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局,或可尝试 寻找政策市场机遇 谋求跨行跨界创新

蚌埠日报 2019-09-20 08:41 大字

晶菱机床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用大型龙门机床加工设备坯件。〖核心导读〗

在今日召开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蚌埠市38家企业的产品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展区内展出,并有52个项目集中签约。

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经济指标的比重20%以上,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产业。它不仅是高科技的载体,也是把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改造传统产业、带动全产业链提升的载体和手段。

蚌埠的装备制造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走向高峰,以“五大机”为代表,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部分企业全国领先的发展格局。但行业的发展也充满起伏波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装备制造企业纷纷改制。在经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之后,国民经济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入调整期。

早在2009年,国家就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蚌埠市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装备制造业是发展重点。相继出台多个鼓励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当前,蚌埠市正在谋划实施融入合肥都市圈,如何借此东风,并结合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两个中心”建设,加速蚌埠市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政企界人士和市民的关注焦点。

■企业走访晶菱机床逆水行舟

走进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子公司位于高新区长青南路的国瑞特重型机床公司加工车间,高大的龙门吊上悬挂的“打造晶菱机床精品振兴中国装备工业”横幅格外醒目。

操作工周师傅正在调试一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只见他在操作台电脑键盘上输入工作指令后,玻璃门罩内铣床的工作臂和作业台迅速开始移动。

“这是安徽省首台首套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晶菱机床公司总工程师金志平介绍,“规范名称是‘五轴联动无模精密成型机’。这台铣床可以进行空间曲面精密加工,比如加工螺旋桨叶片这样不规则的形状。”机械设备中的金属部件,不管曲率半径、拐点率等参数要求多高,这台铣床都能加工出来。金志平对此颇感自豪,这款新产品技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这是成飞集团设计的、检测铣床性能的一种模型,看起来像是平面之上的一个立体的大S,但S的立面有倾斜,而且倾角随着S的线条走向内收外展,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金志平指着现场一个S形金属坯件说。

“模型试件有平面有曲面,曲面的曲率还有变化,要求切削铣刃的跟随性、动态反应速度要完美结合,才能保证切削成功。”金志平说,这个模块就是严格按照成飞集团的标准参数完成的。“实验结果证明,我们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设计制造技术,走在行业前列。”

在一台大型的龙门车床下,一位工人正在加工数控铣床鞍部件。“这台床是从日本进口的,当时花了1000多万,加工能力、加工精度非常高。”金志平说,衡量一台机床的价值,一般来说,一看功能二看配置三看体量。功能全,作业范围大,可以加工大型部件;配置高,动能部件精度高,控制系统设计先进操控方便,肯定能提升加工精度;体量也是机床质量的一个体现,体量越大,对设计制造工艺技术要求越高。金志平介绍,晶菱机床公司既可以生产针对个人用户的小型立式工具铣,也可以生产数百吨重的大型工作母床。目前以生产中小型铣床、龙门床为主,也订制一些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加工中心、数控落地镗铣床加工中心等大型机床设备。

相对于宽大的车间,现场工作的工人显得比较少。金志平说,近年来,整个产业经济都处在调整期,近一两年又受到国际市场萎缩的拖累,作为制造业的上游产业,装备制造业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响。逆水行舟,压力很大。

“一台设备的产值是十几万至数百万,必须要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金志平说,目前企业仍在持续执行稳健政策,在保证一定的产品库存之外,主要接受订单生产,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

■行业观察高峰低谷行业发展起伏波折

◇机械工业起步早,计划经济初中期领先全省◇包袱沉负担重压垮企业◇改制后赶上经济高速发展期形成二次高峰

“安瑞科公司本月要举办成立70周年庆典,公司的前身皖北铁工厂筹建于1949年10月。”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威锋说。

蚌埠的机械制造业可追溯到百年前。津浦铁路开通后,蚌埠出现了翻砂厂,手工机械工场。1950年建成投产的皖北铁工厂,是蚌埠市第一家国营机械工业企业。1953年试制成功空气压缩机,后来成为蚌埠空压机厂。淮委机械修配厂、安徽淮河机械厂、蚌埠农业机械修理厂同时期应运而生。

凭借铁路水路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蚌埠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城市。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蚌埠初步完成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型,全市工业企业近400家,工业总产值居全省首位。

