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渡的前世今生 □刘干 文/图

蚌埠日报 2020-05-18 09:20 大字

渡口摆渡船十里程村头地名牌在五河县西南四十公里的淮河边上,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古老村落,名为“十里程村”。这个村子虽然其貌不扬、规模不大,但以其拥有“皇渡”淮河文化遗存,而闻名于世。

皇渡,曾是淮河古道上重要的渡口,也是千里淮河上唯一冠以“皇渡”的渡口。史载,皇渡形成于明初,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皇城后,这个渡口便呈现出舟帆高张、昼夜星驰、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

因禹生村

十里程村旧称临淮北,后来怎么又叫十里程村了呢?它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期间,劈开淮河中游的荆山和涂山,以疏通淮水东流入海。然而,荆涂二山下游百公里处的临淮北,河床较浅,雨季淮水四溢,常淹没良田,村民苦不堪言。于是禹就带领民工在临淮北筑堤拦水,疏通航道,排除水患,造福百姓。这天,民工正在淮畔施工,一只雕鸣叫着由南向北飞过淮河。禹见状拉弓射雕,非但没有射中,箭反而被雕叼走了。禹下令数十民工分头追踪寻箭,几经周折,终于在临淮北的茂密丛林中找到了这支箭。箭所落之地与箭始发处,相距刚好十里路程。禹时兴起,即命名该地为十里程。这就是十里程地名的由来。渡口也随之改称十里程渡口。

皇渡由来

千里淮河渡口众多,唯独十里程渡口叫“皇渡”,这个霸气外露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话得从头说起。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府汴梁(今河南开封)守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滑县)的李固渡人为掘开黄河堤坝,黄河自泗水入淮河,然后夺淮与长江合流,入黄海。因河流水急,泥沙倶下,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淮河堤坝,遭遇强烈地冲刷崩塌,使河床快速淤积抬高、河道变窄变浅,且加速淮河中下游沙洲及堤岸成陆的进程。

南宋黄河夺淮,对淮河流域的历史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从地质地貌上破坏了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水系,造成排水不畅,低洼地窝水,形成连串的骆马湖、高邮湖、洪泽湖以及五河县境内的天井湖、沱湖、香涧湖等天然湖泊,造成黄泛区面积不断扩大,给淮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南宋降后,流民动乱不断,再加上元朝末年治黄治淮不力,直接导致淮河流域农民大起义,造就了来自黄泛区的流民领袖朱元璋“和尚皇帝”的惊世传奇。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诞生地就在十里程渡口对岸以东不到十公里的孤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皇帝后,为光宗耀祖,不顾群臣反对,于1370年在家乡临淮西南的凤凰山建中都皇城。就在开建六个年头行将完工之际,朱元璋突然下诏“罢中都役作”。随后以南京为京师,把凤阳作为陪都。在六年建造过程中,其所需建筑材料大部分是通过淮河水运到十里程渡口,然后从临淮关入淮河支流濠河,运到凤阳城东湖,再通过人背马驮搬运到中都皇城建筑工地。

朱元璋是个非常懂得知恩图报之人,在他发迹之时,无论人与物,只要对他帮助过的,他都记着。传说中都皇城修建后,朱元璋认为十里程渡口功不可没,遂封该渡口为皇家渡口(简称皇渡)。从此淮河两岸再也没有人称十里程渡口了,而“皇渡”却一夜成名。

魅力皇渡

皇渡,处在淮河陡湾的凸起部位,河面狭窄且水浅,水流缓慢,其扼守淮河中游咽喉的特殊地理位置,注定了它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来的流民一半以上是从皇渡过河登岸南下逃生的。再如公元前202年,项羽十万大军兵溃垓下(今固镇县境内),率八百精骑从皇渡趁夜南逃,并封锁控制皇渡,切断汉军渡淮追击的路线。后被刘邦的先行官灌婴率领的数千汉军打败,一举夺回淮河皇渡。因楚军不识水性,强渡淮河时,连淹死加失踪的人马,八百骑只剩下一半,一路逃至阴陵城西(今定远县西北),因迷路而误入沼泽,致使汉军在阴陵城东追上楚军,两军再次交战,双方均伤亡惨重。项羽仅剩下不到三十骑,逃至长江支流乌江口(今和县境内),看着汹涌澎湃、横亘在面前的乌江,停止脚步。乌江亭长借船力劝项羽过江,重振旗鼓,以图东山再起。而项羽却悲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无奈,在力杀汉军追兵数百人后,项羽北顾垓下,从容举起宝剑,口中呼唤着爱妻虞姬的名字,头颅重重落下。悲壮之情,正如李清照寄情叹惋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再如公元1658年,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誓师北伐,一举攻战了句容、丹阳、镇江等沿江城市,主力部队从皇渡渡淮北上,进而轻取淮北的宿州、苏北、鲁西南等重镇,此举震惊清廷。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淮河成为中原腹地的交通枢纽,大批盐粮等物资从淮河运往全国各地。河面上,每天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船夫的号子数十里可闻,南来北往的大小货船在皇渡码头会集,有匆匆过淮的旅人,有忙碌的搬运工人,还有叫卖的商贩,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皇渡在辉煌的时候,简直就是船家向往的“福地”。其美丽的画面已在人们的心目中定格,去过的仍在眷恋,没去过的心驰神往。六百多年来,到皇渡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如张以宁、江存礼、冯胜、丁德兴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前来皇渡,或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粮艘次第出皇渡,一片旗帆照水滨”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人传诵。

