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道路竣工验收 系蚌埠市学苑路(曹山路至汤和路段)示范路段

淮河晨刊 2021-04-26 09:22 大字

学苑路(曹山路至汤和路段)人行道为透水性路面,下设盲沟,超渗的雨水通过横向连接管排入雨水检查井后进入雨水管道。学苑路(曹山路至汤和路段)道路两侧分绿带设置为下沉凹式低床绿地,间隔设置溢流雨水口,周边用镂空侧石圈围。本报讯(记者刘晨文/图)日前,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负责实施的学苑路(曹山路至汤和路段)通过竣工验收,该路段系蚌埠市首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建设的市政道路工程。

“该路段长约700米,宽约60米,整个工程合同价为3558万元。”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曹岸平说,“有很多细节都运用了‘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建设,到现场实地查看,会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驱车行驶在学苑路上,路面平整,路灯、交通设施等齐备,南北两侧分别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及蚌埠学院校区。在曹岸平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道路两侧分绿带设置为下沉凹式低床绿地,间隔设置溢流雨水口,周边用镂空侧石圈围,与其他城市道路绿带明显有所不同。曹岸平告诉记者,路面雨水等径流通过镂空侧石雨水口,经鹅卵石层过滤由透孔砖入苗床储存、净化和下渗供植物吸收,苗床收纳雨水体量达到设计高度时,超量雨水通过溢流井口进入雨水管道汇入市政排水系统。

曹岸平指向人行道,让记者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不要看表面,认为这里和其他地方没有区别,这段人行道为透水性路面,下设盲沟,超渗的雨水通过横向连接管排入雨水检查井后进入雨水管道。”

据他介绍,当前,国内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物缓冲带、植草沟和生态树池等,已竣工验收的学苑路(曹山路至汤和路段)是蚌埠市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上的探索和尝试,为示范路段。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海绵”吸水、透水的原理,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房屋建筑、绿色植物及环境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收、蓄存、渗透和缓释作用,能够较好地对雨水径流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自然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环保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蚌埠市作为安徽省九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一直在城市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海绵城市”生态理念,除学苑路外,涂山东路、虎山东路、曹凌路及改建的航华路等都不同程度使用该理念进行设计建设。

新闻推荐

文化交流 教学研讨 四十五中芙蓉分校喜迎蚌埠六中 汤和路学校交流团

4月23日上午,蚌埠六中汤和路学校交流团一行30多人在校长姜炜的带领下,来到合肥四十五中芙蓉分校进行参观交流。上...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