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洼社区 “巧手”志愿者编织就业创业梦 本报记者 吴媛媛

蚌埠日报 2019-08-09 07:45 大字

几台缝纫机、几匹布料,几件手工制作的童装……在龙子湖区施家洼社区,有一间名为“徽姑娘”巧手工作室的房间。每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日子,两位志愿者都会在这里手把手教授居民缝纫和手工编织技能。

张莉是工作室志愿者之一。五年前,下岗失业的张莉注册了一家淘宝店铺,进布料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等手工成品出售,但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销售额,后来增长到两千元左右,但是去除成本后也只够我缴纳社保。”张莉说,就在自己准备放弃的时候,龙子湖区妇联向她伸出援手。在区妇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在施家洼社区成立了“徽姑娘”巧手工作室,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落户社区的“徽姑娘”工作室。

区妇联提供政策技术指导,社区免费提供场地设备,加之自身过硬的技术,张莉很快就成了社区的“红人”,淘宝小店的销售额也大幅上升。后来,她又与同样喜欢手工制作的曹晓敏一起批量制作中式童装,并在微信上销售,再次开辟出一块创业新天地。

创业成功的张莉不忘回报社区,她和曹晓敏将社区当作“娘家”,定期在社区开展手工布艺、刺绣、毛线编织、手工串珠等技能培训,为社区妇女创业就业学习提供平台。“手工编织成本小、风险低、工作时间灵活,适合妇女在家自主创业发展。”施家洼社区党委书记朱莉说,作为社区妇女脱贫示范基地,工作室不仅让家庭困难的女性学到了就业创业技能,也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加了邻里间的感情。

看着大家学到了手艺,朱莉思考着怎么让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持续发挥作用。此后,施家洼社区依托社区拥有的“徽姑娘”巧手工作室、“笨妈会”等公益组织打造终身学习品牌,面向社会提供终身学习培训服务,定期开展技能学习培训和作品展评活动。

时尚的手链、精致的童装、实用的背包……在一次次技能培训和作品评比中,社区居民特别是妇女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经过几年的运作,施家洼社区已有近百名居民在培训中学到了真手艺,多了一份增收技能,部分居民还因此走上了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之路。

一方面传授技能,一方面做好服务。在当好就业创业培训老师的同时,张莉和曹晓敏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而在施家洼社区这样的志愿者共有1500多名。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利用网格和信息化平台组建起“e网志愿者服务队”,让网格志愿者每天“围着网格转、围着群众转、围着社情民意转”,坚持每月开展扶贫济困、帮孤助残、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文明劝导、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龙子湖区的统一部署,今年,施家洼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通线上线下点单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直接到社区点单,“定制”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社区的活动就是要接地气,这样才能聚人气助志气。”朱莉表示,施家洼社区共有12支志愿服务团队和7家社会公益组织,下一步将根据居民意愿,组织更多大家喜爱的活动和志愿服务,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蚌埠市一作品获第九届“民族百花奖”金奖

本报讯(记者何沛)“民族百花奖”在美术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相当于电影界的百花奖,并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记者...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