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商品 上半年抽查珠宝玉石贵金属35组 检测结果为7组不合格

淮河晨刊 2020-08-25 10: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曹梦晴)夏季,正是佩戴色彩瑰丽、晶莹剔透的珠宝首饰的时候。但是,面对市面上销售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的商品,你确定入手的珠宝饰品是“正品”吗?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商品,在今年一、二季度分别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为,今年一季度监督抽查珠宝玉石贵金属20组,有3组不合格,合格率85%。二季度抽查珠宝玉石贵金属15组,不合格4组,合格率73.3%。

“这串珍珠项链,是日前对蚌埠市一商场珠宝柜台进行抽检的样品,该款珍珠项链标价为950元,商家未标注项链挂扣的材质和纯度,也未标注透明珠和绿色珠名称,检测发现,该款珍珠项链,挂扣为非贵金属材质,透明珠为玻璃材质,绿色珠为人工处理的染色石英岩。”市质检院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主任苑晓军说,商家未对该珍珠项链标注清楚,易误导消费者。

在淮河晨刊记者采访现场,市质检院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还展示了一款和田玉扇形吊坠,在该吊坠的证书上,标明了该饰品为和田玉吊坠,贵金属材质为足金。但是抽检结果显示,该吊坠上的红色宝石为人工合成红宝石,商家未对该合成红宝石进行标注,易误导消费者辨认成为天然红宝石。

“在今年的二季度监督抽检中,发现有1组产品存在以假充真问题,其中产品将合成立方氧化锆称为钻石,合成红宝石称为天然红宝石,以此冒充天然玉石,属于以假充真。”苑晓军介绍,在多次监督抽查中还发现多组产品存在以次充好问题,其中将染色石英质玉合成处理后冒充天然玉石。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名称不规范,也容易导致消费者选购产品时产生误区,从而无法了解产品的真实性及其根本属性。在二季度的监督抽查中有3组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严重误导消费者。

苑晓军表示,市市场监管局每年对珠宝玉石贵金属进行抽检,要求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不得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珠宝玉器贵金属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同时,要求销售者必须严格履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不得销售不合格产品。今年1—6月份,市市场监管局对珠宝玉石贵金属抽取了35组,其中不合格7组,不合格的主要为标签错误,如未标注贵金属材质和纯度;命名错误,如未按照国家标准标注,引导消费者错误消费;珠宝玉石名称错误,如未标注珠宝玉石名称或标注的名称和实物不相符。

“在前几年的抽检中,还发现某商家将一款塑料材质的手串标签标为蜜蜡材质,是典型的以假充真。”苑晓军说。

苑晓军建议,购买珠宝玉器贵金属饰品时,不要轻信电话电视购物,要选择口碑好的品牌产品或信誉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尽量选择在正规商场、品牌店购买,如在网店购买也应选择信誉度高、售后服务好的网店交易。尽量避免在旅游景点等维权难度大的地方购买相关产品。选购时尽量选择带有经权威部门或有检验检测资质机构的检测证书、合格证,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并确认鉴定证书上有明确的鉴定机构联系信息,以及证书真伪查询方式。

“在购买过程中,不要过度听取销售者推荐,要理性购买,认真辨别饰品标签及证书是否一一对应,是否为国家承认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苑晓军介绍,消费者在辨认证书真伪时,可百度搜索证书背面的检测机构官网,再输入证书上的检测编号、防伪码,要注意不要搜索证书上的任何一个网站,以免落入假证书上的钓鱼网站。

苑晓军表示,根据相关的规定,贵金属珠宝首饰要求印记齐全,内容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等信息。要仔细检查标签是否有贵金属中文名称,和珠宝首饰上的印记是否一致,最好能了解一些贵金属材质和纯度的基本常识。购物一定要索取正规票证并予以保留,以便日后维权和售后服务。应当注意的是,正规票证的内容应当与珠宝首饰的标识一致,最好将饰品质量、材质等关键信息逐一列明。对于特别贵重的珠宝玉器,最好选择到权威部门或有检验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复检。

新闻推荐

蚌埠市政协十四届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召开 杨森主持

本报讯(记者李景)8月21日上午,市政协主席杨森主持召开十四届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围绕“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助力蚌埠市...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