“二五”期间,机械行业的空压机厂、水利机械厂、柴油机厂、拖拉机附件厂、机床厂等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同时又兴建了通用机械厂、标准件厂、农机厂、机床附件厂等10多家机械工业企业。成为当时省内最大的工业基地。“六五”以前,国家先后在蚌投资8亿多元建设了1220个项目,蚌埠市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国有企业数量居省内各城市之首。上世纪80年代初,蚌埠是全国14个“工业生产中小明星城市”之一。

自“七五”后,蚌埠经济总量不断下滑。国有企业数量多、比重大的优势成为转轨改制的沉重负担,产业优势不断弱化。

“2000年9月18日蚌埠机床厂宣布破产时,负债率达到276%。”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传明说。负担沉重导致企业破产改制;而改制后,企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市场风险不断,随时可能击垮企业。

“2001年,原机床厂20多名骨干职工集资收购了原机床厂的部分资产,注册成立了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新公司的起步非常艰难,设备陈旧,厂房漏雨,生产环境脏乱。尤其是产品质量不稳定,挫伤了用户信心。对此,公司内部厉行质量负责制,与奖惩挂钩;对用户承诺质量终身负责制,极力挽回产品信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收到了成效。

“2003年实现盈利,企业乘势而上,2005年达到顶峰,税收千万元以上,是当时西片工业区3家税收超千万的企业之一。”张传明说,这样的好年景一直持续到2008年。

“那个阶段我们与晶菱机床公司的情况差不多。2001年原蚌埠空压机总厂破产,2003年中集集团接手后,迅速调整策略,加强管理,企业当年扭亏。此后逐年向好。”2007年杨威锋出任总经理时,大刀阔斧实施改革,企业效益连增,成为蚌埠市纳税大户。杨威锋因此被评为2009年度“蚌埠市十大杰出青年”。

顺水逆水险滩暗礁航行艰难

◇创新动力不足,应变能力不强,产业链发育不全◇人才、资金是限制民企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3年空压机业务发展到顶峰,2014年由于市场剧变,企业效益急剧下滑,开始连年亏损。”杨威锋说。

“晶菱机床在2009年就感到市场变冷,2012年后,产品销量逐年减少,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直至近几年进入低速徘徊期。”张传明介绍,像机床、空压机、起重机等提供生产性机械的企业,归行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前端产业。全国性的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影响到提供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

据市经信局行业管理科今年初的调研,蚌埠装备制造工业总体上与全国同步,处于上升阶段,但也有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停滞,虽有市场需求,但缺少能满足用户需要的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配套企业少,影响整机、整器制造企业的发展。有些磨具、铸件等需从外地购进,大幅增加了产品成本。铸造、电镀等企业受环保政策的限制,成为整机、整器产业链中的短板企业,制约了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如安徽柳工生产的起重机被市场看好,但供货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原因就是电镀液压件本地产能有限,进而限制了起重机的产量。

业内人士认为,蚌埠应结合自身实际,以发展求定位,出台引导性针对性强的政策,比如针对产业集群发展较成熟的滤清器产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蚌埠的服务体系建设与对标城市比还有很大差距,企业用工和发达地区一样难找,不少进来的企业又走了。缺少完善的产业链招商政策,大的龙头企业可以实行“一事一议”,但相关配套中小企业往往不能享受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安徽柳工生产液压系统的配套企业,引进后都没有存活下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成了泡影。

“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人才缺乏上,招不进留不住。蚌埠为什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有当年各企业从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招聘到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还有随上海等大城市企业内迁来的技术人才。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支撑蚌埠工业经济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张传明说,目前制造业面临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流失,“养熟就走”,这对企业发展是严重的制约。制造业专业化生产程度低,集聚力不强;供应链上下游产品不连贯,零部件、铸件需外地采购,增加了成本支出;行业资源共享程度低,整合度不够。民营企业还普遍感到资金困难,国家虽有支持政策,但中小民企难得享受。

创新引领合力推进工业强市

◇企业明确战略定位,寻找政策机遇,跨行跨界创新,借船出海◇政府善待本土企业,支持政策要落实落地。

2019年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工业强市上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安瑞科、安徽柳工等8家装备制造类企业2018年完成工业产值26.32亿元,总体情况较2017年同比上升24%,较以往有明显回升。

