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老助老”深入人心 老年人有“乐园”,日子有奔头

淮河晨刊 2020-10-23 08:56 大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正以各种形式传承下来,孝文化深入人心。在孝老爱亲的氛围中,幼儿园让孩子给家中长者捶背洗脚,成年人努力搭建社区养老平台,老年人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欢乐和奔头。

最近流行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

10月25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

最近,张女士的孩子也接到了这项“家庭作业”。“我和孩子说了‘重阳节’,告诉她这是一个尊老、爱老的节日,孩子虽然小,但能听得懂,当天晚上就让奶奶坐在沙发上,她为奶奶按了肩膀、胳膊和腿。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一边给奶奶按摩,一边还说‘奶奶,我现在孝敬你,等我妈妈老了,我还要孝敬我妈妈。’我们没教她这种话,孩子却领会到了‘重阳节’的意义。”张女士说,孩子虽然只有3岁,但完成这项作业非常认真,稚嫩的小手、握紧的小拳头一下下敲打在奶奶的后背上,虽然只是一项小小的任务,但一家三代人在这样的活动中,享受着家庭的温馨,感受着传统节日精神内核的传承。

蚌埠市一家公立幼儿园的王老师告诉记者,每年重阳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孩子们参与一些和节日有关的活动。家长也会把这些活动拍成视频或者照片传给老师,有的孩子俯下身为辛劳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洗脚、擦脚,有的孩子是帮着家中的老人铺床叠被、洗碗扫地,不论哪一种活动,画面中,一个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用幼小的行动“上演”着一幕幕温情的瞬间。

王老师说,这一“特殊”的家庭作业实际上就是幼儿园的“有心之作”,因为很多孩子都是来自双职工家庭,平日里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照看、接送,由于此次恰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所以,很多幼儿园、学校都特意为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一则是想要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回报,再者也是让孩子们了解、认知重阳节的来历,发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年人有家门口的“乐园”

家住龙子湖区解放街道建新社区东方之星小区的老人路振兴每天中午都到社区大食堂去吃饭,“家里没人或者不想买菜烧饭的老年人,都到这里来吃饭,一顿6块钱,一荤两素,又干净又便宜,味道也不错,离家还近。”路振兴说,社区大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的问题,还能单次结算,也能办月卡,很是方便灵活,给了老人更多的选择。

10月22日下午,很多老年人来到社区活动室参加重阳节爱耳活动,社区请来一批专家在现场给老年人讲解对耳朵的保护,以及一些耳疾的预防和治疗。“这里活动可多了,有时还组织我们到这里包饺子、包粽子,还有一些养生保健的讲座,或者是其他培训课程。”社区的孙女士今年72岁,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赞不绝口,她说老年人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晚年的乐趣。

为了解决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少、资源散、功能弱的“顽症”,建立一座家门口“养老服务中心”的构想由此应运而生。多年来,建新社区经过不断尝试,为老年人建立了一座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涵盖丰富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时看到,几百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区域里设计精巧,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文娱场所、阅读教育等一应俱全。走进屋内,有老人带着孙辈在阅读;有志愿者在电脑前教授老人如何清理手机内存、玩转电脑修图;另一边,还有专家“坐诊”的区域,有居民可以现场问诊……

“我们这里老旧小区多,老年人也特别多,能让老年人都幸福地安度晚年,那我们社区工作就做通了一半。”建新社区党支部书记于红说,在社区建立一个一站式、一体化的养老服务空间,通过项目化运作,整合社区资源,引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为居民提供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和便民服务,是多年来社区一直重点发力的“重头戏”。多年来,“养老服务中心”也经过不断升级迭代,通过创设特色服务、凝练文化品牌、构建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生活离不开的新型“乐园”或是“托老所”,养老服务中心因为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新闻推荐

大柏村“打包流转”土地2800亩

本报讯(通讯员徐建光)近日,淮上区沫河口镇首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完成,当地一家粮食加工企业以每亩800元的价...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