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保护利用湿地 筑牢生态绿色屏障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总抓手,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城市。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市级湿地公园1处。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到6.079万公顷,湿地率达10.21%,湿地保护率由2017年底39.4%提高至50.13%,已成为安徽省湿地资源最丰富、湿地保护最有力的地市之一。
通过长期保护和修复,湿地带来的生态效应愈发明显:
——鸟儿来了。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由2016年100余只上升至800余只,蚌埠已成为全国震旦鸦雀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风景美了。星罗棋布的湿地遍布珠城大地,原生态的芦苇绵延不断,两岸的绿色屏障郁郁葱葱,春夏秋冬各有看点。
——游客多了。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子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年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成为全市重要旅游景点。
——产业强了。发展莲藕、芡实种植,荷花种苗、生态养鱼、螃蟹养殖等产业年产值达6亿元。
谋篇布局
推深做实“三大工程”
蚌埠市将保护湿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体系,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指挥部,将湿地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资金约25亿元。编制了《蚌埠市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市区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8-2030年)》,明确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三县分别编制完成《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借助改革契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设立湿地管理科;设立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调拨10人成立执法中队,湿地管理机构从无到有。创新建立湿地志愿者制度,组建了5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
实施“三大工程”推进生态修复、湿地保护。实施退网还湖工程1.41万公顷,实施退耕还湿1200公顷,实施生态补水3次9000万立方米,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深入谋划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天河龙子湖连通工程等项目,实施了三汊河鸟类栖息地修复等10项重点修复工程,修复湿地1000余公顷。实施湿地产业工程,通过低洼地种植水生蔬菜和花卉、发展生态养殖等措施,保护湿地面积3.04万公顷,新增湿地面积1500公顷。
协同推进
湿地保护成效明显
紧密结合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把河湖水库渠塘等湿地资源保护纳入四级林长制、河长制责任体系,建立完善了四级管护联动网络,开展了巡林巡河、拆网还湖、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发挥“1+1+1>3”的整体优势,协同推进湿地资源保护的成效明显。
持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重拳整治破坏湿地动植物资源行为,共查处涉及湿地行政案件64起,刑事案件32起。在淮河、怀洪新河建立湿地生态预警系统,利用“互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动态监测评估生态数据。
持续营造湿地保护氛围。创立了5所湿地自然学校和4个湿地宣教中心,加强湿地保护知识教育,树立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组织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政风行风热线、科技下乡等活动,向社会传播湿地知识,提升参与度。成功举办四届荷花节,以及三汊河粽子节、湿地文化节等活动,年接待市民300万人次,让市民在湿地中感受到建设成果。
下一步,蚌埠市自然资源部门将持续巩固提升湿地保护治理成效,深入推动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筑牢淮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生态文明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新闻推荐
淮河晨刊2月19日3版截图。蚌埠市一知名商圈附近的共享电单车停靠点。本报讯(记者陈瑶文/图)2月19日,本...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