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萝卜上市时 刘明礼

淮河晨刊 2020-11-19 08:59 大字

秋去冬来,又到了萝卜集中上市的季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和民间就有“萝卜治百病”之说,可称得上是冬季养生的首选食材。在我们老家,萝卜不仅是过冬的当家菜之一,更被人们看成身体健康的“平安菜”。

不知是家乡的土地适合,还是因为它既耐储存又养人,总之我们那的老百姓很喜欢种白萝卜。“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初伏,是点种萝卜的最佳时节。这个季节雨水充沛,萝卜籽种下去,不用理会,几天后萝卜苗便出得齐齐整整。经过火热的夏季、漫长的秋季,一株株饱受阳光雨露,储足了营养,也长到了小胳膊一样粗。到了秋冬之交,北方大地一派萧瑟,而满地萝卜却像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战士,迎风傲霜,坚守着脚下的土地。

农谚云:小雪不出菜,冻了你别怪。因此,赶在冰冻到来之前,人们要及时把地里的萝卜收回家。这时候,大人小孩齐上阵,挽胳膊撸袖子,大老爷儿在前面刨,女人们在后面收,孩子们则满地疯跑着玩耍,欢声不断,热热闹闹。

萝卜拉回家,自然会有一场饕餮盛宴。炸素丸子、摊咸食、炖大骨、蒸包子……我最爱吃的,是母亲包的素萝卜包。母亲先把萝卜擦成丝,放入开水锅中焯过,捞出后把水挤干。把发好的粉条切碎,再把鲜豆腐用菜刀抹成渣,放入猪油梭子,加入花生油、腥油、香油和五香粉等作料。随着筷子的搅拌,馅的香味四溢而出,让人口水直流。馅做好后,母亲把发好的面浸上碱水,反复揉,一股面香随之扑面而来。接着做剂、擀皮。她把面皮放在左手,用勺子搲上一勺馅,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转一边捏上褶子,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包完之后,码在篦帘上饧会儿,再收拾进大铁锅的箅子上,用大火蒸。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了,我迫不急待要先尝为快,母亲一再叮嘱我小心烫嘴。可我哪里做得了馋虫的主,抓起来就往嘴里放,经常把上颚烫出水疱。我最多的时候,一口气吃过八个萝卜馅大包子。

我们老家最多的是白萝卜,能生吃的青萝卜算是稀有品种。父亲好酒,常以白萝卜丝拌白糖佐酒,但我享受不了,白萝卜生吃太辣。记得有次,父亲不知从哪弄来几只青萝卜,绿皮紫芯,一咬嘎嘣脆,到嘴甜丝丝,辣味还小。父亲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赛梨不辣”,以后我们那这种萝卜才多了起来。后来我到蚌埠上军校,冬天大街上到处有人挑着担子卖这种萝卜,用刀切成一瓣一瓣的,许多人买来啃着吃,外地人说这是“蚌埠一大怪,萝卜当成水果卖”。

很多人爱吃萝卜,主要看重其特有的功效,都说是“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科学研究证明,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含有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吸收;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此外,萝卜所含的多种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的确,吃过萝卜之后往往能痛痛快快打几个饱嗝或放几个响屁,酣畅之感顿生,把看当成是“平安菜”实不为过。

如今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丰富多样,到了冬季,萝卜不再是每天必吃的当家菜,但我还是喜欢时常吃点萝卜。因为,那是我味蕾上的美好回忆,是妈妈和亲情的味道,是我记忆里的乡愁。

新闻推荐

车辆占据火车站消防通道会被处罚 实时监控抓拍去年底已经启动

本报讯(记者何沛通讯员代林)蚌埠火车站出站口附近,有两条通往蚌埠火车站站台的通道,这里除了是明文规定的消防...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