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宜居” 蚌埠人的住房变迁

淮河晨刊 2019-09-29 08:45 大字

已拆迁的单元楼尚未拆的筒子楼喜迎门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优美的商品房小区住房,不仅仅是居民的栖身之所,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蚌埠市的居民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易窝棚到小平房,从筒子楼到单元楼,从棚户区到高楼大厦,住房条件的变迁反映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

山洞般的简易窝棚

9月份的蚌埠,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家住喜迎门小区的87岁老人刘培仁支个板凳,坐在小区门口边晒太阳边和老邻居聊天。“现在住房条件比过去好得太多了,我这把年纪还能住上电梯楼,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说起过去住的老房子,刘培仁仿佛打开话匣子,一发不可收拾。刘培仁原本是市航运局港务处代管的集体单位水运社职工,曾经一度以船为家,靠着内河航运讨生活。然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刘培仁后来不得不带着全家6口上岸生活。

告别了跑船的日子,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遮风避雨的容身之所。不得已,刘培仁只好在河坝边搭建的简易窝棚里生活。“当时,我们就住在席家沟附近大坝子下,窝棚是用废旧的砖头、木板等搭的,上面再覆一层油毛毡、塑料布就成了。”刘大爷对记者说,当时的窝棚既没有自来水,也没电,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窟,“屋子整天黑乎乎的,勉强能遮风避雨,实际跟山洞没什么两样。”

据刘大爷介绍,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十年。后来,在市政府的帮助下,他和一众工友搬到了位于市十一中西侧的安平村居住。“新的安置房是28平方米一间的平房,不仅有自来水和电灯,还有配备了卫生间。”刘培仁对记者说,尽管现在看起来房子面积并不大,可是对于曾经住窝棚的他来说,这样的房子让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2014年,刘培仁第三次搬家,住进了喜迎门保障性住房小区。搬入有电梯的新居后,上下楼如履平地,楼下有休闲空地和众多健身娱乐设施,老人也多,刘大爷每天都找人一块活动和聊天,心情格外轻松愉快,身体也相当硬朗。“过去哪里能想到今天会住上这么好的小区。”他由衷地对记者说,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安居梦就这样实现了。

筒子楼里的蜗居时代

不同于刘培仁的简易窝棚,来自市第二麻纺厂的陈国军最早的房子是从筒子楼开始。

1982年,24岁陈国军退伍后分配到市第二麻纺厂工作。没过几年,工厂就给他分配了一间建面不到2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后来,他娶妻生子,原本的宿舍就成了两人的新房,“所谓的新房就是当时流行的筒子楼。”陈国军对记者说。

谈及筒子楼的房屋,即使过去了近40年,61岁的陈国军还是对当初的生活记忆犹新。“当时,我们一家三人就挤在大约12平方米的房子里,一间屋子既是客厅又是餐厅,也是卧室,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半截柜基本上就把屋子占满了。”陈国军回忆说,当时的筒子楼两边都是住户,中间留有一道走廊,每层楼有公共水房,因为走廊两端通风,像个大筒子故名“筒子楼”。

由于没有单独厨房,家家户户就在门口的走廊支起灶台,每天饭点同时烧锅做饭,把楼道熏得乌烟瘴气。因为空间狭小,住户习惯把放不下的东西堆放在门口,导致几乎每层楼的走廊杂物堆积,而煤炉和杂物的存在不仅影响日常通行,更增加了安全隐患。“炉子和杂物很容易引起火灾,如果遇到不懂事的孩子,保不齐要出事情。”陈国军对记者说,当年因为孩子玩火,差点把房子烧着的“事故”可不止一两起。

此外,类似集体宿舍的筒子楼时常也容易引发纠纷。“家家门对门、面对面,各家的隐私几乎不存在,生活中摩擦更不计其数,开始还能相互忍让,但时间久了矛盾激化邻里间的争吵是家常便饭。”陈国军笑着向记者说,十多年来,妻子因生活琐事和邻居拌嘴几乎从没断过。

其实,在当时那个单位分房的年代,居民住的不止筒子楼,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平房。相对来说,虽然平房的条件稍好,但房屋的人均住房面积普遍不到10平方米,居民的日常生活始终处于“蜗居”的状态,而住房条件的改善还要等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房改之后。

城市“伤疤”棚户区

每天晚饭过后,家住银河中心小区的王文秀都来到小区广场跳广场舞。尽管秋意正浓,天气渐凉,但这也没有阻挡她享受生活的热情。她对记者说,晚年生活能如此惬意悠闲,最主要的原因是搬进了新房。

王文秀现在居住的银河中心小区过去是一片棚户区。“我家住在建设街四巷,以前这里都是自建房,高矮不一、杂乱无章,街巷狭窄难行,周围的环境卫生不好,有的房屋长年见不到阳光,生活条件很差。”她回忆说,最令人感到不便的是如厕,由于区域内只有一个公共厕所,每天早上一定要赶早,否则就要排队,“出恭排队最难受,可是又不能不等,结果不少居民直接在家备了马桶。”

其实,住过棚户区的人不止王文秀一个。由于历史原因,蚌埠市棚户区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欠完善、生活水电供应不足、消防事故和治安事件易发等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2010年,蚌埠市以安徽省棚户区改造试点为契机,借力开发性金融,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一个个棚户区、城中村的拆迁,原本杂乱不堪的城市“伤疤”逐渐被高品质的住宅取代,全民的住房条件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据统计,最近的五年,全市共建设安置房74150套,97504户棚改居民因此受益住上了新居。

遍地开花的商品房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行,蚌埠市的福利分房时代逐步走向终结,商品房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全民的住房条件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谢女士一家来到蚌埠市较早开发建设的沁雅花园小区的售楼处。经过一番商量后,他们最终选择一套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记得当时的均价就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考虑到可以贷款,家里的经济条件能够承受得起,心一横就买了。”张女士回忆说,买房时心里还有些忐忑,直到入住才体会到这钱花得值。“客厅、卧室三间朝南,厨卫齐全,上下楼有电梯,小区环境优美,附近交通便利,比过去的单元房好太多。”

谢女士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也预示商品房成为主流住宅的大势。随着房改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市民抢购楼盘的新闻不绝于耳,而全市商品房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正当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市委、市政府也没有忘记住房条件较差的困难群众。除了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蚌埠市把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努力方向,大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社会分配。最近的五年,全市共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6982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776户,解决了9万多人的住房困难。

今天,行走在城市街区,花园般的小区、高耸如云的住宅以及繁华的商业街区随处可见,而正在建设中的楼盘更是多如牛毛,昔日的筒子楼、单元楼、棚户区正在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商品房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和天际线。从“蜗居”到“宜居”,蚌埠人经历的不仅是住房条件改善,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汪莹纯在全市9月重点项目“月推进”活动中强调 切实强化项目意识项目支撑项目服务 以有力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王诚倪建胜杨森参加

本报讯(记者顾楷)9月28日,全市9月重点项目“月推进”活动举行。市委书记汪莹纯在活动中强调,要牢固树立“三个一切...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