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警新兵 逐梦前行

安徽法制报 2019-07-26 11:29 大字

□本报记者李斐通讯员王浩

一段段铁轨连接两代人对于铁路公安事业的热爱,“65后”曹文忠是名铁路警察,28年后,“95后”儿子曹凡也加入铁警队伍。作为一名复兴号列车乘警的他,和父亲一起见证着铁路的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共同守护着祖国“大动脉”。

今年24岁的曹凡是铁路公安队伍里一名有着两年警龄的新兵,现在是蚌埠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乘警。说起与铁路的渊源,不能不提他的父亲——蚌埠铁路公安处治安支队三级警长曹文忠。

曹文忠,今年50岁,1989年入警,有着30年的警龄。曹凡记得,小时候一提起父亲是名警察便会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警察制服帅不帅?”“你爸一天能抓多少坏人?”“你见过真枪吗?”……面对小伙伴们问不完的问题,曹凡却总耷拉着脑袋,因为在他看来父亲是一个“大骗子”。父亲总是说,他的工作一点也不危险,可是他下班回来时,鞋子烂掉了,裤子破掉了,满身的泥泞和一脸倦容;他总是说,工作一点也不累,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可到下雨天,他从线路上回来总是浑身湿透;他总是说,不可以熬夜,熬夜的小孩长不高,可每天晚上曹凡睡觉时,他还没有回家;他总是说下次带曹凡出去玩,但兑现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而那一年春节假期的探望让曹凡真正了解了父亲的工作。正值春运,阜阳火车站人山人海,正在此值守的曹文忠本想在所里和家人吃顿团圆饭,但曹凡和母亲在所内等了许久,团圆的饺子热了一遍又一遍,从中午等到晚上,才看见父亲疲惫的身影。后来询问才得知当天一老人因旅途劳累,突发心脏病,父亲和同事一起抬着老人穿过拥挤的人群,一路护送至医院,直到老人脱离生命危险他们才放心地回来。

从那一刻起,曹凡重新认识了父亲,重新认识了警察这个行业:他的忙碌,他的严格要求,从他的身上看到一名警察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一名警察在群众危难时的挺身而出。父亲似指路明灯引领着曹凡一步一步走近警察这份光荣的职业,最终他如愿被警校录取,紧随父亲的步伐担负铁路公安的使命。

从警校毕业后,曹凡考入蚌埠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刚入职时,曹凡觉得肩上的担子特别重,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他逐渐熟悉了乘警的工作模式,掌握了车上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但对自我要求严格的他,并未卸下心理压力。

在第一次正式执行出乘任务前,曹凡与父亲有了第一次业务上的探讨。父亲让他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多向老师傅请教乘务经验,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一定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随机应对。“多学习、多总结,多思考”,这是父亲教给他的“宝典”。带着这句话,曹凡踏上了执行任务的旅程,一趟下来车上治安情况很好,终于让其如释重负。

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转眼间曹凡已经在乘警队工作两年了,从当年的跑车“小白”到现在熟练掌握业务,从值乘和谐号的“懵懂”到复兴号的“坦然”,一步步的成长让同事们从他身上看到其父亲年轻时的影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父亲的背影引领着曹凡前进。工作两年来,曹凡在查缉重点人员、排查吸贩毒人员、处置列车吸烟旅客、查处违法行为人等工作中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接过父辈的接力棒,追寻父辈的理想,新一代铁路警察,正逐梦前行。

新闻推荐

蚌埠市14个科学技术奖项目获省表彰 一等奖获奖数仅次合肥,位居全省第二

上半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对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进行表彰,蚌埠市企业承担或参与的14个项...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