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高忽低 如何才能让血压更“听话”
市一院ICU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少盐少油、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喝浓茶、不要熬夜……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吃了不适当的食物或者做了不适当的事情导致血压升高。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近期的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3/4以上为中青年,且发病率的增长较老年人群更迅猛。
记者从市卫健委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纳入蚌埠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的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每年还有新增纳入管理的人员。
无论是已患高血压的人群,还是正在被高血压“盯上”的群体,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成为大家一直关心的话题。本期,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医生以及疾控专家,聊一聊在日常管理血压过程中有哪些诀窍以及注意事项。
为啥要重视血压问题?
“头晕的时候,我就吃一粒吲达帕胺片,不眩晕了就不吃,是药三分毒,这药吃多了也不好。万一形成依赖,戒不掉可咋弄?!”老杨患高血压多年,平时没什么症状,所以就没重视,降压药也是吃吃停停。但无论是社区义诊还是身边的医生朋友,都一直强调要好好控制血压,老杨就不明白,不就一个高血压,为啥都这么重视?
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姚光辉解释,高血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症状。大多数人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不会自测血压,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有多高。还有的患者在确认自己血压高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重视用药。
“但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却是最危险的。”姚光辉说,高血压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遍布全身的小动脉。简单说,就是小动脉因为各种原因普遍挛缩、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失去弹性、阻力变大,正常的压力不能让血液正常通过,必须加大压力,血压就高起来了。“这些变化是质变,是不可逆的。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这些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全身各大器官的损害。”
“不遵医嘱,不按时吃药,类似‘临时抱佛脚’的‘顽固’病人不在少数。”姚光辉提醒,每个人对每种降压药物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病人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舒服,可以找医生通过换药来调整,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到了晚期会更难控制。这时候降压用的剂量也会相应增大,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也会更大。
血压高可不一定都是高血压
仅仅测量一下血压,就判定为高血压,可能造成误诊。高血压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即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有据可查”,血压高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症状。
去年,34岁的姜先生一脸愁容地来到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专家门诊。姜先生说,他患有高血压已经有三年多了,一直服用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等药物降压。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疾病,吃吃降压药,平时低盐低钠饮食,高血压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哪知服药后降血压效果一直不明显。
姜先生说,因为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他便把降压药物停了。近半年来,偶尔也会出现头晕、头胀的情况,休息后不适症状就缓解了。最近的一次血压测量时,他的血压最高达到了200/120mmHg,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属于极高危组,他再也坐不住了,想找大夫查明病因,尽可能控制住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伤害。
在为患者做全面检查后,全科医学科与泌尿外科专家联合会诊,一致认为姜先生血压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疾病有所关联。随后的CT检查结果也印证了专家的判断:“患者的左侧肾上腺长有腺瘤,腺瘤直接导致了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
姚光辉解释,姜先生所患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它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与家族遗传、肥胖、饮食、运动、吸烟、职业等因素有关,多发年龄为40岁-50岁;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者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引起,症状表现为血压升高、肌无力、低血钾等。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多较轻,更应该引起重视。”姚光辉提醒,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多,对症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损害,恢复健康体魄。如果患者高血压出现得早,应尽可能详细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切不可盲目吃药;如果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控制,也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早期发现和治疗将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自测血压很稳定一见医生就“超标”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认为,家用的数字电子血压计不准确,每次测定的结果都不一样,只有医院测定的血压才可靠。可不少人发现自己平时在家测血压并不高,可一到医院或者体检时,血压就直往170至180毫米汞柱上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它还有个专有的名称,叫“白大衣性高血压”。
有专家对此作了一番解释:“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反应,尽管你自己觉得心平气和,但交感神经还是比平时兴奋,血压自然会有所升高。”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陈军主任医师解释,人体的血压在日常状态下时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受运动、情绪、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每次测量结果有可能会不一致。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平时血压的水平和波动情况,只有通过日常监测才能了解。日常血压水平对于调整治疗用药,以及估计高血压对心脏和脑血管的影响,都比在医院门诊随机测定结果更有价值。
那么,高血压患者要怎样正确地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呢?陈军叮嘱,首先,日常测血压必须在平静状态下、血压计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进行。关于测量血压的时间。一般来讲,血压变化在一天里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清晨刚刚醒来,但未起床前,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一天血压的峰值;第二个时间点是上午10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药后的血压变化;第三个时间点是下午2点至3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血压的反跳,因为很多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上午时间血压控制还可以,到了下午血压就开始升高,而血压升高的时间多在下午2点至3点左右;第四个时间点是晚饭前后,具体时间就是下午6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第五个时间点是睡觉前,具体时间是晚上10点至11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大致反映血压在夜间的变化。
其次,关于测量血压的次数。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患者都严格按照时间点来进行测量血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测量血压。所以,每天测血压的次数可以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每天按照上面的时间点测量2次左右就可以了。”陈军说,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以了解药物的疗效。等到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稳定了,就可以减少血压测量的次数。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测量血压,也可以考虑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这样可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血压波动情况。
除了按规定服药及加强日常自测外,特别重要的是能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药物和生活方式相配合,高血压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陈军说:“目前对蚌埠市居民,尤其是个人要努力改变高盐的饮食习惯,在减盐的5G时代下(国家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每天尽可能降低盐的摄入量,循序渐进、科学、快乐地养成低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带盐’体质说再见,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中风、卒中等高血压并发症!”
□小贴士高血压患者两个时间易犯晕要警惕!
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而一天当中,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其实也有集中出没的时间。
高血压有两个峰值,分别是早上6点至10点和下午的4点至6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血压会升高,因此在这期间发生头晕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高血压患者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要特别注意。
新闻推荐
未取得资质 “移动炸弹”上路 蚌埠市开展瓶装液化气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本报讯(记者李景)瓶装液化气等危险品因易燃易爆等安全不稳定特征,如果不采取专业运输方式,无异于“移动炸弹”,存...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