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蚌埠医疗队成员向家乡报平安的同时 “忙起来,心里只想着病人” 本报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王传义 钱杰娜 蒋玉波 陈 杨

蚌埠日报 2020-02-04 07:26 大字

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第五天,蚌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单文明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切安好,勿念!”笔者从单文明的自拍照上看到,因长期佩戴口罩,他的鼻梁处有了深深的压痕,并出现了破损。

而在协和东西湖医院、武汉太康医院“上岗”的其他蚌埠援鄂医疗队成员也同样出现了“毁容”的情况。

笔者从蚌埠援鄂医疗队队员处了解到,虽然防护装备压得脸上有皱,身上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浸湿,双手被洗得发白,甚至有的医护人员因长时间戴防护口罩,脑后压出了小血肿。这些不适,白衣战士们并未放在眼里。他们积极乐观勇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武汉太康医院重症医学科重新组建后,医生组人手依然紧张,每位医生每天白班要值10个小时,夜班将近15个小时。在特殊的环境里工作,面对的患者病情又非常危重,为了节省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往往十个小时里不吃不喝。虽然工作强度较大,人也较累,但市三院援助医生朱晓杰依然充满干劲。朱晓杰说:“目前,ICU收治了多位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经过积极治疗后,一些患者的病情有所稳定。大家咬牙坚持的目的只有一个,挽救更多生命,早日战胜疫情。”

来自市一院的援助队员王长海已被任命为协和东西湖医院医疗组队长,负责医疗工作。“第一天上班时,连续查了3个病区的病人,中午简单吃了盒饭,中途也不敢喝水。”王长海说,疫情不容小觑,再苦再累也要坚守。

笔者联系到市一院援助队员张培时,她已经被分到太康医院重症监护室。张培的“上岗”过程有些曲折,她告诉笔者,到达太康医院时,那里科室装修还未完工。看到队友都进入战斗状态,她特别着急。听说协和东西湖医院新开了两个病区,急缺护理人员,便报了名。没想到次日下午,太康医院传来消息说可以上班了。“这里的工作已步入正轨,请家人朋友放心。”张培说。

蚌医一附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琴被分派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王琴介绍,目前医院的重症病人较多,监护室共有24张床位,当天有7个需要插管带呼吸机的病人,6个带无创呼吸机的病人。为减少感染和物资消耗,在没有护工协助的情况下,除了治疗外,他们还要负责病人的日常护理、环境物品的消毒,甚至是死亡病例的处理。

“害怕吗?”笔者问。“哪有时间担心和害怕,一忙起来,这些情绪统统忘了,心里只想着让病人尽早康复出院。”王琴匆匆结束话题,便投入新一轮战斗。

新闻推荐

首批1000份新型试剂盒急送蚌埠 美年大健康让爱心直达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2月1日上午,美年大健康蚌埠公司工作人员接收新型冠状病毒确诊试剂后,第一时间送往蚌埠市疾控中...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