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特别奖”获得者陈鹏: 一名90后护士的热血情怀
每月固定捐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一年16次的捐献行为,挽袖献热血已经深深融入了90后男护士陈鹏的生活和工作。
陈鹏是蚌埠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的一名男护士,目前已累计献血19800毫升,曾荣获2016年-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8年-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以及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特别奖。在他看来,献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身体健康,只要符合献血标准,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从读大学那年就开始献血
陈鹏的第一次献血是在2011年,当时他还是皖南医学院一名大一新生。“之前因未满18周岁,每次爸爸和姐姐去献血,我只能在旁边看着。上了大学后,我也没和他们打招呼,看到献血车就走了进去。”从那之后,他就坚持每年都献血。
2014年在蚌埠中心血站献血时,他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无偿献血是在救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样也是在救人,当时也没想太多,就在志愿捐献书上签了字,参加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中的一员。”
从签下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郑重承诺,到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前后不过一年时间,这让他深感生命缘分的奇妙。陈鹏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父母有一些反对,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对于父母的担忧,他只能与学医的姐姐一遍一遍地做思想工作。“这是好事,是救人一命的大事,况且有些人想做还做不到呢。而且捐献造血干细胞也不疼,就像抽血、打针一样,对人体功能没有影响。”最终,陈鹏用专业的医疗卫生知识和坚定的捐献信念,打动了家人。为了对受捐患者负责,他自配型成功后,每天尽量保持合理规律的饮食与锻炼习惯,确保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捐献条件。
蚌埠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采访中,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陈鹏是蚌埠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距离当年的捐献,已经过去了六年多,但他依然挂念着受捐助患儿,妥善保存着当年受捐助家长写的那封感谢信,他希望小朋友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
工作后,陈鹏依然坚持固定献血。只不过,他从捐献全血转为捐献血小板。“我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了解献血小板要比献全血能惠及更多人。血小板在人体内起到凝血功能,有白血病或生产、遭遇车祸等大出血的人都需要。医院的需求量大,血小板常常处于短缺状态。”陈鹏说,全血的捐献间隔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间隔6个月,而血小板的再生周期为10到13天,两次捐献血小板之间只需间隔2周,所以几乎每个月他都会抽出一天时间专程前往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
为了提高自己献血的指标合格率,陈鹏一般都会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献血前一天要早点休息,不要喝酒,献血当天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物。
“捐献合适的血小板,既解了他人的燃眉之急,又利于自己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还能为自己和家人储存应急血液,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情。”10年来,他几乎每个月雷打不动去捐献血小板,每年也会给自己定下个献血的小目标。陈鹏笑说,自己没统计过总共献了多少次血小板,不过记录他每一次具体行动的献血证,早已密密麻麻盖满了红章。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无偿献血这个群体,把这一份份用热血凝聚的爱心传递下去。
新闻推荐
蚌埠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处设立调解室 开辟房地产交易纠纷调解通道
本报讯(记者何沛)“感谢工作人员的调解,让我们快速拿回了租赁押金,我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近日,市民李女...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