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生死不吝“捐” 年轻一代树立新的生死观:让生命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陈瑶
二三十岁谈生死,似乎太早,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不讳生死,直面人生,正在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生命态度。他们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演绎得更加浪漫多情。
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看似轻描淡写,其实饱含着对家人和这个世界沉甸甸的爱。
一则新闻引出的“幸福决定”
1996年出生的刘源是一名英语老师,性格活泼,心地善良,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如今又是学生们眼中温柔的老师。2014年,刘源刚进入大学不久,就做了一件让身边的人感到震撼的事。她去网上注册,志愿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
“当时有条新闻,医生用一位志愿者捐献的眼角膜让7个人重见光明,我一听,这太值了,靠谱,我也得这么干。”刘源说,这条新闻深深触动了她,隔了几天,她就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网站进行了注册,签署了志愿捐献了角膜协议。
今年,新冠肺炎的肆虐让全国人民揪着心,刘源和父母也宅在家里每天关注着疫情动态。4月9日,刘源联系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签署了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的协议,除了角膜外,又把所有身体器官和遗体都做了志愿捐献登记。
“疫情搞得人心惶惶,觉得生命很脆弱,但每天看着那么多医护人员奋战在生死一线,觉得生命也可以很坚强。我没有学医,但也想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做点贡献。其实想想,人体火化后也就成了灰烬,如果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疗事业,这不就是把死灰变成了活宝嘛,多有意义。”基于这个想法,刘源今年进行了补充捐献登记。
刘源的父母很开明,非常支持女儿的想法。刘源的遗愿全权执行人就是她的母亲杨女士。得知女儿要遗体志愿捐献时,杨女士甚至也动了捐献的念头,笑说:“我要是把我自己的遗体也捐献了,以后连墓地都不用买了,还给你省下一笔钱。”
在父母看来,刘源是个善良的孩子,这个决定是个幸福的决定。“愿意怎样就怎样吧,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这就很幸福。至于捐献遗体,古话常说‘一死百了’,无所谓,我们理解她。”
刘源说,自己之所以做出遗体捐献的决定,这和家庭长期以来对她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从小我妈就说我们这一代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很自私,一直告诉我要学会分享,要有同理心,能换位思考,多替别人考虑。我当年捐献角膜时,就想过,如果躺在那里等待换角膜的是我,我肯定特别渴望别人的帮助,而这时如果有人把角膜献给了我,我一定超级开心,等于整个人重生了,生命被照亮了。”
刘源告诉淮河晨刊记者,捐献遗体也能使自己的生命在他人的身上得到延续,何乐而不为呢。
“晕针”青年签下了生死“器”约
1992年出生的邵志祥是就职于税务系统的公务员,对他而言,“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是可以拎出来和父母心平气和地讨论的。
两年前,他向家人袒露了自己思量许久的想法——遗体捐献。待他说完理由,父母沉默良久,支持了儿子的决定。
“我真正感受到‘器官移植’的神圣是在2017年年末。当时一位亲戚还不到40岁,正是扬帆奋斗的好时候,却查出患上了尿毒症,一家人愁云惨淡。幸亏他与自己的母亲配型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目前恢复地挺好。他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是他的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因为亲近的人有这种特殊经历,邵志祥对遗体捐献进行过深入地了解,说起这个话题时时滔滔不绝。“我们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自2010年试点启动,至今刚好走过十个年头。每年因器官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有30多万人,但其中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得到器官移植。”得不到器官移植的生命,只有在等待中遗憾地离开人世。“生命应该走得更远。”那时的邵志祥萌生了要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
时光的指针一划,到了2018年7月,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邵志祥和父母一起去看了这部片子。剧情中一位老婆婆说的话,让他和家人都红了眼眶。“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句台词道出了生命在面对疾病、死亡时对这个世界的深深眷恋,对邵志祥的震撼极大。
回家途中,邵志祥的母亲还沉浸在剧中,特别叮嘱儿子要注意身体。邵志祥也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想买份健康和意外保险,万一不幸来临,你俩还能有个保障。如果真遇到不测,我还想把器官都捐出去,让其他人有了生的希望,我身体的一部分也还在人间,你俩也有个念想,两全其美”。
听完这番话,他的母亲程女士以为儿子在开玩笑,因为她太了解,儿子是个晕针的人,不仅惧怕医院,连看到消毒棉球都会浑身紧张,吃药打针都害怕的孩子怎么敢做这么大胆的事情?
