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铺镇方台村: “产业+消费”扶贫 有果子也有路子

蚌埠日报 2020-05-08 08:10 大字

一大早,五河县头铺镇方台村村民方思军开着自家三轮车,从淮河大坝南满载着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运往集市。这条100米长的上坝水泥路,也是头铺镇从八岔村到金岗村沿淮河片九个村唯一一条上坝路,这得益于市纪委监委协调资金5万元于2019年5月为村里修建,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到坝南从事农业生产的出行条件。

“真的帮扶在根子上了,以前只能靠人挑肩扛,下雨天就更难了,我们打心眼里感激。”憨厚的笑容洋溢在方思军脸庞。

五河县头铺镇方台村位于淮河北岸边,村庄占地3200余亩,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18人,2016年贫困村出列,去年实现贫困户整村脱贫。该村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如何在依托其本来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既接地气又有特色的稳健扶贫路,成为摆在大家伙儿面前的问题。

2017年,与方台村结成脱贫攻坚帮扶对子后,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孙刚便来到村内。以“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模式为突破口,通过“四带一自”,开展产业合作,增强了村集体后劲。2018年底,市纪委监委筹集资金45万元,通过村集体与五河群力蔬菜合作社开展特色种植业合作项目,建立起村集体与经营主体间的紧密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一年可为村集体增加4万元收益,不仅带动方台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同时还为本村和周边村民提供了采摘、田间管护等就业岗位,切实增加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

有了产品,还要有销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村民脚下实打实的“路”。为此,市纪委监委协调市交通局投资约700万元,修建6公里刘方路(刘集到方台),2017年4月通车,解决了方台村农民卖菜难、出行难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切实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实现稳定增收。去年先后帮助贫困户销售蔬菜、家禽等农产品4000公斤,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万元。

扶贫必须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强化精神扶贫和智力扶贫,才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此,市纪委监委助力该村教育扶贫,激励该村村民子女发奋学习,提高非贫困户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在市纪委监委的支持下,方台村出台了《方台村村民子女考取高校奖励办法》。去年高考,16名村民子女考取各类高校,市纪委监委捐赠奖励资金1.35万元用于对录取学生进行奖励。为丰富广大村民休闲健身需求,经市纪委监委协调帮助,为村里赠送并安装了两组21件价值5万余元群众性体育健身器械,让更多的群众离开麻将桌,走上健身场。

“一系列的扶贫举措思路明、定位准、措施实、效果好,使贫困人口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也是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成绩单。”方台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孙刚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93人,其中实施危房改造20户;实施特色种植养殖产业18户;实施教育补助12户1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03%降为“零”,全村实现贫困户整村脱贫,精准退出率达到100%。

新闻推荐

五河县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抓发展,多点发力擂响工业强县战鼓 注入“强心剂” 按下“快捷键”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企业生产开足马力,招商引资紧锣密鼓……近段时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五河县进一...

五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五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