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是郭凯先、贾廷林和郭佑杰成长的热土;多年打拼,让他们都有了一技之长;致富不必在他乡,对于产业发展,三人想到了一块儿 奋斗何须去远方 记者 刘
郭凯先查看扫帚库存。郭凯先的女婿胡正新在作坊里加工扫帚。郭凯先的作坊里,有一批像赵以甫这样的贫困户在务工。镜头一老郭扎出“金扫帚”
6月20日,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在郭凯先的扫帚加工作坊里,用于制造扫帚的原材料堆积如山,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场景,郭凯先本人则在工作台周边不时进行技术指导。
“别看扫帚不起眼,但做起来得经过劈、编、捆、扎等好几道工序。当年,就是靠着这扫帚加工手艺,俺一个残疾人自食其力、养活全家。”郭凯先对记者说。
年近六十的郭凯先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初中毕业后,曾流浪外地靠卖艺为生。后来,他与妻子育有两个女儿,但大女儿因残疾和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困难没有让郭凯先低头,2009年,他向同村人学习了编扎扫帚手艺后,便在家里开了个制作扫帚的手工作坊。
2014年,郭凯先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又遭遇扫帚滞销,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让郭凯先一家重返贫困,当年即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
正当郭凯先一家陷入困顿时,是党和政府以及众多热心人伸出了援手。包括本报在内的市、县媒体纷纷给予关注,五河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联系各大环卫公司,组织义卖,为扫帚找销路。没多久,他家院子里堆积如山的扫帚销售一空。
顺利渡过难关后,郭凯先的扫帚生意越做越红火,村两委又帮助协调土地,扩大了厂区规模,“现在,年产扫帚10万余把,年销售额100万元左右,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0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他说,“下一步,俺会把扫帚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闻推荐
退伍军人沈先宝返乡创业,发展蚯蚓养殖产业 “蚓”出致富巧路子
本报记者刘晨“这种名叫‘大平2号’的蚯蚓品种,主要用途就是作为鱼类饲料、垂钓饵料及药用。”6月19日,位于五河县...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