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图书馆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实现阅读“零距离”

蚌埠日报 2020-07-02 07:51 大字

本报讯(记者何沛)日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安徽省十家最美公共图书馆”和“安徽省十家最美博物馆”评选结果。五河县图书馆入选“安徽省十家最美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地标,“最美”的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其本身的建筑特色、展馆风貌也给大众带来了视觉美感,成为当地的文旅风景线。

记者走进五河县图书馆,只见安静的借阅室内,一些居民手捧书籍正在阅读。65岁的刘女士经常来这里看书,享受自己的“精神食粮”,她告诉记者:“好书美景合二为一,更能不负时光召唤。”

五河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30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内设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少儿借阅室、亲子活动室等服务窗口。为切实推动五河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五河县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积极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普及城乡自助借阅终端、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为读者打造“环境美、资源美、形象美、服务美”的图书馆,让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感受如家的温馨,享受艺术的熏陶和书香的浸润。

“五河县图书馆积极与数字电视对接,开设文化共享工程专用频道,每个乡镇配备‘进村入户’机顶盒。利用数字电视将数字图书馆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入千家万户,为千家万户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目前,县图书馆将“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工程”系统加工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畅通的网络通道提供给广大市民及基层群众,将给予他们极大的感性认识。广大市民还可以在县图书馆APP访问更多的优秀资源,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平台上发布各类文化活动,如网络活动、电影观赏活动、图书欣赏等等。据五河县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实施活动改变了群众的文化心理及生活方式,引发了发展观、致富观、人才观等方面一系列观念的更新。

同时,探索把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和旅游相结合。该馆实行总分馆制建设,丰富了景区游客休闲阅读生活。建设公园中的图书馆,在县漴河公园景观带及人流密集区域建立了2个24小时读者自助式共享书屋和4个共享阅读点,总体面积500平方米、图书22000多册、各种功能设施齐全,为更多读者及外地游客送去了优质的文化资源。

新闻推荐

五河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

本报讯(张景楠)根据省局、市局的有关通知要求,五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