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税务局退役军人冯贵斌: 牢记责任担当 践行赤子初心

淮河晨刊 2019-07-24 08:20 大字

如果要给“家”下一个定义,五河县税务局退役军人冯贵斌认为:“家更多的是责任与奉献。”从部队到地方,角色虽然变化,但不变的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军人作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参军当好兵、退伍做好人、在家是孝子”的承诺。

用责任和担当践行初心与使命

今年57岁的冯贵斌,1997年转业到五河县地方税务局,22个年头一晃而过,他顺利地完成了角色转换。

冯贵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拼命三郎”。这个外号的由来,跟他身上一股“拼劲儿”是离不开的。22年前,他曾是位刚转业的二等乙级伤残军人,肋骨断了三根,左肾和脾均被摘除。他婉言谢绝了组织上让其留在县城工作的安排,主动扎根到条件简陋、地域偏远的五河县曹顾张地税所,早出晚归下村集收税。

2009年冯贵斌右腿膝关节长了肿瘤,因稽查局人少事多,他动完手术后只在医院住了五天,在还没拆线的情况下就主动要求出院,备战省局标准化分局创建验收。2010年5月,冯贵斌仅存的右肾又被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仅存的右肾又被切去了一块。动完手术还不到一个月,冯贵斌就带病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为了不让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工作,他总是把治疗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下班后进行。

“税收工作岗位是我的精神寄托,我离不开热爱的工作。”发扬军人不怕啃硬骨头的精神,冯贵斌不断加强税收业务学习,在实践中加以磨练,综合业务能力得到飞速提高。从乡村税务所到稽查局,从一名普通的税务人员到稽查业务骨干,他在一次次的业务竞赛中屡获佳绩,入选省级稽查人才库。

现在的经济开发区分局企业欠税较多,冯贵斌一方面及时跟踪欠税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及债权债务变化,及时掌握偿欠能力信息,建立基本欠税台账;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为此他多次奔走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帮助有暂时性困难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企业间的三角债,他甘当桥梁,沟通协调。

转业至今,冯贵斌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二十余次受到各级领导机关表彰,被五河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行业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地税、工商等八部门联合授予“市场整顿先进个人”、全省地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市地税系统“地税风采模范人物”,全市第六批选派帮扶工作先进个人。三度被推选参加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评选。

言传身教传承好家风

“这些荣誉的取得,更多地要感谢妻子的默默付出”。采访中,冯贵斌总是在感谢妻子。他说,与妻子刘宝侠结婚31年来,多亏了妻子的支持与勉励,自己的小家才能营造得如此温馨和幸福。

妻子刘宝侠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婚后之初的十来年里,冯贵斌一直在野战部队服役,很难照顾到家庭。妻子一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一切家庭事务全靠自己一个人。为了能让丈夫安心部队工作,她一直报喜不报忧,独自辛苦操劳。冯贵斌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妻子仍在默默支持着他,尽力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由于夫妻俩身体都不好,他们在生活中总是互相关心和鼓励,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他们一方吃药了,也会把另一个人的药品拿好,倒好水督促服用。在外人眼中,他俩总是形影不离的。

百善孝为先。夫妻俩对待双方的老人从不分彼此,在生活上共同照顾老人,遇到事情一起商量,从来没有因为照顾老人的事情红过脸。五年前,冯贵斌的父亲因多种疾病连续住院一年多时间,因工作原因他不能在白天照顾老人,妻子总是想方设法地做出可口的饭菜送到病床前,在老人不能自主进食时,喂水喂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父亲去世后,妻子还将母亲从农村接到县城以方便照顾。去年,在母亲住院手术期间,妻子专程陪着母亲,术后细心照料,老人很快康复。2017年冯贵斌90多岁的岳父因骨折生活无法自理,他主动提出接回自己家里进行照顾。

夫妻俩身体力行,不仅自己做到善待老人,还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孝敬老人,“孝老爱亲”成为这个家庭的优良传统,一家人一代一代传递着孝心。冯贵斌告诉记者,在对女儿的教育上,他们也是毫不含糊,从小就教导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培养她爱好学习、懂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和艰苦朴素的良好品德。

越是平凡处,越是见初心。冯贵斌家庭“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得到了亲朋邻里的一致赞许。

新闻推荐

凸显“亮点” 消除“盲点” 五河全力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暨省级卫生县城

本报讯(李向前)当前,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暨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五河县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进一步...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