就企业如何走出低谷,加速转型升级,企业家无不殚精竭虑。

“做企业一定要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就装备制造业来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主要是智能制造,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正在下滑,再不升级已经很难生存了。”蚌埠市工业企业协会机械分会会长胡小兵说。

“我们的产品应用在航天、造船、铁路、石化、海洋工程等很多领域,但受大环境的影响,目前企业从超过30%的年增长率降到个位数甚至持平。我们尝试以产品创新突破困局。”张传明介绍,晶菱机床公司加快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与德国大公司合作,创新试制出出口型数控万能工具铣床,加工能力、工艺水平国内领先。公司研究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趋势,一方面以智能制造开发绿色环保、柔性加工产品,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打开新出口。

“企业家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思考,在战略上要跟着国家政策走,在战术上要明确如何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目前国民经济虽然处在调整期,但国家对生态环保、智能制造等方面大力提倡,这就是潜在机会,就可能有百亿千亿元的大市场。”胡小兵认为。

“2017年8月我再次来蚌任安瑞科公司总经理,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公司自2014年起,每年亏损几千万。我发现传统压缩机市场很难生存,就谋划跳出专业小圈子,走跨界创新。”杨威锋深知目前环境政策的刚性程度,同时也发现其中蕴含的发展机遇。“我们与上海杭州两家企业合作,试制出移动式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很受市场欢迎,不到一年时间,就拿下七八个省份的16个现场。目前安瑞科以压缩机为基础支撑,扩展了包括环保设备、CNG加气站等5项新业务,形成5+1的发展格局。以前只是卖产品,现在是产品加服务,以产品的多元化、服务的多元化来占领市场。”

“在公司内部,我提出三次创业的口号,开展业务调整、机构拆并、人员精简、生产模式改革、车间科室承包等一系列‘战术性’改革。我对员工说,企业国有控股的体制不能变,但是生产、管理、分配机制可以变。通过机制改革,释放了发展潜力,企业效益倍增,同时员工收入也大幅增长。”杨威锋介绍,2018年中集集团内部考核,安瑞科公司利润增长率399%,位居中集集团300多家企业第1位。

“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路,我们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从物理法、化学法到生物法持续研发;移动式环保处理设备发展成熟后,现在又开发出固定式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已在浙江诸暨市投入使用。我们也想为本地服务,提升蚌埠的垃圾处理能力,提升环保质量。”杨威锋说。

“蚌埠市招商引资不要贪大图强,因为大企业议价能力太强,以蚌埠市的资源条件很难满足人家的胃口。建议还是关注与蚌埠本地资源、产业关联性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从小培育、扶持、壮大。”张传明建议,政府要关注本土企业的成长,给予适当的扶持。同时,企业和企业家之间也要多交流,加强信息、技术、资源方面的沟通、整合、共享。

市经信局日前专赴浙江台州考察学习装备工业发展经验,对标比较之后,发现多项差距:蚌埠市虽然很早就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但推进力度不够、氛围不浓,没有形成合力。

业内人士呼吁,要切实抓好现有文件政策的落实,强化工业强市意识,构建起促进工业发展的良好保障体系;加大工业指标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和凝聚起全市各级各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记者手记企业转型关键在选准方向

一个企业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确定往哪个方向发展。方向对了,路途再远也能到达,方向错误,可能就是死路一条,胡小兵会长的这个观点令人折服。

错失一次机遇,就可能落后一个时代。

企业自身要奋发图强,走出愁云迷雾,在市场上、在政策中寻找机遇,跨行跨界谋求突破。

安瑞科公司的压缩机产品原有一千多个规格型号,单品生产浪费大、利润薄、回款难。该公司果断决策压缩压缩机业务,另辟新路。半年扭亏“脱贫”,一年多利润就增长4倍,成为集团企业的排头兵。新业务的收入已超出传统产品,预计比重还将持续增长。安瑞科的经验表明,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有可能,而且前景不可限量。

新闻推荐

现实版“大义灭亲” 妻子酒驾,丈夫电话举报

老婆喝酒又酒驾,老公一个电话打给110要大义灭亲,这不是剧本里才有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昨日,朋友圈被一...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