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交通病”
日前,午间高峰时段,解放路出现交通拥堵。记者刘晨摄“我是一座城,
人类是我存活的氧气,
清晨从肺部输出,
夜晚又回到体内。
就这样一百多年了。
可如今,
血管堵了,
细胞横冲直撞,
经常觉得呼吸困难,
我是不是生病了?”
病症一:“拥堵病”症状:经络不通道路淤塞
2014年7月,在合肥上学的女儿给的哥伊胜打电话——
“爸,我刚下火车,你在哪呢,快来接我!”
“好的闺女,你在出站口等着,爸爸把这个乘客送到,十分钟后见!”
2019年7月,在银泰城逛街的女儿给伊胜发微信——
“爸,我买了好多东西,你在哪呢,快来接我!”
“闺女,你自己想办法打车吧,爸爸被堵在路上了!”
五年间,阻挡伊胜向女儿狂奔去的,不是“你在城市的这一端,我在另一端”,而是“你在这条车龙的一端,可我在另一端。”
记者给的哥伊胜打电话的时候,他恰巧在高铁蚌埠南站等活。“如今生意越来越难干咯,等活等了20多分钟了,这耗的哪是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咱养家糊口的生计啊!”伊胜说。
难,因为城市越来越大,新修道路层出不穷,可路却越来越堵了,高峰点城市秒变“堵城”。
2007年,伊胜刚开始干出租车,觉得自己在从事一个“怪奢侈”的职业。“那时打车的人确实不多,除了赶时间的,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小孩行动不便的人坐车。跑的最多的线是百货大楼、火车站、医院,以及城区几个小区,只要说出地点,启动车辆十分钟左右准到。”伊胜说,那时路上车少,平峰点和高峰点也相差不大,基本上市区以内十分钟就能到,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租车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出行工具,伊胜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东海大道商圈、高铁站、淮上区、黄山大道,到处都有伊胜的足迹。只有想不到,没有去不了的,可前提是,要能够忍受龟速一般的车流和无休止的等待。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拥堵程度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现代化速度。那照此来说,蚌埠已然是一个超级现代化城市了。拥堵时间就是明证。从一天的情况来看,大致拥堵时段有两个,即7点至8点的早高峰,和17点左右的晚高峰。“而且晚高峰有一天比一天提早的趋势,如今东海大道上下午4点多就开始堵车,一直堵到7点才算消停。”伊胜说,和以往堵车只堵一个红绿灯,或者一个路段这样“小打小闹”不同,现在的堵车就是一部怎么也演不完的家庭生活剧,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甚至还有电瓶车各个角色互不相让,谁都想刷“存在感”,谁也不让谁,原本10分钟就能说完的剧情,偏偏要拖沓起来,40分钟乃至1个小时还意犹未尽,这让观看的人越来越审美疲劳,痛苦可想而知。
城市商业中心的转移以及市民工作生活范围的扩大,也让这部家庭生活剧有了更多的曲折。万达广场、银泰城等商圈的繁荣,让东海大道这条原先宽得可以飞驰的城市外环,渐渐变成家门口的“痛点”。伊胜最怕下午6点到万达广场或银泰城的单子,从朝阳路一驶上东海大道,就满目都是红彤彤的车尾灯,一路排开去,到视线所至的尽头。不远处上方的那盏红绿灯,永远有着不对称的红绿比例,红灯100多秒,等到花儿都谢了,绿灯却短促又干脆,感觉车龙才向前挪了两个车身,就又停下了,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病症二:“富贵病”症状:车多地少无处安放
一个星期前的一张“单子”,让伊胜郁闷到现在。那天下午两三点,他把出租车停在太平街附近的一个公共卫生间前,下车上了个厕所,前后不到五分钟,却被摄像头拍到,因违章停车要被扣3分罚200元。
伊胜住在龙湖香都小区,以前小区里没有停车线,车子可以在路边随意停。反正道路宽敞也没几辆车,咋停都不碍事。可如今,伊胜必须每月乖乖地到小区物业公司缴停车费,晚上万一干活晚一些,回到家在小区里绕了几圈,也没有觅得一块空地,只好在小区门口的空地上见缝插针,要不是十几年的驾龄撑腰,还不知道要剐蹭到几辆车呢。
伊胜的苦恼,的姐陈美兰深有体会。20年的出租车从业经历,让她积攒了一肚子的苦水,连用开车难、停车难、如厕难“三大难”方一吐为快。“一天七八个小时都在路上跑,吃饭如厕这些生活事可真是难倒咱出租车司机,车位少的可怜,有时冒着被贴单的危险飞奔下去扒拉两口饭,有时干脆忍着,反正里外不舒坦。”陈美兰说,自己的需求倒可以凑合一下,有时候遇到乘客需要在一些地段停车下客,或者等他上楼去拿个东西,都要解释甚至争辩起来。“一不留神200块就没了,一个月不睡觉干活能干几个200块哟。”
细心的陈美兰经过多年的开车实践,在城市停车难的大背景下,画出了自己的“失衡图”。“后来新建的城区部分经过后期规划,车位相对比较宽裕,老城区车位严重不足,尤其是淮河路、解放路、胜利路及朝阳路等一些人流密集的路段,想要找到一个停车位根本就是做梦。”陈美兰说,也正是因为少,更加重了无序化,在这些路段经常会出现占道停车现象,有时甚至因此严重阻碍交通,降低了通行效率。尤其老城区的一些道路比较窄,一般都是两车道,如果一个车道被占道停车,会直接影响到其余车辆通行。
病症三:“遗传病”症状:设计缺陷加重病痛
如果说堵车和停车难都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城市病”,那么有一些“遗传病”就更让人头痛了。
陈美兰平日休息的时候,喜欢骑着共享单车到处溜达,可以让她久坐的身体得到舒展锻炼。从驾车者变成骑车人,身份的转变让她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城市存在的交通问题。“在一些路段根本就没有设非机动车道,比如兰凌路、环湖西路的部分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谁都不愿意让谁。有次我开车遇到一辆电瓶车突然转弯,我刹车不急还撞到了他,幸亏车速慢人没有什么大碍,可这事如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以后再经过这些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我都要特别小心,宁愿乖乖跟在电瓶车后面慢慢开,也不敢超车了。”陈美兰说。
开出租车时,因道路规划的先天性不足造成的事故,给陈美兰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可作为一名行人甚至是骑车的人时,她又希望非机动车道能够宽一些、多一些,就算是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时候,后面的私家车也不要疯狂按喇叭催促,可以给非机动车留下足够的空间通行。
人车争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道路在设计上的缺陷,或者伴随着城市发展,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跟不上人们不断提高的出行需求,不和谐也由此而生。“我们蚌埠已经是全国文明城市了,平日开车时候也能感觉到市民素质大大提升,可仍然会有一些小角落或者小行为,给交通出行添了乱。”陈美兰说,城市不断发展,交通环境也在随之变化,如果乱穿马路、争抢红灯、随意鸣笛等这些现象能少一些,那么城市的交通病也可以症状轻一些,容易痊愈一些。
新闻推荐
大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共建崇德向善的文明家园
20余支志愿服务队,40岁以下志愿者占比超过七成,15个特色服务项目,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帮贫扶...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