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彰显城市文明温度 □辛有光
作者常敏在8月11日《淮河晨刊》二版“麻辣时评”撰写的《莫让盲道形同虚设》一文,说得很到位。该文较详尽地评述了城市不少马路人行道上原本专为盲人铺设的安全盲道由于被占用,或日久破损,或修建时不规范等原因,给盲人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呼吁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多多给予关怀。
今天我要告诉读者的是读了常敏“盲道”一文之后发生在解放路东新建的吾悦广场前盲人从盲道上误入马路中央快车道,在众多好心人相助下脱离险情的动人故事,并就此事发点议论,以期引起社会共鸣。
事情发生在8月11日下午近五点,笔者在市政协机关参加一个会议后坐117路公交车返家。公交车刚过宏业二村拐弯行驶到原雪华乡政府时,司机突然停车,说好像前边路上出事了。我推开车窗探头目视,前方路中央站着一位50岁上下的中年盲人,前后都被车堵着。看来他十分着急,拄着一根高过头顶的竹杖正不知所措地敲击着地面,前后探路,情况十分危急。快车道上前后所有机动车都停在那里。这时,不远处有一位出租车司机迅即拉开车门,快步走向盲人,连抱带推地把他推回马路一侧的人行道上。在问清情况后,为了不让中年盲人再次走错方向,好心司机把他交给另两位好心路人。好心路人答应一定把他平安扶送回家。看着盲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温馨的一幕,不少司机都自发地鸣响了喇叭,我所在的公交车内的乘客们也纷纷点赞,一道向爱心人士致敬!
中年盲人是不是因盲道缺失,才误入马路车流险境之中,我无意深入探究(记者和常敏说得够多的),而帮助盲人脱险的那位出租车司机和送其平安回家的那两位好心路人,还有事发时那么多机动车司机停下车静静地等候,他们的爱心接力,前后虽然只有5分钟,但却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足以让人动容!他们接力相助,传递着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是社会文明和社会公德在他们身上的生动体现。这种爱心接力值得推崇和倡导。
社会是个大舞台。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对需要照顾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给予关怀和帮助,常常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社会的美好,这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提升城市文明,弘扬传统美德,从来都不是少数人唱的“独角戏”,唱好戏应该大家都登台。只有倡导全社会大家都来接力行善,关爱困难群体,关心和帮助每天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那些需要提供帮扶的有困难的人和事,让助人为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社会文明的新风尚,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伸手扶一下,帮一把,每个人都自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显得越来越美好,人际关系才能越来越融洽。
关爱困难群体,对困难者施以援手,有的事是可以举手投足之间可以解决的,但有的难事难题不是可以在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奏效解决的。例如关怀空巢老人、帮扶留守儿童、去农村送医支教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志愿者、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倾众人之力,一人接着一人干,一件事连着一件事去做,一年又一年的去努力奋斗,久久为功,靠爱心接力,才能获取成功。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理。
关爱困难群体,应从点滴做起,不分大小。例如有残疾人过马路等斑马线亮绿灯时扶一把;公交车有老人或孕妇、婴幼儿上车,你主动让个座,看起来这都不是生活中的什么大事,但这小事、细节中你的这份微小的善举,在举手投足间无不闪烁着脉脉温情,让人真实可感!你的付出也许不费时不费力,但对有困难的人那是莫大的帮助啊!
关爱困难群体,这是社会文明的需要,彰显的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这一段时间谈到《淮河晨刊》上刊发的不少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令人振奋。如女子欲跳河轻生,生死之间公交司机冲下车一把拉住了她;曹山街道石油公司小区居民家厨房着火,楼上的好邻居冲下楼相帮救火;大热天八旬老翁在大街上中暑倒地,好民警不顾高温扑在地上相救;前进路有人持利器伤及路人,店主挺身而出与其搏斗,狂追百米将其制服;蚌埠学院学子为厦门女孩主动捐献骨髓,挽救他人生命,这一件件一桩桩汇成的暖流,彰显着这个文明城市的文明温度。创城三年,成果丰硕,厚积薄发,爱心接力!
善举,也许就是这样,遇到他人有困难时,伸手帮一把,他人发生危险时,挺身救一下。爱心接力,只要你我都不缺席,时时处处准备着,把关爱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正气就会越聚越多,文明程度就会越来越高,和谐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媛媛通讯员李守卫)8月21日,市检察院、市司法局举办蚌埠市人民监督员聘任仪式暨人民监督员初任培...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