义渡红船

在皇渡左侧,有一幢青砖灰瓦结构的房屋,这就是著名的淮河皇渡救生会旧址,其前身是临淮北穆斯林留下的旧清真寺。据《凤阳志》记载:“每遇疾风卷水,黑浪如山,樯倾楫摧,淮河上呼号之声惊天动地。”因此,在光绪五年(1879年)建立了淮河上最早的民间救生组织——皇渡救生会。有丹漆喷绘的救生红船两只。在寺庙塔顶设有瞭望哨,如发现淮河上有翻船溺水等事故,接到求救信号或捎书传信,救生会立马派船前来救助。红船桅杆上挂着“救”字招牌旗,船头击鼓,一路鸣锣开道,河面上所有船只都得让道,让红船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出事地点施救。由于不收任何费用,广大受惠的船民和过路的百姓都称此船为义渡红船,在淮河上红极一时,其影响是可观的。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廷大批裁减湘军淮军,一些淮军散兵游勇,回到当地无所事事,有的就干起了淮河盗匪的勾当,和救生会唱对台戏,打压救生会,使救生会在淮河上逐步失去影响,渐渐消失。

皇渡水关

淮河船运兴盛时期,皇渡码头设水关,以征船税,是朝廷或当地衙门的必然选择。从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在皇渡设立临时关卡,办公场所设在对岸的临淮关码头,征收来往盐、粮、茶、布、木材等商船钞关税。

咸丰年间,太平军、捻军、苗练与清廷的官军,连年征战于此。淮河沿岸文物古迹包括渡口码头、河堤等早已破坏殆尽,无法抵御洪水与来敌的侵犯,过往船只绕开淮河渡口而行,皇渡关卡名存实亡。

同治年间,百废待兴,候补五河县知县施照,听取当地士绅的建议,经报请凤阳府后,决定重筑五河沿淮征税关卡,以补县衙开支之需。皇渡关卡复建后,码头随即焕发生机,古帆船影出入于渡口烟云杳霭之中,沿渡而居者,民房栉比,再次变得热闹非凡。

可惜好景不长,为让淮河航运畅通无阻,民国初年,五河境内淮河上所有关卡一律取消,皇渡关卡随之消失。但正如古城墙抵挡不了热兵器的进攻一样,千里长淮的传统水道也无法与日渐延伸的陆路交通相抗衡,货物运输多走更为便捷的公路、铁路,当昔日船舱里的货物都整齐地码放在汽车、火车上时,淮水在桥下一声轻叹,便转身离去,只给古皇渡留下无限的落寞及冷清时光。

皇渡记忆

即便时光冷清,但世道也不太平。不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占领北方大部分地区,逐步往中原渗透。中国军队贯彻“以水代兵、以黄制敌”的策略,于1938年夏天,为阻止日本侵略者沿陇海线和京汉线西进南下,会攻中国战时首都武汉的企图,在河南中牟赵口和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南岸大堤。河水从决口改道后,涌夺淮河水道,折向东南,使下游豫东、皖北和苏北地区形成了巨大的黄泛屏障,分居西东两岸的中日两国军队隔河对峙,“新黄河”成了军事分界线。

从1938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多次利用“新黄河”西岸修筑的大堤护拦作用,反复掘堤放水,驱使黄水不断向东泛滥,淹没日军和伪军,逼迫日伪政权后退。“新黄河”成了中国军队牵制和打击日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给淮河下游特别是安徽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灾难,老百姓不得不择高地而居。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淮河依然连年水患不断,冲毁渡口砖石路面及村庄,淤塞了河床,渡船无法靠岸,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皇渡停运,淮河航运也遭遇严重影响。往昔的千帆云集、商贾如流、行旅如织、兴旺繁华的皇渡,戛然而止,对十里程人而言,或许是个不幸,但对渡河者来说却是大不幸。

皇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衰。十里程人不甘心失去皇渡码头过去的荣耀,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皇渡下游的宣滩重新建立了渡口,只是名字不叫皇渡,而叫宣滩渡口。据说,此渡口现由临北回族乡东园村村委会所有,有小型渡船一只,一次只能摆渡6辆小轿车,不能摆渡大中型货车,平时主要以摆渡农用车和行人为主,来往于皇渡和河对岸的凤阳县临淮关码头之间。

岁月漫长,山河易老,何况是多灾多难的淮河呢?时过境迁,无论是瑟瑟秋风中的古皇渡,还是年轻的宣滩渡口,都铅华落尽,萧条颓败,已不是古人笔下的那个大名鼎鼎、辉煌六百多年的古皇渡了。但这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古渡头前,依然舟楫穿梭,机器轰鸣,只是少了往日繁忙景象而已。

不过在那稀疏的机器轰鸣声中,仿佛根本没有人在意时间的流逝,不在意过去了多少个六百年,又有多少故事流逝在皇渡之下的淮水里。只有乡愁在时光里是永恒的,从而实现皇渡记忆的留存。

新闻推荐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沫河口镇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通讯员徐建光近日,笔者走进美丽乡镇——淮上区沫河口镇,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近年来,...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