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大禹劈山导淮之志 聚天下创新创业英才
首批大禹英才颁奖现场(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主持人语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市上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着力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全面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
面对当前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实现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人才是关键要素之一。新年伊始,蚌埠市经过层层筛选,评选产生了首批20名“大禹英才”,以城市的礼遇和诚意向人才致敬,也向社会传递出“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导向。
“大禹英才”评选经历了怎样的谋划过程?政府、企业要怎样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又该如何把“大禹英才”打造成为集聚人才的品牌、引领创新的龙头、创优服务的抓手?本周应邀做客本报“党报会客厅”的三位嘉宾,有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企业相关领域负责人和首批“大禹英才”中的代表。他们将以“大禹英才”为品牌,为我们讲述蚌埠市引才、留才、育才,让英才们与城市相互成全、共同成长的筹谋。
●大禹精神与今天蚌埠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创新奋斗精神高度契合,是蚌埠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
●把“大禹英才”打造成为集聚人才的品牌。
市人才办主任崔海锋
●企业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制度留人,让人才真正感受到城市的礼遇、企业的诚意,让人才安心干事创业。
凯盛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铭
●能够获得“大禹英才”奖项,对我个人和企业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更是继续努力的鞭策。
●以成就为导向,对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以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首批“大禹英才”、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陈登宇
深度对话
人才第一资源“大禹”品牌呼之而出
主持人: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和培育总体状况如何?政府和企业分别做了哪些工作?与蚌埠跨越发展的需求相比,是否还有差距和缺口?为什么我们急需打造“大禹英才”这个人才工作品牌?
崔海锋:“十三五”以来,蚌埠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聚力工业强市、人才强市建设,积极谋划实施“511”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引育支持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全市累计引育国家“万人计划”等19人,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58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35人,建设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7支、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9支、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135支,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皖北第一。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客观地来看,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求相比,特别是对照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的目标,蚌埠市人才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部分企业主动引才意愿不强;少数单位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人才工作协同推进的合力仍有待加强;各地人才竞争态势渐趋激烈,与南京、合肥等城市相比,蚌埠市比较优势不明显。
近年来我们着力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优化细化人才服务,强化人才目标考核。先后制定出台了《蚌埠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人才10条新政”、《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在蚌就业创业若干政策》《蚌埠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评选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工作的通知》,在支持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予以系统扶持,逐步完善1+X人才政策体系。2020年,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围绕“511”人才工程建设目标,一方面陆续起草或印发了产业园区、教育教学、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政策文件,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和人才一卡通两项服务。此外,市人才办连续5年开展人才特区政策奖补兑现,累计兑现人才引育事项3400余项、拨付资金近7000万元。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奖励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及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共计680万元。
对照省委组织部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的省“特支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等高层次人才工程,蚌埠市在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定政策空白,没有形成品牌项目,对高端人才的政策引导和带动效应尚有欠缺。为弥补这一短板,市政府在2020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对应省“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打造蚌埠市人才品牌工程,开展“大禹英才”评选。
李志铭: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一直积极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按照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部署和凯盛集团的发展战略,以玻璃新材料研发为核心,大力发展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应用材料,以平台引才、以产业聚才、以事业留才,努力打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世界一流玻璃新材料中央应用研究院。近些年,蚌埠院积极搭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和海外引才平台,集聚各类人才加盟,先后引进潘锦功、夏申江等高层次人才共6人。
我们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和优质的人才服务,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做科研。不断坚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让员工拥有归属感。为了支持高层次人才发展,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包括在科技人员中开展股权激励,核心科研人员(骨干)持股;“订制”了包括科研立项、专利申报、论文发表、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等一整套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路径,推动高水平项目成果实现产业化,同时赋予职业通道的提升,实现个人事业价值;对科研与技术人员进行国际交流培养、高校共建培养,送管理人员到大连高级经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培训班培养等。目前,人才队伍实现了“60后有舞台、70后有平台、80后能担当、90后能冲锋”局面,并发展壮大。
陈登宇:人才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蚌埠市“3221”创新团队领衔企业,我们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战略,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人才培养与企业业务生产相融合,并建立系统完善的培养机制,营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企业文化,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营造团队创新的浓厚氛围,使科技创新人才乐于合作,共同成才。
在人才激励体系的完善上,为鼓励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企业以成就为导向,对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以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使他们在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提升。同时,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各种荣誉表彰,发挥长效激励和导向作用,使他们形成追求科技成就、追求成才的价值导向。
在人才培训方面,我们以项目为载体,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科研人员创新能力,通过整合各企业的资源,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与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人才与高校专家相互学鉴。多年来,企业通过交流培训等多种途径,使研发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为科技人才交流创新提供渠道,邀请国内滤清器行业专家进行技术讲座,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层次高结构优创新创业潜能无限
主持人:今年开展的首次“大禹英才”评选有哪些特点?入选英才享受到了哪些待遇、英才的感受如何?今后的评选计划和方向又是怎样的?
