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治水 出水口入水口都得管好
一提起水,自然会与“生命之源”联系起来。在水乡五河,不仅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管好了生活“入水口”,更重视排污治理,千方百计管好“出水口”,使“生命之源”源源不断。
在五河县大新镇府台村东边,绿白相间集装箱大小的“铁皮箱子”,是村庄整洁的神秘魔方。“别看体积不大,作用可不小。”面对“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记者,五河县住建局副局长张文杰颇为自豪地揭秘,“这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全村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接进来,处理后清亮亮地回归大自然。”
今年9月,投资近300万元,配套建设3.6公里管网的府台村污水处理站投入使用。全村有八成以上人家的厨房、卫生间接入了管网。废水经管网流入调节池,再经过处理,能达到1级B的排放标准。
效果怎么样?出水口清澈的水质是直接的证明,大家伙更是竖起大拇指夸奖。村民李坤虎说:“脏水有地方去,村里立时就干净了。房前屋后臭水沟没有了,河沟里也有鱼虾水草了。”
“处理站每天能处理60立方米的污水,覆盖面积0.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200人,做到了污水应收尽收。”张文杰介绍,像这样的污水处理站已在五河建成了92座,覆盖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庄。而其中最大的一座,距离沱湖仅百米之遥。七个处理设施排成一排,每天可处理1400吨污水,能满足1.5万人生活所需。满负荷运转的话,处理2万人的日常生活废水不成问题。在他看来,不仅处理产生的污泥定期送至县污水处理厂处置的做法很环保,而且管道铺设、设施处理能力都为将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不会一边发展一边手忙脚乱补欠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中,距离沱湖、怀洪新河等河流湖泊较近的村庄,不仅率先实现全覆盖,排放标准也比普通村庄要高——从1级B提升至1级A,绝大部分指标相当于地表III类水标准,相当于目前沱湖水质。
上下水都畅通了,污水不再直排,如今的沱湖是什么样子呢?11月27日,记者跟随“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沱湖南岸时,顿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岸边的私建别墅、度假酒店、游乐场都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和湿地。虽然时值初冬,但岸边仍有生机勃勃的绿色摇曳,与湖中蹁跹的白色水鸟相映成趣;探入水中的木栈道颇有意趣,走一走只觉心旷神怡。
为了沱湖的水清岸绿,五河县不仅管好区域内的污水排放,还与上下游的固镇、泗县、明光等三个县市签订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跨行政区域携手防污治污。与此同时,实施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如今,入沱湖最大的沟河——马拉沟前端水域水体生态修复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施工,原来沟内淤泥、杂草被芦苇、美人蕉、鸢尾等净化水质的水草取而代之,流入沱湖的水更清了。
“现在,这里叫沱湖自然保护区,拆除违建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绿树和湿地则是为了保护水源、涵养水源。”站在岸边,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郭冲力告诉记者,沿着南岸建起的湿地公园占地110亩。在不久前编制完成的《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计划将沿岸建成生态屏障完整、生态类型丰富、景观特征多样、污染有效削减的湖滨生态区,并投资建设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展示馆,包括湿地科普展览馆、智慧环境监控管理中心和湿地科研中心,以及湿地植物园、生态渔业园、自然体验园,水循环实验站、气象观测站、候鸟环志站、野生动物救助站等“一馆三园四站”——在他看来,管好了出水口、入水口,依托水资源才能做好水文章。
新闻推荐
“记得是2017年5月,城关镇党委安排我去淮五村驻村扶贫,当时也就知道那里是省级美丽乡村,认为不会差到哪里去,工作应...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