具藏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这样说,一件农具就是农耕时代一个滴着汗水的场景,就是一段饱含着深情的难忘岁月。
出了九和收藏馆,我回头瞥见收藏馆门楣上“九和收藏馆”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是由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方绍武先生题写,其体为行书,笔力苍劲,一气呵成。尤其是“九”字,结体遒美,骨格清秀,颇具书圣韵味。望之,不由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吕伟)近日,五河县城市管理局对淮河大坝西侧加州城小区院墙外及淮河河道局宿舍外毁绿种菜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