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废品收购村的突围之路

蚌埠日报 2020-09-01 07:38 大字

“废旧易拉罐、废旧金属、空塑料瓶、旧家电、破纸箱……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些都是些不值钱的废旧破烂,但在俺们村里却个个是宝贝。”提起废品收购的生意,五河县北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松满脸得意。

近年来,北店社区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废品收购产业,把闲置废地改建成环保科技产业园,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又改善了农村环境,带动村民增收,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河县城关镇北店社区,地处县城北部,G34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几年前就有村民从事废品收购生意。后来,因为有利可图、获利颇丰,村里从事该行当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在国道两侧形成了以废品收购为特色的新兴产业。

然而,新兴产业虽有利于村民增收,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产业发展迅速,道路两旁的收购站越来越多,可用空地却越来越少,结果,众多的废品堆成了“大山”,国道变成了“小路”,由此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

“当时,国道两侧占道经营非常普遍,不仅妨碍交通,而且影响市容,有时甚至堵塞通行,行政执法单位多次执法,但收效甚微,真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张松回忆。

可是,在那个时候,村两委却犯了难。“一刀切彻底取缔,群众不答应,村两委舍不得;放任无序发展,影响国道通行,村两委更不能答应。”张松说,如何既不影响群众增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成为村两委亟须解决的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去年年初,经过几次会议的商讨,村两委最终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俺们村曾经有一座砖窑场,如今早已废弃不用,刚好就在国道附近,如果把收购站都搬迁进来,作为废品收购大市场,不但能破解发展瓶颈,还能解决占道经营,更能省下原窑场每年8万元的土地租金,可谓一举三得。”张松自豪地说。

说干就干。拿到上级批复后,村两委立刻投资200万元,对旧砖窑场进行彻底改造,一方面对场地的电路、路面、排水等基础配套进行全面升级,一方面积极引导国道沿线各大收购站退路进园。当年8月,改造一新的环保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12家废品收购点率先入驻,当年就通过场地租赁实现43万元的收入。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产业园实地采访,只见园区多数收购站生意红火,前来送货的汽车、三轮车络绎不绝。“园区里收什么的都有,金属、塑料、家电、纸箱是主要的几个大类,还有各种细分的小类,每天都热热闹闹的。”张松介绍。

“这里比路边好多了,场地开阔,水电齐全,还比较安稳,再不用担心城管人员的执法行动了。”张武彩是园区的经营户之一,主要从事废旧家电、纸箱的收购。据他介绍,自从入驻产业园以来,他的生意兴旺了不少,每天交易额增加了近一半,“现在每天的货物收购量差不多十来吨,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多吨,每天赚1000块一点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废品收购产业的不断壮大,不少村民也因此从中受益,一部分人通过平时收购废品,实现了每月数百至千元不等的增收,另一部分人则选择进入园区,通过在收购站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采访中,张松告诉记者,下一步,村两委将继续加大对园区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经营者入驻,争取把本村打造成废品收购的集散地,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党员进社区 为民解难题

本报讯(李向前)今年以来,五河县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自身特长和资源优势,抓实抓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做到报到亮...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