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难忘的过年回忆

淮河晨刊 2021-02-09 08:48 大字

包饺子是本地的过年习俗之一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一转眼,庚子年即将远去,辛丑年马上就要到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无疑是许多人烙在脑海里的共同记忆。然而,随着时代和经历的不同,过年在每一个人眼里的体验和感受又不尽相同。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多位市民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们记忆中最为难忘的春节。

潘之岳:怀念逝去的幸福感

潘之岳,家住四季阳光花园小区,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他记忆中过年既没有如今这般丰盛的年夜饭,也没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唯一记忆深刻的,是艰苦年代里,人人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前,我们家住南岗四路,一家五口挤在不到40平米砖瓦里,生活条件非常不好,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的。”潘大爷说,那时候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是过年的气氛比现在浓。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投入到过年的准备,首先家里要大扫除搞卫生,洗被子、晒被褥。然后,就是置办年货,由于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家家生活都不富裕,主要是蒸馒头、炸焦叶,必不可少的饺子则是素馅的。至今,他还记得,家里人有往饺子里包硬币的节目,“饺子里的钱寓意吉祥,谁吃到一年都能走好运。”

潘大爷说,除夕当晚,街坊四邻的小朋友一定会出来玩,家庭稍微好的孩子会穿上新衣裳,大家一起放鞭炮、做游戏,一直玩到大半夜也没人管,大街上也比平时热闹。“那时候,大家生活普遍不富裕,所以,过年主要是图个年节气氛,生活还远未达到丰衣足食,可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不错,都希望新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家家贴春联、挂灯笼,过年氛围相当浓。”

如今,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是吃穿玩乐极大丰富,年却越来越平常了。潘大爷说,与过去的年味十足相比,现在的春节更像是外出游玩的节假日,“人们的追求不再停留在吃穿用度,而是在精神、文化更高层次上,过年带来的反差越来越小,自然而然,就显得稀松平常,甚至沦为商家的促销季。”同时,他也发现,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反而不如过去,过年的幸福感也没有过去浓。

刘师傅:一家人整整齐齐吃顿饭

“我们出租车司机,即使是大年三十,也要在外面跑车,但要跟一家人吃饭比,付我几倍的价钱也不行。”对于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来说,春节虽然越来越淡,可年夜饭一定要有,他最难忘的春节,就是四年前,儿子回来那次吃的团圆饭。

刘师傅今年52岁,是蚌埠市某出租车公司的司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过去对春节的理解无外乎多跑几单车,多赚一点钱,对春节的传统意义,他反而不太在意。“生活好了,过年越来越像长假,对司机来说就是赚钱的机会,对家庭来说就是一顿饭。”

然而,直到儿子在外工作后,刘师傅再也不这样想了。原来,他的儿子是土木工程师,常年在外省工作,因为工程等原因,经常无法回来过年。“他有他的想法,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没办法只好随他去。”回忆过去,刘师傅对记者说,他和老伴曾多次劝儿子回来工作,但儿子总以各种理由拒绝,好几个春节都是他们老两口独自过。

直到2017年,儿子终于跳槽到省内的一家公司,虽然依旧不在本地,可回家过年不再是奢侈。刘师傅说,听到儿子回来的消息后,他和老伴都很兴奋,立刻行动起来,除了把儿子的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更早早地为团圆饭做准备,“儿子回家那天,我们做了好多他喜欢的菜,一家三口都很高兴,还喝了不少酒,第二天中午才爬起来。”刘师傅说,那天晚上,一家三口说了好多话,尤其是儿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不解也顿时烟消云散。

“过去,我总觉得春节就那回事。没想到,经历了那些事后,我才发现,春节团圆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更是家人交流,彼此交心的机会。从那以后,我们家每个春节都要一家人整整齐齐吃顿饭。”刘师傅说。

杨亮:一次难忘的留校过年

“2009年春节是最难忘的一次,因为那年我是在大学过的,也是第一次在外过年。”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过年,市民杨亮不由想起了读研期间那次在校过年。