回到家后,大家坐在沙发上,邵志祥再次向父母郑重表达了想法,程女士久久没说话,父亲邵先生思虑良久,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妈是不愿意接受你可能有意外这个想法。但你的决定我们尊重。我们是普通的父母,没那么伟大,只希望孩子平安,不希望你用这种方式完成什么壮举,但我们也知道舍生取义,如果‘生’真的不在了,留个‘义’在,也是好事。”
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的咨询准备,邵志祥在2018年8月16日登记成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想不出不救另一个美好生命的理由,抛开其他,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生命即将凋零,我希望它可以留下另一种绽放。”
“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礼物要好好爱惜”
今年35岁的李灿灿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美容院。人生不过刚刚走过35年,可是李灿灿早已历经了死亡的一轮又一轮暴击。
2001年,李灿灿的父亲因为尿毒症去世,2003年,她的母亲因为肝衰竭去世。在青少年时期,李灿灿成了孤儿,后来就寄住在叔叔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李灿灿都不能接受父母的死亡,整个人处于一种类似抑郁的状态。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她很早步入社会,比一般孩子都更早地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摸爬滚打。时间一点一点抚平着心里的创伤,李灿灿慢慢走出了父母离世的阴影,成长为一个乐观、积极、热情的姑娘。
但是9年前,命运再次“刁难”了她,李灿灿被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只要发病,浑身疼痛,连呼吸都困难。李灿灿又一次要直面死亡,而这次死神召唤的是她本人。从那时开始,她开始了和医院长期打交道,不仅经常住院,而且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复查。
经历了很多事情,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丰富的感触。触碰、了解、接受,是李灿灿正确认识生死的前提,消除恐惧后,她开始作出更多未雨绸缪的选择。李灿灿从一位客人那里听说有正规的渠道可以捐献器官和遗体,今年5月1日,她正式签署了器官和角膜捐献协议,成为一名器官和角膜捐献的志愿者。
今年夏天,再次去医院复查身体时,她看到一名9岁的小朋友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着去就医时,李灿灿心里难受极了。“当时觉得,医学水平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如果能迅速发展到一定水平,解除很多人的痛苦该多好,如果我能为医学事业多尽一分力,也许以后受病痛折磨的人就更少。”当时,李灿灿决定要把遗体也捐献了,随即她就联系了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继捐献器官和角膜后又捐献了遗体。
虽然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和器官,但李灿灿觉得更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她不仅积极治疗,而且7年以来一直坚持健身,每天除了上班就是泡健身房。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捐献自己的器官和遗体,完成了精神生命和灵魂生命的延续,这是我能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礼物,当然要好好爱惜。”
“不畏生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站长俞鹏告诉记者,年轻人的生死观越来越豁达、理智。“以前捐献遗体几乎都是老年人或者危重病人,现在健康的年轻人捐献器官和遗体的比例在逐年递增。”俞鹏说,目前,蚌埠市签署了志愿捐献遗体(角膜)协议的共有1091例,其中今年已经有135例,今年遗体捐献成功的也有15例。不论是哪一项数字都在增长。
在俞鹏看来,当年轻人可以接受死亡的事实之后,享受当下的态度或许更有力量。也正是这样的豁达,年轻一代逐渐开始看淡生死,立遗嘱、捐器官、不留骨灰、不刻墓碑这些事更加具有意义。
新闻推荐
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可以领红包 即日起至12月30日,蚌埠市医保参保人均可参与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即日起至12月30日,只要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蚌埠市医保参保人都可以领...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