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访国家级“非遗”项目银铜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何满□

淮河晨刊 2019-11-29 08:55 大字

何满在专注地工作何满作品一何满作品二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蚌埠“湖上升明月”分会场的“非遗”专场上,展示的“非遗”项目图片中,湟中县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的图片备受参会人员的青睐。这是怎么回事呢?会后记者采访了论坛的特邀嘉宾、国家“非遗”项目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

光华四射的艺术珍品

何满是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人。鲁沙尔镇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穿境之地。闻名于世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就坐落在这里。也许是塔尔寺灵光宝辉的熏染,或者是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启迪,三百年来孕育了一批批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手艺人。何满就是其中一位,他以更精、更细、更完美的技艺脱颖而出。近些年来,他的银铜器作品先后参加过意大利米兰世博展、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薪技艺”展等展会。1988年他被评为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师。2012年被授予“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被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他所创作的《八瓣莲花尊》、《纯银一体壶》、《纯银香炉》、《吉祥八宝龙纹银包木碗》等多件工艺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的作品除了满足藏区各大寺院的订货,还远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随着塔尔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湟中银铜器传统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与日俱增,一年的经济产值高达八千多万元,不仅为银匠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也有力拉动了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成为当地主打的文化品牌。

何满说,湟中县的银铜器制作和鎏金技艺,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这个项目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地制作的铜银器中,比较多的是佛教用品,也有各种生活用品,其工艺精细,图案丰富,造型逼真,手法独特;其技艺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风韵天成,光华四射,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这次会议上所展示的作品就是他的精品中的一部分。

艰辛的学艺之路

何满今年55岁,其艺术生涯已有40年了。制作银铜器是何满的家传绝活,祖辈三代人都是靠这门手艺行走河湟,养家糊口。何满的爷爷弟兄五个,都是银銅器制作手艺人,到父亲这一辈,因这项产业趋于萎缩,弟兄五人中,只有他一人继承了这门手艺。

何满从12岁开始,经常给父亲当下手。放学回家就帮父亲拉风箱、下料、递工具,干一些粗重活。1979年他父亲制作紫铜鎏金壶,因为没有工作台,只能坐在地上制作,一干就是两个月,当把紫铜鎏金壶做成了,腿却站不起来了,住了半个月医院,才慢慢恢复过来。父亲的这种执着精神,对何满的影响很大。

一直以来,他父亲很难招到学徒。断断续续招的几个,中途全部离开。1980年,14岁的何满初中刚毕业,就正式地跟父亲当了学徒。一次他跟随爷爷、父亲一家三代人赶着毛驴车,带着家什,来到海拔3000米的高原牧区,给藏族牧民制作服饰品。他们一天走三、四十公里,他们在牧民家的帐篷里进行银器制作,一干就是4年。1984年那年,他跟随父亲,参加了塔尔寺大金瓦殿银佛塔的裹银工作,接着他又参加了内蒙古的西昭寺、大昭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银佛塔的裹银工作。在这期间里他学会了吃苦耐劳,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更多的本领。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开始他主要靠临摹爷爷留下的图案,时间长了,他感到花样少,就想,塔尔寺就在附近,那不正是他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吗?为了画好“吉祥八宝图”,他数次上塔尔寺观看,回家凭着记忆画图,如果还画不出来,就再回去观看。久而久之,将许多图案,烂熟于心,打下了很好的绘画基础。

一次父亲让他做了一盏铜质酥油灯,卖了2元钱,又做了一盏,卖了8元。初试牛刀,使他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渐渐地他做一些手镯、银勺之类的银器和寺院用品。1994年,他第一次独立地完成了一把银壶,卖了700块钱,他高兴得几天几夜都睡不着。从此对自己的手艺更有了信心。

对于何满的进步,他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在金塔路开起了何家银铜器铺子。一天,他父亲把自己几年前精心制作的紫铜鎏金壶捧到桌子上,郑重其事地对何满说:“我把这把壶当作传家宝传给你了”。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把壶的工艺具有典型的西亚丝绸之路的艺术风格,堪称一件艺术珍品。谈到这里,何满激动地说:“我父亲传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把壶,而是一种工匠精神啊”。

千锤百炼,水到渠成

何满说,银铜器制作和鎏金技艺很复杂,有几十道工序,十余种雕刻技法,数百件制作工具。每一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做每一件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这就靠艺人对完美的追求,靠心无旁骛的专注,靠千锤万锤一丝不苟的敲打。他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几十年来如一日,耐住寂寞,享乐孤苦,成为一种生命常态。

2013年的一天,何满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被一把唐代的鎏金舞马衔杯壶所吸引,衔杯匐拜的舞马,形制优美,图案别致。何满欣赏良久,认为自己可以做,就用相机拍下来,回来采用真金白银,花费5个月时间仿制了两把。一把送到央视一套栏目《我有传家宝》亮相,一把被县博物馆收藏。他花了两年零三个月才完成的镌刻着“吉祥八宝”和龙纹图案的纯银火锅,在深圳文博会上获得金奖。

让古老的艺术之树开枝散叶

现在何满得到的荣誉多了,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他希望这一传统的技艺和匠人精神能够打动更多的年轻人,将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的民间手工艺人。他招收了8位徒弟,还与徒弟合伙经营了一个银铜器作坊。他经常静静注视着徒弟们在银器上雕花的专注度,不时地出手指点和纠正。经常与徒弟们切磋工艺。作坊里那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像美妙的音乐,洋溢着和谐气象。他也希望政府搭建更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面对机器加工的冲击,他注意搜集信息,积极参加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各种博览会,在式样、着色、产品更新上下功夫,并向新的领域拓展,走出湟中,走出青海,走出中国,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天地。

(本版图片均为被采访人何满提供)

新闻推荐

蚌埠妙景天成项目前期物业招标公告

招标人:安徽融智置业有限公司物业名称:蚌埠妙景天成项目前期物业项目位置:蚌埠市高新区黄山大道与迎宾大道...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