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冰:乡音土韵 民歌情怀 □特约撰稿 李星涛 文\图

蚌埠日报 2019-04-29 07:55 大字

王雅冰演出照王雅冰参加基层文艺汇演王雅冰是五河县的一名幼儿园教师。第一次听她演唱五河民歌是在幼儿园教师一次培训的休息间隙。王雅冰一连唱了《摘石榴》和《打菜薹》两首。她的音色甜润,唱腔优美,吐字清晰,演唱流畅自然,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民歌韵味。

谈起五河民歌,王雅冰眼里放光,如数家珍。从五河民歌对她自幼的熏陶,五河民歌的特点和渊源,到她对五河民歌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近些年来她在演唱五河民歌方面得到的体会与成绩……她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传承人向我兴奋地一一叙说着,言语间充满了对五河民歌的无限热爱。听她的叙说,我的耳边隐隐听见了民歌的声音。那是从远古传来的,从田野里传来的,从散发着石榴花香的淮河岸边传来的……

在民歌熏陶中长大

王雅冰出生在淮河岸边一户淳朴的农家,从小便深受五河民歌的熏陶。上小学前,王雅冰吃住都在外婆家。外婆勤劳善良,做的一手好针线、好茶饭。还会唱好多五河民歌与童谣,劳作之余,茶前饭后,常会哼些个“樱桃好吃树难栽呀……”“扒根草呀满地跑啊……”之类的小调来哄王雅冰,并一句一句教她跟着学唱,这就是王雅冰最早的民歌启蒙!

王雅冰的父亲是个有点文化的退伍军人,很喜欢看书,也喜欢拉二胡。在王雅冰印象当中,父亲拉《二泉映月》的时候并不多,倒是经常拉五河民歌。乡邻们是无拘无束的,每当父亲的二胡声响起,婶子大爷们就会跟着琴声唱上两嗓子。没有人在意唱的是否走调,歌词对不对,人们抒发的是心情,唱的是快活。这时候在台坡上玩土的王雅冰也会闻声跑过来,跟着哼哼唧唧地学唱。时间久了,王雅冰也能唱上一首两首。大人们每次只要一聚会,就会把她拽过来,一边自报节目,一边唱上一段两段。

上小学三年级了,王雅冰念书的学校来了一个爱音乐的陆校长。他不仅手风琴拉得很好,而且还在学校组建了民歌合唱队。于是,王雅冰这个“矮子声高”的大嗓门就被发掘出来,并担任了民歌合唱队的领唱,开始“风光”了起来。《摘石榴》、《打菜薹》、《四季颂淮北》、《五河五条河》、《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赞》、《虞美人》、《探妹妹》……这些土生土长的五河民歌被王雅冰唱得滚瓜烂熟,有情有味。

学校文艺汇演,王雅冰总是唱民歌的主角。就是在这种浓郁的民歌氛围里,王雅冰一天天长大,幼小的心里悄悄播下了民歌的种子。

初中毕业了,王雅冰报考了需要有“艺术特质”的幼儿师范学校。

在课堂和舞台上传承

参加工作以后,王雅冰担任了学校的艺体教研组长,学校所有关于文艺方面的的活动都由王雅冰来组织,这也让她在活动中积累了不少演唱技巧,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演唱路数。工作中,王雅冰深感自己音乐方面的素养不够,又通过考试,参加了蚌埠教育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专业学习。经过三年的进修,她系统学习并掌握了声乐演唱技巧,尤其是民歌演唱和民歌教学方面的知识,这也让她在以后的民歌演唱和民歌教学中如虎添翼。

王雅冰在教好教材内容的同时,她积极使用《安徽省地方音乐教材》,教唱并引导学生欣赏民歌民乐。把五河民歌中易学易唱的曲目挑出来,如《大米好吃要把秧栽》、《五河五条河》、《丰收年唱丰收歌》、《如今农村新事多》等直接教给学生,启发他们欣赏传唱。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歌的小苗在小学生中成长起来了。十几年来,王雅冰利用课堂这片沃土,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民歌小歌手。她的学生王先吉、贾乐梅等在五河县小歌手大赛中演唱五河民歌,获得了前三名。2001年在五河县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中她辅导的民歌歌舞《淮乡兰芽》获一等奖;2002年6月在五河县小学音乐学科论文评选中她撰写的论文《浅论民歌的传承》获一等奖。2005年9月在五河县小学音乐学科论文评选中,她撰写的论文《五河民歌的风韵》获一等奖;2006年6月在五河县四季阳光城杯文艺调演中,她辅导的民歌舞蹈《快乐天使》获特等奖。

