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燊文: 创新逐梦 永远在路上

蚌埠日报 2019-11-13 08:2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晨)“咱们厂有的设备是老些旧些,但只要我们深挖潜力,还是能用的。”11月12日,在位于龙子湖区的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朱燊文正和同事一起忙着突破生产线升级的节点,为赶制订单提高产能。

今年已年近50的朱燊文,198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原蚌埠机床厂工作,从事机床修理。其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朱燊文又报考了原蚌埠市机械职工大学机电工程专业。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得有一个合适的舞台。”朱燊文说。2002年,他进入了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从事设备技改维护,凭着不怕吃苦和喜欢钻研的韧劲,他在几年间从一名一线操作工成长为业内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与同事合作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技改。

2010年,公司新厂区的不少进口设备经过多年使用,已逐步进入故障修理周期,可由于说明书都是英文,给日常维护带来很多不便。尽管本职工作很忙,朱燊文硬是利用休息时间将设备说明书啃了下来,翻译成中文,还对主要零件进行技术存档,为日后外购和制作零件提供了依据。

“专业公司改造要花大钱,与其这样,还不如靠自己。”朱燊文说。2013年,公司发展急需引进一条价格在70万元左右的新生产线,定制加上安装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专业公司改造至少也要近10万元。面对困难,朱燊文和工友们日夜攻关,对一条旧生产线成功进行了改造,不但达到了工艺要求,提高了产能,还节约了资金,仅花费6万元。

朱燊文告诉记者,新设备也不是完美的,要敢于质疑。2015年,他发现YHL28-63液压拉伸机浮动油缸老是出毛病,通过检查发现是生产厂家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于是,朱燊文对原先的结构做了大胆改进,效果明显,彻底解决了油缸漏油问题,随后又逐一对其他六台设备进行了技改。

在同事眼中,朱燊文不仅仅是生产现场的“消防员”,碰到设备难题找他保准能行,还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教导员”。他不断挖掘培养年轻人才,对技术毫不保留,尽力做好“传、帮、带”,使厂里年轻人的技术得到大幅提升。通过他的悉心指导,一批技术工人很快成长起来,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

朱燊文先后三次代表企业参加了省、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03年获得全国职工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优胜奖,并获蚌埠市工具钳工技能竞赛第一名,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还荣获江淮工匠标兵等荣誉。

朱燊文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来说,技术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新闻推荐

蚌埠火车站东西消防通道将启用监控抓拍

本报讯(记者何沛)蚌埠火车站东西消防通道内,经常会停放社会车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记者从蚌埠铁路公安处...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