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见证蚌埠城市的嬗变 □特约撰稿:郭学东

淮河晨刊 2020-01-19 07:32 大字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淮河渡口。淮河老客运码头。上世纪六十年代拍的朝阳路淮河大桥旧址。淮河蚌埠闸。铁路与淮河交汇的中心城市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跨过淮河,千里长淮第一座铁路桥建成通车。火车驰过淮河南北两岸,穿越历史上的城阳城与长台关古镇。信阳古城则在淮河南岸支流师(另三点水)河之北,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在大别山山脉与桐柏山之间,是汉中地区与中原联系的关隘。淮河干流通航能力尚未形成,两岸还没像中游那样出现许多支流,无法形成淮河与铁路交汇的中心。京汉铁路淮河桥南端的长台关古镇,虽然有铁路过境,仍然不可聚集水陆交通带来的人气物流。民国时期江北运河工程局水利专家沈秉璜,1926年考察淮河来到长台关古镇,作如下记载:“商业虽不振作,因交通便利,文明风气渐入。有警察20名,国民小学西街农商人亦多只时务。交际饮食已渐入时。旅店虽不精致,价格倍于桐柏。车轿等费高于半倍。”津浦铁路晚于京汉铁路6年,才经过淮河从蚌埠过境,但是,这时已经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地和移民的热土。它从一个几百人的古渡渔村迅猛发展到10多万人的区域中心,又变成安徽省府的所在地、皖北商贸重镇,其市井繁华程度,曾被上海《申报》报道可与南京、武汉相比。

淮河下游的古城淮阴,有着京杭“运河之都”之称,又是南舟北车转换中心。当津浦铁路取代运河之后,人们纷纷奔向火车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人口只有十几万的蚌埠,仅淮扬一带移民就达到三万多人。位居淮河中游的蚌埠,此前并无州府古城,凭借铁路建站的优势,迅速成为淮河两岸水陆中心城市。实际上,这是一个从农耕社会向近现代社会时代变迁的结果。古代淮河流域的兴起城市,缘起于军事防御、交通枢纽、居高防洪等原因,兼有商贸流通功能,并衍生出手工业及服务业。城市多在沿自然河流、沿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两岸而建,淮河支流汇入干流的“河口”建城。诸如正阳关、寿县、怀远、五河、盱眙等。近现代以来,由于交通线路及运输工具的变革,城市的兴盛则逐渐趋向于铁路公路带动,淮河流域许多古城镇只能被当代交通网络干线所疏远。清末时期兴盛的正阳关与临淮关,如同当年的淮阴一样,也遇到同样的命运。

进入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交通时代,淮河流域城市格局与区位,正在发生变化。城市腹地重新划分,中心区位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受到新的检验。河流对城市影响力下降,而淮河两岸南北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则牵动着城市发展的走向。在上游无论是桐柏或信阳,人们对逶迤东流的千里淮河,并没有投入多少的关注,向北的郑州,南下的武汉,才是他们常常出行或联络的方向。遍及街市餐馆的河南烩面和武汉热干面,好像就是南北标志性食品。下游两淮地区,尽管有着与皖北相似的传统风貌,但更多的则是当年徽商积淀的人文氛围,苏南水乡的灵秀之气。只在沿淮老乡相见,才会想到原是同饮淮河水,都有北方人的彪悍豪爽,南方人的精细柔美,顿时觉得情深意长。

淮河与铁路交汇的中心,正在面临着当代大交通网络的挑战。当年津浦铁路过境,承接着淮河中游联络南北的便捷通道,淮河流域的人流物流,通过淮河北岸的洪、颍、涡,南岸的淠、史等支流,汇集蚌埠与铁路对接。今天宁洛高速公路跨过皖北平原,商合杭高速铁路从江南跨越淮河、涡河,联接皖西北直抵中原,改变着蚌埠城市辐射范围。但是,铁路过境城镇的兴盛,同时还与它的交通环境与腹地密切相关。正如津浦铁路当时过境的许多州府县城,唯有淮河中游的古渡蚌埠,使铁路与淮河形成联接四方的“十”字状,向西承接八百里长淮,向东通江达海,又处在皖北与江淮之间,才使城市空间迅速扩展。

今天淮河已经变成蚌埠的城中河,津浦铁路老铁桥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在它的身旁增设的复桥,下游新建铁路货运桥,京沪高铁桥,这里仍然是我国最为繁忙的交通枢纽。古老的淮河与时俱进,新建起的蚌埠集装箱码头,从2015年起就继续发挥着“千里长淮第一港”的作用,进入国家高等级的内河航运河道网布局。从蚌埠港直接向东开辟入海港口航线,让淮河再次进入“黄金水道”的新时期。

