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抱稻 农民笑 □

蚌埠日报 2018-09-19 16:46 大字

埋头种地路变窄,科学种田天地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兴旺。近年来,五河县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为导向,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真正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其中,一地多用、循环利用的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更是让农民尝到了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甜头——

金秋时节,走进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安徽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翠绿的稻谷已经出穗,长势喜人,上百只白鹭展翅飞翔,田野里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走近一看,在每块稻田四周田埂内侧,都均匀分布着一条条宽约2米、深约1米的沟渠,面积稍大的田中还分布着“井”字形和“十”字形的田间沟,沟沟相通。

“稻田里的龙虾是原生态的,合肥的几家大饭店早就订购了,水稻也很受欢迎,还没收割,就被县城的几家米厂订购一空。”安徽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俞江告诉记者,第一年试点的稻虾共养就获得了稻米、龙虾双丰收。

提起稻虾综合种养这种生态种植养殖新模式,俞江笑得合不拢嘴,“虾因稻而优,稻因虾而贵,稻虾共养模式保产增收效果明显。龙虾在田中游动,疏松土壤,粪便还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自从开始实施稻虾综合种养,大岗村这一片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多年不见的白鹭都飞了回来。”

“龙虾是稻田里的‘清道夫\’。”俞江指着沟渠里游动的龙虾告诉记者,龙虾养在稻田里,能吃杂草、水生生物,还能消灭危害性幼虫,从而起到除草除害作用。龙虾觅食活动,还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增加水溶氧量,同时排泄物还起到了增肥效果。水稻根系发达,又反过来为龙虾生长提供了遮阳的栖息场所。

模式虽好,效益咋样?“一块地有了两份收入!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俞江说,粗算下来,采用稻虾的种养新模式,每亩地可节省化肥、农药、用工等成本150多元,每年“一稻两虾”,头年冬天下虾苗,来年5月虾长成,栽上水稻后,苗定根,再投下一批虾苗,8月中旬又能上市一批龙虾,11月稻谷收割,还有一笔卖水稻钱。一年下来,一亩地大约能赚5000块钱。

亩产效益大大提高,这不是俞江的最终目的。“想要做活土地这篇大文章,还是要走三产融合发展道路。”俞江说,今年稻虾田出产的水稻,除销售给米厂的订单外,公司又注册了“虾抱稻”的糯稻商标和“稻抱虾”的龙虾品牌,走品牌化绿色发展之路,公司还将继续改造1500亩虾稻共养田,届时形成3000亩规模效益,通过开展“三品一标”及国际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各产品间的和谐互补、共生的产品配比,实现一地多用、循环利用的新模式。“我们将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开发稻虾旅游方式和稻虾深加工,形成钓购娱一体的稻虾观光田园综合体。”俞江说。

不仅如此,稻虾综合种养的新模式还让大岗村的村民们鼓了腰包。通过土地流转,大岗村的村民们足不出户把钱赚。“俺家流转了20亩土地用来搞稻虾共养,每亩地流转费是800元。我也被基地吸纳进来做做日常打杂的活,每天还有80元的收入,俺就是产业振兴的受益者!”64岁的村民郭右先感慨道。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农民按老传统种地,辛辛苦苦一年挣不到钱,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一些土地都撂荒了。”五河县农委农业产业化科科长冯大庆告诉记者,稻虾综合种养既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又促进了产业链延伸增值,真正实现了农户增收。

目前多地都在发展稻虾、稻鱼等综合种养新模式,五河县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目前县里稻虾品牌众多,但是各自为战,没形成整体品牌。”五河县农委副主任谢怀优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成立五河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协会,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在增品质、育品牌、提品位上下功夫,打造稻虾全产业链,实现最大增值收益。

“县里将建设批发市场,解决用户销售难的问题,在市场建立分拣中心,分规格销售,既减少农户成本,又能提高效益。”谢怀优说,县里还将发展小龙虾冷冻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减少种养风险,改变过去养殖中“靠天吃饭”的困境。

据了解,目前五河县共实施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6000亩,全县1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企业有22家,不少种植户对稻虾综合种养跃跃欲试。稻虾共养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法宝”。

新闻推荐

新集镇 走访排查返贫户

本报讯(张敬仁)近日,五河县新集镇组织开展走访已脱贫户、排查返贫户工作,从而采取再脱贫帮扶措施。该镇组织14个驻村扶贫工...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