王雅冰逐步走上民歌大舞台,用她甜美的歌喉展现五河民歌的风采。她多次受邀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演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7年4月参加县清明节文化局文化民俗民歌展演;2007年8月参加头铺镇“三下乡”民歌采风活动,获得镇政府嘉奖;2008年4月参加文化局清明节广场晚会演出;2009年5月1日参加五河县教育局“五一放歌”大合唱比赛,担任民歌领唱;2010年6月参加蚌埠市文化民歌展演活动;2015年7月参加五河县文化馆“八一建军节”慰问演出,2017年1月参加宣传部、文广体新局“喜闹元宵”五河民歌专场演出;2018年1月参加头铺镇屈台村“宣传十九大精神,讴歌美丽乡村建设”春节群众联欢会民歌演出。2019年1月参加了头铺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春民间文艺汇演。

在民歌的沃土中挖掘

“五河民歌是有根的”,王雅冰对我说。“五河民歌很土,甚至土得掉渣,但它有生活,又韵味十足。它就像是田里的野花,每一朵都扎根在乡间的泥土中,每拔起一棵,都会带起一撮新鲜的泥土。”你听:“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溜溜”、“哎了哎嗨哟,什么时候得罪了你呀啊”、“哥哥你就好人才,哎,俺的哥哥”。大胆粗放,却又欲说还休,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欢庆、恋爱场景,还原了鲜活的生活场景,保存了乡土的血脉。五河民歌乍听俚俗,却韵味悠长,一唱三叹。“大米(那个)好吃要把秧栽呀,噢噢嗬郎啊来,噢噢嗬,郎啊哟嗬,噢噢嗬郎啊来”。歌声里传递着爱,传递着美,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五河民歌听似普通,如同闲话。“说的什么子该”、“不是什么子该”;乡音呢喃,轻轻一哼,便会终身爱上。“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曲调婉转悠长。“丰收年唱丰收歌哟,一人开口万人和耶,(合)咿呀嗨呀呼嗨,一人(小)开口万人和么(合)咿呀嗨”。众人唱和,场面激荡热烈。关于五河民歌,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唱上三天三夜也唱不完。

王雅冰唱民歌、传民歌,对民歌也有独到的见解。她说,五河民歌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是五河民歌中最优美动听的精华部分,旋律欢快,宛若溪流,表现出了人们坦荡而又敢爱敢恨的性格。五河产生了一批很有特色的本土民歌。如:《摘石榴》、《打菜薹》、《四季颂淮北》、《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等。这些歌的旋律和当地民间艺人用的唱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婉转、柔和,但在这平静、流畅的旋律中,时而会出现一个七度大跳(这是当地流行的地方戏“泗州戏”女声唱腔最后拖腔部分的特征音程),则显得更别致、更优美动听。这些歌多以徵调式为主,并经常出现宫、黴的调式交替。因而调式色彩十分丰富。

五河民歌的歌词,地方语言极为浓郁。特别是“衬词”、“衬字”,更突出了其地方特色。如:“乖乖”“我的哥嘎”等,使当地人听起来倍感亲切。同时也增强了歌曲的节奏之美。倘若没有这些“衬词”、“衬字”,不仅会削弱歌曲的表现力,而且还会失去五河民歌的本土特征。说到这里,王雅冰还用了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来间接说明五河民歌中“衬词”、“衬字”的好处。她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首诗前两句已经写出了由于江水落差大,船只飞流直下,一日千里的气势,倘若不用“两岸猿声啼不住”来顿挫收敛一下,诗意未免过于直白。这时候,诗人借听两岸猿声来侧面烘托一下船速,不但更加突出了船只快速疾驶的状态,而且也使整首诗的诗意显得参差跌宕,更具有张力。五河民歌之所以多用“衬词”、“衬字”,也是这样的道理。

说起五河民歌的传承价值,王雅冰更是激动。她说,五河民歌首先具有文化价值。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苏皖交错地区产生发展起来的较为典型的民间音乐文化,是沿淮人民天才创作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既体现了五河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作为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民间音乐文化的遗产,所蕴储的文化空间、历史风韵、民间民俗文化构成,对淮河流域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安徽文化构成的研究无疑是难得的宝贵财富。

多年的民歌演唱与传承挖掘,让王雅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年9月在五河县第一届民歌会中她荣获优秀奖。2009年9月她在五河县第二届民歌会中荣获三等奖。2014年12月在五河县民歌会上获得三等奖;2014年12月在五河教育网上发表弘扬五河民歌的文章《石榴花开火样红》;2006年11月在五河县新星杯校园歌手比赛中辅导的选手获三等奖。2018年4月光荣加入五河县音乐家协会。2018年5月被评选为五河县非遗民歌传承人。

王雅冰作为一个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个民族音乐爱好者、一个五河民歌演唱者、一个五河县非遗传承者,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她觉得民乐挖掘、民歌传承的路还很长,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乡土音乐就是最好的教材,一个民歌传承人就是一本活课本。她说,“如果给我很多个选项,我一定还会选五河民歌,因为我深深地爱着五河民歌。”

新闻推荐

盘踞一方作恶多端被“一锅端” 蚌埠中院发布扫黑除恶典型案例

晨报讯4月16日,记者从蚌埠市中院获悉,2018年以来,该院受理恶势力有组织犯罪案件15件101人,一审开庭14件,一审宣判11件71人...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