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价值更“聚粉” 让主流声音更响亮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国庆期间放大招,融媒体报道发出主流强音 □践行全媒体、立体化、即时性要求,融媒矩阵全方位呈现节日盛况
本报记者何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都北京举行了庆祝大会、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首都国庆联欢等一系列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提前精心策划、用心打磨,推出多款融媒体产品,为蚌埠增色,向国庆献礼。为了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国庆假期的各类信息,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传媒人坚守工作岗位,用报纸特刊、短视频、融媒体专题等方式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盛况。
花式打开蚌埠献礼国庆
“想不到镜头里的蚌埠这么美!我爱蚌埠,我爱中国。”这几天,市民刘玉每当走过淮河文化广场,就要在电子大屏驻足一会,观看由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的原创视频《我爱你,中国》。不仅如此,她还将这则视频在朋友圈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蚌埠,共同祝福祖国。
“我们就是要拍出不一样的感觉,市民的回馈也证明了视频拍摄的效果很好。特别是涂山路、淮河文化广场附近的电子大屏不间断滚动播出,很多市民都在驻足观看,看到了蚌埠的发展成果、城市亮点和市民的精气神。”蚌埠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发布中心主任朱素贤说,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国庆盛况,融媒体发布中心提前策划推出国庆节精品栏目,立体展现浓厚的节日氛围,15名工作人员节日期间全员在岗,实行24小时值班制。
10月1日至7日,蚌埠日报、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更新不断。10月1日,微信矩阵对庆祝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和首都国庆联欢活动等进行全程直播,实时推送短视频和图文网稿,发布精彩瞬间。无法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式的市民,点开蚌埠日报、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就能观看;10月2日晚融媒体发布中心推出“祖国在我心中”我是××颗心活动,很多市民纷纷上传照片,秀出自己的中国心;10月3日,市民关注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对外开放,打开蚌埠日报、蚌埠发布的微信公众号就能看到“人从众”的开启模式;10月6日,打开蚌埠日报微信公众号,市民发现了三军仪仗队的其中一名女兵来自蚌埠学院......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最蚌埠微信公众号小编李博更是天天加班到夜里,假日期间推出的《李荣浩又开始宣传蚌埠了!》、《4分26秒!蚌埠又上央视啦,这一次不仅好看而且好听》等文章,阅读、点赞、刷屏上万加,数据十分火爆。
“国庆的报道,要比平时更快、内容要更丰富,整个节假日期间推出的新媒体报道注重讲导向、有亮点、有呼应,更不能出错,不仅有大事件,也要有本地新闻。”10月7日下午4点,眼看假期即将结束,坚守了7天工作岗位的朱素贤和小伙伴们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党报人国庆报道有声势
在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传媒人眼中,融媒报道要所有平台共同发力、互相借势。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充分整合,报网端微一体协调,实现一体化生产和品牌化传播,力求最佳传播效果。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时刻,纸媒《蚌埠日报》增出了10月1日(4个版)和10月2日(8个版)两期,强化文字魅力和视觉效果,精心报道国庆盛典。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的核心部门之一,10月1日上午,融媒体采访中心记者没有在家看阅兵,而是兵分多路,和市民、企业、部队等各界人士一同观看阅兵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点赞。随后,采制了一系列蚌埠人看阅兵的报道用整版刊发,让传统媒体对国庆盛典的报道有了不同的面貌和风格。
10月1日晚上7点,《蚌埠日报》新闻部主任陈维祝与编辑陈祺、叶又瑞集体到岗,直到10月2日凌晨4点,仍紧盯着身前的电脑屏幕,不停刷新新华社稿库的最新来稿。当天新华社稿件有十几页数十万字、图片六十多页数千幅,虽然三人已经连续高强度地工作了近8个小时,但是关系报纸质量,这个以新老编辑构成的小团队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敢有一丝懈怠。
“作为报纸出版的‘总装车间’,新闻部担负着将稿件细分上版、设计版式、确保文字准确无误的重任。”陈维祝介绍说,“这是我们熬夜等稿的第二天了,平时晚上8点上班,而10月1日这天,大家都自觉提前一两个小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
报纸呈现前的关键环节之一——校对,要对所有版面细节、错字进行把关。连续两天,出版部的校对及排版人员,都是迎着凌晨初升的太阳回到家中。“这是一群党报人独特的献礼方式,我们感到很自豪。”出版部主任陈新奎说。
国庆7天举国同庆,蚌埠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人在“融”中创造,在“合”中提升,准确把握新闻规律,积极寻找情感共鸣点和传播切入点,不断推出浏览量破万的“爆款”,让核心价值更“聚粉”,让主流声音更响亮。
新闻推荐
百名残疾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爱心电影。本报讯(记者陈昂文/图)10月1日上午,宝龙广场横店电影院内,一场特...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