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公用停车位岂能“私有化”

淮河晨刊 2020-08-07 08:11 大字

8月5日上午9时30分许,在青年街小区西进出口,商铺前公用停车位内停放着四五辆电动车或三轮摩托车。8月5日晚7时45分许,长兴路,在邻近东海路的一蛋糕店前,也存在多处电动车占据公用停车位的情况。8月6日上午8时许,迎湖路(南湖路至宏业路段),记者看见饭店前的公用停车位上停着两辆共享助力车。在设有“仅限小型客车,线内顺向停车”字样的提示牌前,一辆披有防雨布的三轮摩托占据了公用停车位。8月5日晚7时20分许,红旗二路,该条街上聚集了多家饭店,数辆摩托车、电动车占据了公用停车位。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如何停车成了广大车主的“老大难”问题。为了缓解市民出行停车难的问题,蚌埠市交管部门在一些不影响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的道路上施划了大量停车位,解决市民停车难、城市乱停车等问题。

“我前两天傍晚去蚂虾街吃饭,开车到处找沿街空闲的公用停车位,好不容易远远瞧见一个,到前一看被商铺给占了,成了‘VIP专属’,讲你在我这消费就给停。”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吐槽说。连日来,记者就读者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一些沿街商铺用锥桶、共享单车等障碍物占用公共停车位,导致不少开私家车的市民无处停车。

街头现状:被占多在沿街商铺门前

8月5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沿青年街向南步行,在青年街小区西进出口处看到,对面商铺前公用停车位内停放着四五辆电动车或三轮摩托车,目测占据的区域至少可停下一辆机动车。向南前行,记者在邻近同乐园小区大门的花店前看到让人吃惊的一幕:店主把两个鸟笼子放在前车尾部下方,笼中的鸟儿在跳来跳去。

下午1时,记者在位于红旗一路(朝阳路至工农路段)的千万加菜场前看到,在设有“仅限小型客车,线内顺向停车”字样的提示牌前,一辆披有防雨布的三轮摩托车占据了公用停车位。向西前行,在该路段记者看见多处人力三轮车或三轮摩托占据公用停车位的情况。

下午1时15分许,前进路西段,同样设有“仅限小型客车,线内顺向停车”字样的提示牌前,数十辆共享单车或电动车停放在公共停车位上,占据了约三辆轿车的空间。

当晚7时20分许,红旗二路,该条街上聚集了多家饭店,记者在一家饭店门前看到数辆摩托车、电动车占据了公共停车位,“除了用摩托、电动车占,下午5点多,你还能看到用锥桶占车位呢,你要是在他家吃饭消费,才让你停车。”市民方先生说。

当晚7时35分许,长丰路东段,记者在一24小时折扣店前,公用停车位上有4辆电动车,前后均有机动车停放。当晚7时45分许,长兴路,在邻近东海路的一蛋糕店前,也存在多处电动车占据公用停车位的情况。

8月6日上午8时许,迎湖路(南湖路至宏业路段),记者看见饭店前的公用停车位上停着两辆共享助力车,饭店工作人员正在做营业前的准备。负责该段的保洁大姐告诉记者,这一排的饭店经常一早就开始占车位,一来方便自家上下货,二来自己停车,到了中午或晚上还可以给客人停。

双方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饭店附近车位本来就紧缺,有的车位被商家放了障碍物,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却不能停,很气人。”车主纪先生称。

“这种情况我经常能碰到,好不容易看到个停车位,可被电动车占着。原来是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突出,现在非机动车占用公共资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公共的机动车停车位是大家的,希望大家能有些公德心,不要随便摆个东西给停车位堵上。”车主高洁说。

商铺店主为把门前公共停车位变为“私有化”,放个车子或障碍物占位子。业内人士杨丽敏告诉记者,有的市民并不是来自己饭店就餐,却把车停在店门口,那真正来饭店就餐的市民,不就没有地方停车了?很多客人来吃饭除了味道好,关键的是有停车位。

部门话语:公共停车位使用亟待规范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针对部分商家把公共停车位“私有化”的行为,交警部门曾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占用公共停车位等违法行为。不过,不少商家面对此事的态度大多是比较微妙,见到有执法人员,便将物件搬走,等他们离开后又搬回来,打起“游击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另外,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由此可见,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设置、撤销道路停车位,或设置障碍影响车辆在道路停车位内停车。

“在道路上施划了公共停车泊位,主要是为了方便机动车车主停放车辆。对于占用公共停车泊位的行为,作为交管部门,我们将不断加强重点路段的整治力度,确保公共停车位能够合理使用。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和商铺店主,把非机动车规范有序地停放在非机动车施划的停车区域,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资源作用,为蚌埠文明交通出行做出自己的贡献。”市公安局交警二大队民警刘春光说。

◆曝光提示

目前,蚌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已进入关键阶段,如果您发现身边有不文明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请拨打4034444,本报记者将进行实地跟踪采访。

新闻推荐

原安德大厦房屋竞价招租公告(第三次)

受相关部门委托,蚌埠市产权交易中心以电子竞价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出租如下房产:淮河路435号原安德大厦,1至8层及地...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