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车窗抛物 城市更显文明 本报记者 何沛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车辆是城市交通的一道流动风景线。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大幅增加,市民乘车出行越来越多,一些行车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出现,在车上喝完矿泉水,将空瓶直接丢出窗外;抽完烟后,烟头随手扔出;摇下车窗,脑袋一探,一口脏痰应声飞出……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不仅污染城市环境、增加环卫工工作量,还给道路上行驶的其他车辆特别是后方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蚌埠市不断宣传“拒绝车窗抛物做文明蚌埠人”,指出车窗抛物行为的危害性,号召广大市民抵制这一不文明行为。近日,淮河晨刊记者走上街头发现,“不车窗抛物”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讲 述
一个塑料袋飞来,开车撞上护栏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路上车辆也逐渐增多,往车外扔矿泉水瓶、烟头、塑料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环境卫生,给环卫工人增添了负担,也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私家车主王先生告诉记者,2015年,他曾参与“拒绝车窗抛物做文明蚌埠人”宣传活动,承诺拒绝车窗抛物行为。
“对于车窗抛物,我是深有体会。”王先生称,2014年的一天,他开车带着家人去南京。当时,高速路上车流量还算正常,在他的前方不远处,有一辆货车和他一样,行驶在行车道上。突然,王先生发现前面有一个塑料袋!他为了躲这个塑料袋,下意识地向左打了一把方向。结果,车子没控制住,来个了“连环撞”:先是一声巨响撞上了护栏。撞上护栏后,车子又被巨大的力量弹了回来,一下子追上了前方大货车的尾部。
这一连串撞击,将王先生和家人吓蒙了。事故现场,有人报了警。等王先生回过神来,看到自己的车已经惨不忍睹了:左侧两个车门损毁严重、驾驶室变形、挡风玻璃碎裂、后备厢门被撞得抬了起来。
“驾驶室车顶已经下压,好在露出的尖锐部分并没有伤到我,而家人身上也只是轻微擦伤。”王先生说,后来高速交警来到现场,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对于王先生躲避塑料袋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交警判定王先生负全责。交警部门向王先生解释道,在高速上,类似的案例有很多。一些驾驶人不注意控制车速、保持距离,最终引发了事故。从车辆损毁程度来看,与当时的车速肯定有关系。高速限速是120km/h,如果车速非常快,当发现前方有异物,驾驶人紧急打方向,车辆瞬间失控的可能性很大。除此之外,王先生的车与前车保持的车距也不会太长。第一次撞击之后,小车被反弹回来,又撞上了货车,证明两车之间未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交警部门的解释,王先生也是心服口服。“虽然因为一个塑料袋导致了车祸,但是从这次事件当中,我也得到了经验和教训。”从这次交通事故以后,王先生不仅开车降了车速,也改掉自己不经意间也会车窗抛物的坏习惯。
图片说明:9月7日下午,一位私家车主承诺车窗不抛物。
9月7日下午,蚌埠市一家企业大客车驾驶员承诺车窗不抛物。
各种车载垃圾桶,为车内垃圾提供好去处。
现 场
车上备塑料袋,遇垃圾桶再扔
9月7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航华路与涂山路交叉口附近。
一辆白色私家车沿航华路自南向北行驶,没过一会,车辆在该路口以北的临时停车位停车后,一名男子下车,手上拿了一个空的饮料瓶,将其扔到了附近的垃圾桶内。
“我个人对车窗抛物这一行为相当痛恨,记得有一次在胜利路上行驶,一个抛出窗外的苹果核狠狠地砸在我车子的挡风玻璃上,当时我本能地猛打方向盘避让,差点就出了车祸。”这名男子告诉记者,他不管别的驾驶人是否能做到不车窗抛物,但是他是这么要求自己。
航华路、涂山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络绎不绝,大部分的车主能做到不车窗抛物。其中,私家车主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车上备了塑料袋,她和家人在车上制造的垃圾都会扔进塑料袋了。等她下车的时候,再将塑料袋拿出车,找一个垃圾桶扔了。“这个做法从去年开始,渐渐也就坚持下来了。现在亲朋好友坐我的车,都会自觉将手中的面巾纸、塑料瓶、烟头等扔进塑料袋内。”
李女士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个例,记者发现有不少车主和出租车师傅都备有这样的塑料袋或者是在车上防止小型垃圾桶。公交车、出租车内也可以在车座边挂个垃圾袋,这样的做法能让车内车外都洁净,下车后再统一扔到垃圾桶里。
