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南翔 □周颖
好像这些年我更喜欢探寻古镇的久远、品尝当地的特色风味小吃了,无论晴雨阴朗、日出日落都是轻松和惬意的。
相继去过周庄、枫泾、西塘、甪直、朱家角等古镇,现在选住在离上海七宝老街不远的地方,大多的原因是知道这里被称为“吃货的世界”。周庄的万山蹄、朱家角的阿婆粽、西塘的管老太臭豆腐、七宝的汤圆等等,都唇齿香溢至今。今天早饭时女儿贴心地叫了南翔小笼包外卖,吃着吃着突然心头一闪:为何不去南翔?为何不坐在临水的店家吃着刚出锅的南翔小笼呢?融入这样的场景里,岂不美哉?说走就走,拎起双肩包,戴上口罩,简单的行装就出发了,好在交通便利,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南翔古镇位于上海嘉定区,这里因为有正宗的一张上海名片——南翔小笼而出名,当然更有其它的古迹和人文,也让我垂涎。南翔古镇有1500年历史,早在南梁时代(公元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下了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建在古镇街口的南翔双塔。它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两侧,塔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表现了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南翔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我从不同角度拍照留念,双塔建在地面水平线以下,因为时间尚早很少有游客,只有当地的居民手拎新鲜蔬菜、水果和早点下了台阶从双塔边穿过。我惦记着此行的目的,环顾四周满眼都悬挂着“老字号南翔小笼”的店招,有像彩旗一样飘着的、也有固定在门头上的,漫不经心走着发现一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翔小笼馒头文化体验馆”。进入长廊原来上海南翔小笼有限责任公司(总店)就在这里,看到里面忙碌的老姐姐、阿姨们,包包子的、上笼的、下笼的,忙得不亦乐乎,但没有嘈杂声。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静了心神,看对面古桥上慢腾腾走的人、看古桥下的水缓缓流淌、看古桥的那一面一排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曳,这时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为看一场从历史的长廊中沉淀下来悠闲而美丽的风景画。热腾腾的小笼包来了,我迫不及待了。
据考证,南翔小笼制作技艺于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原名“南翔大肉馒头”“南翔大馒头”“古猗园小笼”“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它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馅心是夹心腿肉做成肉酱,再放少许姜末、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作而成,从选料、配方、搅拌乃至揉面、擀面,都有一整套的技艺标准和规范。皮薄馅多,如果不会吃,要么烫了嘴、要么汤汁流失。热情店家告诉我正确的吃法是,先小咬一口咬出个小洞、吸吮汤汁、再吃包子的皮和馅儿,叫“一口开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好吧,按照这三步吃得津津有味,吃着美味还吃着学问。当然临走不能忘了家人,店家会问带走的是中午就吃、还是送人、还是留慢慢吃、还是快递寄到外地?他们会视不同情况,给你选皮熟馅子生的、礼盒的、全冻的等等,好贴心的一个个选项,我选了皮熟馅子生的,可以回家就蒸。工作人员告诉我放在蒸锅里,要用热水,篦子上放好一次性笼布,简单刷点油,把“南翔小笼”摆好,蒸6分钟就可以了,回家我严格按照她们说的程序蒸,出锅后真是个个饱满,皮一个都没有破,生熟刚刚好。
其实,南翔古镇除了著名的双塔和南翔小笼外,由四面环水的两岛组成、明万历年间所建的古猗园也久负盛名。它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为规模,刻有千姿百态竹景图案的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遍布其中,以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其实我不觉已经走到了古猗园门口,想一想还是等哪一天和家人一起游览吧。这里的中医文化墙、太平竞渡口,以及由太平、吉利、隆兴三桥交会在四水上俗称的“八字桥”,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漫步在古镇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听着耳边不时传来的吴侬软语,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太阳缓缓升起了,我备感心定气爽,不是双休也不是旅游旺季,反而使古镇的早晨更加宁静,更让人轻松和惬意。看着这里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各类特色糕点和小吃,我忽然想起了家乡蚌埠,想起了我爱吃的蚌埠烧饼夹里脊。其实,南翔小笼包和烧饼夹里脊都属一类,也都是“鲜活”的,说起来也都是家常食物,而南翔人经过代代研究、传承,做出了符合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美食,多种经营,遍布各地。不知道蚌埠的特色小吃烧饼夹里脊能否也开动脑筋,挖掘智慧,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呢?!
新闻推荐
人脸识别自动锁定“酒司机” 相关设备已投入实战验证,明年在蚌埠大规模应用
众所周知,酒驾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查缉酒驾是交警的重点工作。记者从蚌埠交警支队获悉,他们利用AI(人工智能)人脸特征检测,筛...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