融入长三角实现城市转型

饱经苦难的淮河支撑着京杭运河500多年,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的大水中,洪泽湖高家堰终于无法挡住上游滚滚而来的洪水,决开南端的三河口,让淮水向东南进入高邮一带洼地,经芒稻河流到扬州三江营进入长江。自古独立入海的淮河只能入江归海。从地理上讲,这时的淮河已经进入现代人所说的长三角区域,曾给有些不熟悉淮河历史的人造成误会,把淮河当成长江的支流。

其实,从百年之前蚌埠开埠来讲,这座城市就已经融入今天所讲的长三角区域。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扬州不再是淮盐运输的中心。淮北盐场所产的淮盐,正是通过洪泽湖进入淮河,通过水陆两道,经蚌埠向西扩散。1879年秋,沫河口货物课税关改为盐卡。津浦铁路开通后蚌埠城市兴起,“凤阳关”与“正阳关”全部移驻蚌埠,接着又将淮盐在蚌埠引岸。蚌埠港是上下游包括淮扬里下河各路船舶最为密集的大码头,淮河流域的农副产品与上海、南京等地的轻工业品,在这里集散;各种船只、船民服饰、方言,交相辉映,为新船塘码头增添了独特的色彩。淮扬地区盐粮互市的商业模式,同时复制到蚌埠商埠。就连当初蚌埠米坊街使用的量具,都是扬州邵伯镇的“邵伯筒”。盐粮互贸与上海等地日用工业品交换,变成号称“小上海”的皖北商贸重镇。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中游的蚌埠,继续以京沪铁路作为联系长三角城市的渠道,以淮河流域的资源为优势,在商埠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发展工业。1954年在安徽省委的统一安排下,接受了上海迁入的轻工企业。分配在蚌埠虽然仅有玻璃、火柴、小型制锁工厂,但是,蚌埠与上海之间凭借着铁路交通的便利条件,除了企业迁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流动,对口学习,信息交流,技术传播的方式,很快扩大蚌埠的工业门类。同时,又吸引了上海企业主动迁入,还与轻工、纺织、化工、食品、电子等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为了建成蚌埠机械工业体系,1958年7月从上海支援安徽建设人员中,分配到蚌埠500多名具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安排在空压机厂、机床厂、水利机械厂、柴油机厂,很快都成为技术骨干,形成了蚌埠机械行业的第一批上海技术人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这四家工厂与拖拉机附件厂,共同形成所谓“五大机”优势,在全省机械制造行业拥有领先地位。上海玻璃厂迁入蚌埠,充分利用蚌埠周边凤阳的玻璃原料优势,首先生产出市场急需的热水瓶胆和玻璃器皿。依托蚌埠历史上形成的商品流通渠道,很快畅销皖北乡镇。同时,带动起蚌埠的玻璃行业。1973年国家玻璃设计研究院迁入蚌埠。在蚌埠西片工业区,出现了所谓的“玻璃城”。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拥有丰富的生猪资源。苏联援建的大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定点蚌埠。但是,真正形成生产能力则是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建厂时就由上海分配来的制冷、制罐等专业人员参加了筹建;投产前又把蚌埠几十名新工人送到上海肉类加工厂实习,并由上海老师跟回蚌埠试产操作,使机械流水线顺利实现正常生产。从上海迁来汉伟食品加工厂,利用当地原料成功开发出系列肉类熟食产品,又利用冷库条件,开辟蚌埠冷饮产品行业。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依靠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皖北腹地优势,继续发挥着以铁路为通道,联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功地实现了商埠转向工业城市,建成安徽省的工业基地。1965年前后,形成以机械加工为主,包括食品、轻工、化工、纺织、建材、电子等综合性工业门类的新兴工业城市。

“东西靠淮河,南北靠铁路”是蚌埠的城市区位显著特点。从文化意义上讲,淮河——象征着传统的农业文明;铁路——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代表。这两种交通方式的会合,同样也包含了淮河流域的传统文化与海派文明的撞击和融合。处在淮河南北分界线的蚌埠,是“南米北面,南蛮北侉,南茶北酒”融为一体的城市。实际上,这正是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促成了上海等地的南方人与皖北人深度融合的结果,使海派文明成为蚌埠的城市文化时尚。(下转4版)

本版照片提供:汪承华、韩金辉

新闻推荐

“00后”无证驾车上高速 未成年人,别拿开车当“儿戏”

本报讯(记者何沛)未满18岁能申领机动车驾照吗?没有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能开车吗?答案是:不能!近日,蚌埠高速交警就查...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