记者在路口附近观察了半个多小时,来往上百辆车中,经过的一辆公交车里有人将一团纸巾丢出;一辆私家车上飞出来一团杂物;一辆私家车内飞出一个燃着的烟头,静静躺在路面。其中一名私家车主表示,偶尔会往车外丢烟头,习惯了,以后尽量注意。
“车窗抛物既不安全,又不卫生。有时候,他和同事们不得不冒险在快车道上捡路上的垃圾。”
一位负责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两年,车窗抛物的现象虽然减少了,但路面上仍有从车窗内扔出的烟头、废纸屑等。他发现,抛物多在红绿灯口,驾驶人和乘车人会在等红灯时随手把垃圾丢出窗外。他希望广大市民,不要随手把废弃物抛出车外,这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还非常危险。
提 醒
失了小细节,丢了大文明
车窗抛物看似小事,实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乱扔在道路上的垃圾如果没有被及时清理,不但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抛出的杂物如果砸中后方车辆或者干扰后方驾驶员视线,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人因“车窗抛物”致死,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更是不计其数。此外,在环卫工人被撞事件当中,30%以上的事故是因清理“车窗抛物”而引发的。可以说,车窗抛物已成为马路上又一个“杀手”。
今年7月份,蚌埠市中院二次审理了一起因从车窗内抛西瓜而造成他人受伤的案件。五河县某村的方某卖完西瓜后,坐着儿子开的小货车往家中行驶。看到车厢里没卖掉的西瓜有的已经烂了,方某就随手抄起个烂西瓜往车外扔。这时,黄某骑着摩托车恰巧经过,因为躲避不及,撞到了西瓜上,由于没戴头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黄某被摔晕过去头部受伤。经医院诊断,黄某的伤势构成重伤二级,瘫痪在床。光医药费就花去了黄某约20万元,后续治疗还需要不少费用。最终,方某因过失致人重伤罪锒铛入狱。
交警支队宣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车窗抛物、高空抛物等行为,不仅污染环境,也容易砸伤过往或楼下的车辆和行人,类似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此提醒广大车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物,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在车内准备塑料袋或小型垃圾桶的做法非常好,可用于放置一些果皮等食品残渣,下车后扔进就近的垃圾桶里,这样不但能使车内环境整洁,也可以保障行车安全,更重要的是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让拒绝车窗抛物成为一种自觉文明行为。另外,摩托车、电动车等车主,上路时最好佩戴头盔,做到保护自己,以防万一。
声 音
保持道路整洁,向车窗抛物说“不”
市民曾女士表示,有一次骑电动车时,就有人从车窗里扔一个矿泉水瓶出来,自己躲闪不及,还好当时车速不快,没有摔倒。车窗抛物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更带来了安全隐患。杜绝车窗抛物这一行为,不仅仅靠广大车主的自律,还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市民陈先生表示,公交车上配有垃圾筒,有些乘客嫌麻烦,就随手将垃圾往窗外扔。车窗抛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想想环卫工人在马路中间扫地很危险,所以自己一般会用纸包着垃圾,下车后找垃圾桶再扔。自己对这类现象也劝导过几次,但个别人却不以为然。
小学老师杨慧说,作为老师,我认为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要从小抓起。平时我会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尤其不要向车窗外扔东西。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车主李先生、高先生建议,市民出门可以随身带一个垃圾袋,公交车、出租车内也可以在车座边挂个垃圾袋,这样,在车上产生的垃圾都集中扔在垃圾袋内,下车后再统一扔到垃圾桶里,很方便。而私家车主,也可以在车上备一个垃圾袋,举手之劳,就能让车内车外都洁净。
市民蔡女士认为,解决车窗抛物、乱扔垃圾等不文明问题,关键在于市民自身要增强文明意识。希望人们做文明市民,减少车窗抛物的陋习,不要为了自己一时之便,为了自己的小环境而随意破坏了大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娜)五河县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足额划拨。提前谋划,提前拨款。2017年五河县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目标任务为4745.2万元,其中中央2847.1万元、省级1518.5万元...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