今年34岁的杨亮是蚌埠市某企业的中层干部,研究生时曾就读于南方某大学。由于临近毕业,为了多查阅文献资料,他便决定过年不回家,待文章框架完成后再做回家打算。

“对于留校过年学生,学校做了统一安排,食堂正常开火,这让我放心。”杨先生说,决定留校后,他首先跟家人报告情况,随后便投入到论文的准备工作中。放假前三天,他领到了食堂发放的春节就餐券,“餐标好像是一顿20元,累加起来接近二百元,伙食标准比平时要高不少,其中,年三十的午餐是最丰盛的。”

大年三十中午,杨亮还记得当时餐厅的情形。“整个用餐大厅装饰一新,几十张大桌整齐排开,墙上挂着大红的福字,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他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按照院系单位就座,十人一桌,形式上如同参加婚礼宴席。由于来自相同院系,一顿饭下来,他认识了好几位志同道合的学长和学弟。至于午餐食谱,他至今记忆犹新,“素菜就不说了,鸡鸭鱼都有,还包括几道当地的特色菜品:海蛎煎、姜母鸭、炒花蛤、炒蛏子。最后,还有一道红烧猪蹄!”席间,同学们一改往日的局促陌生,互相拜年、一起碰杯,个个吃得笑逐颜开。饭后,大家还主动合影留念,互留联系方式。

当天下午,杨亮和同学到超市买了火锅食材,晚上先给家人打电话,然后聚在学生宿舍里,一边吃火锅,一边看春晚,守岁直到十二点钟声敲响,大家才散回各自寝室。第二天,杨先生睡到中午起床吃饭,然后结伴去市区景点游玩,一连给自己放了三天假。“那时候,我还是年轻小伙,虽然没回家团聚,但对在外过年充满好奇。现在回想起来,那年春节过得蛮开心的!”杨亮笑着说。

李先生:火车上的除夕之夜

年近40岁的李先生现在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经理。早年曾经在外地闯荡多年,年纪轻轻就品尝过走入社会后的酸甜苦辣。谈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春节,他想到的就是2012年在火车上度过的除夕之夜。

“当时,我在广东省一个不知名的地级市工作,由于当地还没有通火车,我要从那儿回家,必须要买邻近城市的火车票,可是春运大潮让火车票一票难求。”李先生说,为了买到一张火车票,他尝试了多种办法:深夜刷购票网站、托人在邻近城市买票、找黄牛买高价票,但都没有成功。

无数次尝试失败后,李先生感到筋疲力尽。他干脆放弃了努力,决定能买到几号就几号,越早越好,“那时候,我要先坐长途汽车到另一座城市,然后再赶到火车站上车,再经过一天一夜车程,才能最终回到蚌埠。”他对记者说,最后买了一张大年三十的绿皮车火车票,这就意味着,他不得不在火车上过年,大年初一才能到家。

买完了火车票,李先生立即打包准备。为了减少负重,他不但事先把大件提前邮寄回家,而且还把一些用不上的东西送人,最后背个小包就出发了。“出发那天差点没能赶去邻近的城市。”回忆那天的情形,李先生带着惊愕表情说,大年三十那天,长途客运班车已经停运,等他赶到车站发现自己处于无车可坐的窘境。

“当时,有摩的在外吆喝,我想都没想就跳上一台摩托。”李先生告诉记者,跳车后他被送到一个高速公路旁,车手直接上路拦截开往目的地的车,他才按时抵达了火车站,现在想来,他自己就觉得后怕,“我坐在摩托后面,看着路越来越荒凉,心里就已经发毛了,幸好开车的不是歹人。”

后来,李先生来到火车站后,发现车站乘客稀少,连检票口都没人看守。上车后,车厢里和外面一样,寥寥无几的乘客,没有丝毫的节日气氛。到了晚上,车厢里既没有节日广播,也没有乘务员巡视,连来回的小推车也不见踪影。直到第二天下午他才顺利到家,从此,再也不外出打工了。

新闻推荐

蚌埠市汽运集团客运驾驶员黄永权: 春运中的逆行者 守护他人团圆路

黄永权当车辆缓缓驶入市长途汽车中心站场站,时针已经指向了晚八点。黄永权像往常一样,拿起扫帚、拖把等工具,把...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