崔海锋:此次评选的“大禹英才”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整体层次高。入选者中硕士研究生以上12人,占60%,其中有海外留学背景2人;中级以上职称者15人,占75%。二是分布领域广。既有硅基、生物基、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也有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医疗健康等领域人才。三是年龄结构优。入选者平均年龄41.3岁,80后8人,占40%,可以说是成长潜力巨大,创新潜能无限。
大禹英才主要分为创新英才和创业英才两类。创新英才是指在国家或省、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方向,主持重大科研任务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产权明晰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推进成果产业化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高层次人才;在企业科技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领衔开发的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人才;创业英才是指蚌埠市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创业人才,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产品技术先进或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够填补国内空白或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一般为近8年内新创办企业的主要创始人,企业注册资金一般不少于300万元,原则上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0%以上股份。获评大禹英才,不仅是珍贵的荣誉,蚌埠市还给予每人8万元的资助。而且,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库,择优推荐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评选、择优推荐提名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
我们希望把“大禹英才”打造成为集聚人才的品牌。4000多年前,大禹劈山导淮,体现了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与今天蚌埠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创新奋斗精神高度契合,是蚌埠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实施“大禹英才”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在全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专业素养突出、业绩贡献明显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是补齐蚌埠市人才计划短板的重要举措,是不断完善蚌埠市人才工程体系、持续激励广大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
陈登宇:蚌埠这个城市,秉承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禹精神是城市精神的内核。劈山导淮的勇于创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甘于奉献,让大禹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所以,能够获得以这个英雄的名字命名的人才奖项,对我个人和企业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更是继续努力的鞭策。
当前,蚌埠市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推进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和“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全市的营商环境大幅度改善,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逐渐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崛起,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形成了“双基”驱动新型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蚌埠市已绘制出“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规划中强调,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硅基、生物基等新型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改造升级计划,推进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建设收尾攻坚,推动更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零增地”技改,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聚力“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奋力推进蚌埠高质量跨越发展。这一系列的新举措和大有可为的新目标,为我们企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信心。
作为汽车零部件传统制造企业,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奋力拼搏,迎接挑战,依据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全力用好省市最新政策,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积极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不断推出科研创新产品,尽快实现企业战略转型,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产业聚集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发展
主持人:业聚人才,才兴产业。除了落实各种待遇,在蚌埠能够成就事业,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作为英才,是否感受到蚌埠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吸引力?作为相关部门,我们又该如何将产业集聚发展与人才招引培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崔海锋: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围绕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充分发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平台优势,才能进一步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产业导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充分发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5G、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坚持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双招双引”机制,实施同步制定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同步培育特色产业与特色人才等”三同步”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引进和培育人才,以人才“智高点”抢占产业”制高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今年的目标来说,2021年是我们蚌埠市“双招双引”攻坚年,我们将按照活动要求,围绕人才引育目标,进一步深化政策宣传、精准高效引才、扎实做好人才服务等工作,不断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为人才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2021年,全市人才引进和培育的目标是:引进培育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10名,博士研究生、正高级职称人才100名,硕士研究生、中级以上职称和技师以上技能人才1000名,吸引各类人才来蚌交流、合作、就业10000名。
育好梧桐树,引得凤自来。为此,蚌埠市将编制人才需求目录、绘制人才分布地图,结合自贸片区建设以及重点产业等发展需求,广泛征求蚌埠市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按照自贸区建设、硅基、生物基、新能源等产业或行业,分门别类编制、发布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组织市直相关部门,会同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广泛了解重点产业人才市外分布情况,共同编制重点产业人才分布地图,为蚌埠市重点产业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供参考。深入在蚌大中专院校调研,了解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去向等情况,制作蚌埠市大中专院校人才培养地图,精准留住在蚌大中专院校学生。蚌埠市还将赴沪苏浙、东北、西北等地高校开展10场以上集约化人才招聘和人才合作活动;依托市、县(区)30余项双招双引活动平台,同步开展人才政策推介和招才引智活动;开展创新型企业家培育活动,继续组织全市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赴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参加“蚌埠市优秀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优化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人才环境,从提高外籍人才工作便利度、完善人才市场化评价机制、推动人才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支持蚌埠片区发展。此外,还要继续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优化完善“珠城人才一卡通”,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工作,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为“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李志铭:作为“双基”产业的其中一员,我们一直感受着产业和人才的共向集聚,也一直在为产业和人才的进一步集聚做出自身的努力。拥有68年发展历史的蚌埠院,始终坚持科研创新+产业化,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外打响了凯盛品牌,16年来企业效益增幅高达440倍;作为央企楷模的彭寿院长曾任玻璃协会主席,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作为玻璃行业的领路人,他改写玻璃技术世界版图,带领中国玻璃技术和品牌实现从弱到强,在国际上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这样的产业凝聚力和品牌优势、企业家精神,吸引着更多仁人志士投身中国民族玻璃工业。蚌埠院先后建设了涵盖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20个领域国家级、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工业大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和工程奖100多项,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780件,主持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24项。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市硅基产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离不开平台建设和科研创新,产业壮大了、企业强大了,人才就会聚集。
今后,我们更要进一步利用好硅基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省、市和我们院制定了平台引才奖补、高层次人才薪酬补贴、人才特区等一系列政策,为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蚌埠院是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蚌埠院的科技引才给予了很多政策、资金支持,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高度重视海外创新人才的引进,院长彭寿亲自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蚌埠院为高水平人才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采用与人才工作能力、科研成果、绩效考核挂钩的年薪制,人均达到一线标准。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制度留人,让人才真正感受到城市的礼遇、企业的诚意,他们才可以安心干事创业。
新闻推荐
湿地系统效果图。最近,有网友通过“蚌埠发布·新媒问政”政务微平台咨询,“龙子湖西岸南片何时规划建设?”经开...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