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温情 □陈育亚

淮河晨刊 2021-01-15 08:22 大字

1985年,我毕业分配到蚌埠二院团委工作。时逢改革开放,一场及时雨刚刚下过,春潮涌动,万物复苏,拔节的拔节,奔跑的奔跑,飞翔的飞翔。当时,机关人员特别少,我们团委工会宣传计划生育合并办公,人员只有2个人。那年我21岁,激情正旺。白天工作很忙,外出的事情比较多,又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晚上还要到远在张公山公园旁的电大上课,时间总是非常紧张,常常像脚踏风火轮般飞跑着办公,学习工作总是要干到深夜,直到累得筋疲力尽。那着急的心也就时时刻刻梦想着,能够积攒一些钱,买一辆自行车解燃眉之急该有多好。

同事方阿姨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她跟在蚌埠烟厂上班的杜叔商量后,把杜叔的永久牌28自行车送给了我。还说:“你杜叔,他不骑,放着可惜,就送给你吧。”“谢谢阿姨,谢谢杜叔。我太需要了,太感动了。”懵懂的我像得了辆宝马牌轿车似的,有许多感谢的话要说,一时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只能用感激的泪光及时补救。

后来,我知道了,杜叔也很喜欢这辆自行车,而且上班也常常需要。就想把自行车还回去,可方阿姨和杜叔一再说:“哪有送出去的东西收回来的。你杜叔只是偶尔用,放在你那里有大用。再讲我们一直把你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你好好工作,将来有个好前程。”

方阿姨和杜叔送自行车的事情深深地温暖着我,我常常情不自禁地讲起方阿姨和杜叔关心我们年轻人的故事,告诫自己,也告诫年轻的同事们: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要学习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要有感恩的情怀,练就高尚的医德,掌握精湛的医术,时时奉献我们的爱心和能力,把我们二院建成病人满意的医院。从那时起,我就宣布这辆自行车为装满爱心的公共用车,希望它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如虎添翼。

那个岁月,自行车还是凭票供应。“永久”牌是自行车中的“宝马”,就是有票有钱也不容易买到。年轻人骑着这辆永久牌自行车去相亲,也就起到了加分因素,还实实在在地成全了几对美满的婚姻。其中一对年轻人结婚时,还不忘和这辆永久牌自行车的感情,坚持用这辆永久牌自行车把新娘从娘家接到了洞房。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电大、夜大、职大、函大、自学考试,一下子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五所业余大学;还有熊熊燃烧的文学兴趣小组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满足着人们高涨的求知热情。每当夜幕降临,自行车铃铛的响声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如饥似渴的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自己心中的殿堂。我也在这追求希望的洪流中,骑着这辆永久牌自行车,参加着文学兴趣小组,完成了我的电大学业,增强了我干事创业的基础。

后来,我和同事们还骑着这辆永久牌自行车,去烈士陵园瞻仰英烈,去涂山朝拜过大禹,到凤阳参观过皇陵……

如今,自行车的故事已经过去了36年,它像一团火,“永久”地温暖着我们心间,温暖着我们一路走过的岁月。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和皖北兄弟城市相比,蚌

(上接A1版)和皖北兄弟城市相比,蚌埠有着难得的山水资源,自然禀赋优越。仅市区境内就有“二河三湖九座山”,淮河、北...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