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长淮卫龙灯会 □余庭举 文/图
说起庙会和龙灯会,蚌埠地区和周边那可是真的值得一提。农历三月二十八的朝禹庙会;农历六月初六涂山禹王庙会;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登高小庙会;龙亢三月三城隍庙会;五河的清明庙会;三月二十三吴小街迎山集庙会;正月十五小蚌埠的文冒宫庙会;千年古镇长淮卫正月初六、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龙灯会等,都彰显了最具特色的汉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活动。人们通过赶庙会、观龙灯的形式,歌颂太平盛世,庆祝五谷丰登,祈求人寿满福、人畜平安,也以示驱邪除瘟。从而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大方的审美情趣。
在众多庙会、灯会中,最有特色的还要数长淮卫龙灯会。千年古镇长淮卫,北邻淮河,古代曾是水中之洲。因土质松软,色白沙细,一遇风吹,如同柳絮飞舞,所以人们又称“粉团洲”。后因淮水泥沙淤积,渐渐与南岸连成了一片。2200年前叫南沧卫并形成了方圆百里的集镇,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每年的正月初六、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有了观龙灯的习俗。唐宋时期,特别是在宋太宗淳化年间,在南沧卫建了有名的建筑——镇淮楼、玄帝楼、望淮塔。明代皇帝朱元璋建中都八卫,又设长淮卫。相传颁布长淮卫圣旨当日,地方民众无不兴高采烈、欢欣鼓舞。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典礼过后,进行龙灯踩街活动。朱元璋亲自为金龙眼点睛,然后坐轿观看至迎驾桥。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在下江南途中,曾观看过长淮卫元宵龙灯会,并和百姓同喜同乐闹花灯。在望淮塔上把酒当歌,观看古镇夜景热闹非凡的闹新春的盛景。
元宵龙灯会的习俗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灯会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象地展现了元宵节满街灯火、满街游人、人头攒动、比肩接踵、万众狂欢、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的热闹场面,不得不说是本地民俗的饕餮盛宴。
长淮卫龙灯会,溯源千年,历久弥新。每年春节前夕,当地的扎纸匠、编织匠、木匠集中在一块,以竹子、稻谷草、纸张、布匹等为材料,开始编扎龙灯(亮龙、草把龙)、鱼虾灯、花灯等。
龙灯也叫“龙舞”,身长不等,一般都在30米-50米。一米左右一节,直径60厘米-80厘米。内用篾和铁丝做成圆形,在龙头、龙身、龙尾各节安上能旋转的灯泡或蜡烛。外用布匹包裹,而后涂上龙鳞状的造型,有火龙、青龙、白龙、黄龙、紫龙。龙头用篾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不同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牙齿,有舌头,有眼睛,有胡须。龙节上舞龙的把子长度一般在1.5米-1.8米。舞龙者有30人-50人,一人在前面用绣球(绣珠)斗龙嬉戏,其余全部举龙。玩龙头和龙尾的两个人全身上下戴铃铛,二三十个,玩龙的人要听铃铛的响动,看龙头和龙尾的动作前呼后应。玩龙的讲究称呼,都以金字开头。如:金龙盘柱、金龙戏水、金龙吐火、金龙腾云、金龙献瑞、金龙腾空、金龙观天、金龙入海、金龙探海、金龙戏珠、金龙伸舌、金龙摆尾、金龙神游、金龙钻云等十多种。龙灯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绽放,围观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为了迎接龙灯进宅,门前排列大花筒炮,数十对长鞭炮。龙灯进入院内,四周门外的花筒炮、鞭炮腾空爆炸。烟花四起,此时除龙灯各节有灯外,其他灯光全熄。龙灯在鞭炮声与火焰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舞龙者大多赤膊绑腿与巨龙翻腾融为一体。灯不熄,龙不停,鞭炮不断。一旦龙灯口中喷水,主人便拉着龙须挂明披红,用上等佳肴款待舞龙队伍。如果舞龙者胆子小,怕焰火鞭炮,到门前向龙头敬礼则退场,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绸,品尝不到上等佳肴。所以舞龙者都选眼快手快,舞技高超的能手进院。尽管焰火横飞都烧不到龙身和人体。舞技不强者,也有带着巨龙进院,光着丝圈出院的情形。
龙灯会经过漫长的历史沿习和推陈出新后,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不论是从内容上、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明清以来,长淮卫龙灯会节目形式发展到23种之多。如跑在龙灯会最前面打场子的小头鬼子、灯会的巨型年号、灯会名牌匾。穿插在节目中间的锣鼓班子十多个,腰鼓队、彩旗队、幡旗方阵、秧歌队、花桃队伍、龙队(一般4-6条龙),大头娃娃、旱船队、跑驴队、狮子队、高跷队、莲香队、独杆轿队、花车队、花轿班花环方阵、唢呐队、群猴队、民间小调表演队、杂技表演队。参与表演的人员1000多人次,观看节目的人员足有10万人之多。从长淮卫街北的狮子口一直到长淮卫街西的迎驾桥,满街锣鼓喧天、鞭炮阵阵、烟火弥漫,响彻云霄。节目是精彩纷呈,真可谓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闻名遐迩的长淮卫龙灯会,已经成为千年古镇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多年来一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南沧卫,长淮卫,原来两卫是一卫。天津卫、威海卫,原来两卫不一卫。千里之外去看会,要看还是长淮卫的龙灯会。”长淮卫龙灯会历史上曾五次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多次上了安徽广播电视台和蚌埠广播电视台。
新闻推荐
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大地变黄了,果子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人们出来摘香甜可口的果子。远远望去,就能看见灯笼般...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