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禹会村遗址作为“考古中国”公布五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推动夏文化和早期中国研究
禹会村遗址发掘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供图本报讯(记者何沛)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
蚌埠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涂山南麓,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考古发现双墩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遗址规模达到200万平方米。2007年,禹会村遗址发现“祭祀台”。2017年,该遗址发现两段台基和若干解剖点构成了闭合的城垣,西城垣和南城垣被淮河侵蚀,北城垣现存长度300米,东城垣现存长度600米,据此推测城址规模至少18万平方米。以往发现的“祭祀台基”应是城址东城墙的一部分。202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禹会村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进行解剖发掘,主要围绕城址东北角展开,明确大型礼仪性建筑的“祭祀台”为龙山文化城址的一部分,通过对北城垣、东城垣的堆积状况分别解剖发掘,在两处城垣主体堆积和内外壕沟中均发现有龙山文化早中期的陶器残片,也为确定城垣年代提供了依据。城垣内外壕沟出土的陶器标本均属于龙山文化早中期,测年范围为距今4400年—4100年之间。城址内分布有密集的人类生活遗存,外围还发现有大量龙山文化遗迹。城垣及内外壕沟环绕的城址结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外壕浅而平缓,内壕深而狭窄,推测不仅与堆筑城墙的取土行为有关,还应该是城垣特殊的防水、排水功能的体现。
“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是迄今考古发现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是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实物资料,也为古史传说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专家认为。
记者了解到,蚌埠禹会村遗址已于2017年11月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0年2月公园规划方案通过审核并于5月开工建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将以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揭示龙山文化城址的地下埋藏状况,通过城垣、城门和壕沟水系等结构信息初步厘清城址的布局,重点解决城址的始建、使用和废弃年代,并选择城址外围遗迹的发掘,揭示整个聚落的有机联系。
据悉,5个考古项目取得的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
新闻推荐
进一扇门 查多项事 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企业“减负”见实效
本报讯(记者曹梦晴)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和外事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对企业年报信息公示情况开展“双随机...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