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容天地,落笔成趣 读侯金波散文集《青溪尽是辛夷树》

淮河晨刊 2020-07-17 08:26 大字

辛夷树,是哪一种树?

不读侯金波先生的散文《青溪尽是辛夷树》,我很茫然。现在知道了,就是玉兰。玉兰品种很多,多为白色。但辛夷偏紫,花苞似笔,俗称“木笔”。我过去的苏州居所,西窗外有一株桂花,南窗外有一株白玉兰,开出的花,通体雪白,但花头缺少辛夷(紫玉兰)神奇的“墨痕”。侯先生写辛夷,寓意当然不在文化内涵,而是为了记录生命进程中的一段情感,主角是年轻时爱恋的一位姑娘,名字就叫玉兰。故事的结局,并非“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所以,凄凄切切,落笔动情。这样的情感文字,出现在侯先生散文中,是新元素。

身为作家,侯金波本性严谨。读史使人明智,侯先生上大学,学的就是文科。所以我认为,他是冷峻的智者。比如,面对一个人、一处景、一件事,既能生动描绘其外形、动态、过程,也能将其揉碎打散,条分缕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考证出它的出处和来源,抽象出它的本质与意义。在侯先生的文字里,处处闪烁着思辨火花,读后十分受益。

不过,这部散文集,突出了作家的感性元素。多篇作品涉及感恩,成为作品的一抹亮色。在事业上,侯先生感恩老领导陆子修;在人生中,侯先生感恩母亲;在写作上,侯先生感恩媒体《蚌埠日报》的编辑老师。这些编辑,也曾梳理过我的文字,纠正过我的笔误,所以读到这里,内心涌动温暖。在《心目中的星光大道》一文中,侯先生回忆:“给《珠城周末》送稿时,苏伟强编辑说,稿子不要太长,越短越好。江锡钰编辑的案牍前写着:‘谢绝敬烟,欢迎好稿’(大意)。刘彬彬编辑对头条往往会写上几句编后,这实际上是一种文艺短评,对作者、读者启发很大。齐跃生编辑连续好几年在《世界水日》帮我在《中国水利报》上精心制作专版,受到好评。”为了感恩编辑,身为作者的侯金波,当然也会“认真地负责任地在写。所以有不少文章一经在《淮河晨刊》发表,马上就有省以上的媒体转载,如《野渡口的变迁》被《中国水利报》转发;《蓝色威尼斯》、《宝岛行》等被《安徽日报》和《大江文艺》重发。”并且,“参加中国作家金秋笔会的文章《艺术巴黎》荣获一等奖。”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一向认为,感性是作家触摸世界的神经,感恩是作家体现胸怀的标志。侯先生在事业上,已经是成功人士(领导干部),不被身份所囿,依然持念感恩,这是胸容天地、落笔成趣、写作成果不断的源泉。这样的人生经验,值得其他作家借鉴。

侯金波先生的笔端,有不少自然题材,特别爱写植物和动物。蚕豆、银杏、木兰、蔷薇、野柳、燕子、骏马、祥龙、羊、蛇……都能涉笔生趣,独立成章,这还不包括穿插在其他散文中的相关内容。侯先生写自然,能走进去,也能出得来。比如写银杏,他能围绕银杏的产地、特征、功能、形象、文人赞辞、历史传说,娓娓道来。也能笔锋一转,点出银杏的社会意义:“银杏虽然尊贵,但也随和忍让,不择土地。它最喜爱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在中性、酸性、石灰性的土壤里也能健壮生长。结果期也很迟,常常是公公种下的树苗,孙子才能收到果实,所以人们又叫它公孙树。……它的这种庇荫人类不图回报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吗?”。这样的概括,可谓点石成金。

阅读《青溪尽是辛夷树》,我觉得侯金波先生还会写更多作品。丰富的社会阅历,厚重的文史积淀,敏锐的洞察能力,丰满的情感世界,是触发其灵感的基础,也是他重要的创作资源。所以他的笔下,内容会越来越多,题材会越来越广。

新闻推荐

蚌山区检察院: 走进企业 落实环保督察专项检查

本报讯(施良潘兆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环保督察专项检查行动,近日,蚌山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走进安徽瑞格电子科技有限公...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