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蚌埠日报 2019-07-25 07:52 大字

走进金润名都小区2号楼,崭新的外墙上印着鲜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楼梯正中央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八个大字,两旁挂着“健康社区”“科普示范社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牌匾,这里便是龙子湖区解放街道建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7月24日上午,建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的特色品牌——“毕娅欣”健康工作室内坐满了银发老人,一场医卫知识讲座正在这里开展。台上,来自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毕娅欣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理论功底,通俗易懂地阐述了慢性病的危害性、预防急救措施等内容。台下,老人们认真听讲,仔细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

慢性病咨询、免费测量血糖及血压、提供健康保健咨询,每月第一周的周二下午,毕娅欣健康工作室都会为居民提供义务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健康工作室常年对外开放,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信任。“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能学到很多有用的医疗知识。”居民马广东年过七旬,来这里替患有糖尿病的老伴做咨询,他说:“平时有病就拖着,到医院挂个专家号需要花钱不说,排队两小时还未必轮得上。现在专家来到家门口,真的是太好了!”

2019年1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下,建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成立,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站长、副书记为组织员的领导小组,创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文明实践大讲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健康工作室、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电脑图书阅览室、国学基地等资源,先后开展十余场志愿培训、交通护畅、健康教育等实践活动,惠及居民近千人,将工作站打造成了“百姓之家”。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以来,建华社区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搭平台、强队伍、抓载体、创形式,探索出一条亮点纷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路子,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自从设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菜单,我们社区活动开展得样式多了,也更灵活了。”“点单制”是建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采访中,居民张素琴满意地说:“周二下午的防溺水培训,就是几个家里有小孩的居民想学点防溺水知识,在‘菜单’上点了单。这不,没几天社区就请来了蓝天救援队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避免事故、怎么做心肺复苏。不仅家长听得仔细,老师还带来了设备,孩子们也感兴趣。”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建华社区积极探索“居民点单政府买单”点单式服务新模式,变“填鸭式”推送为“点单式”配送,把更多选择权交给了居民。居民通过微信、网格员入户、现场申报等方式进行点单,社区工作人员在收到居民点单后进行统计归档,编制服务项目,从而确定服务项目并通知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委书记谢春玲对记者说:“通过推行‘点单式’文明实践服务模式,一方面畅通了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表达,实现了文明实践与居民需求的高效对接,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活动的供需匹配度和百姓的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蚌埠市公益志愿服务团队中,来自建华社区的“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大名鼎鼎,刚被评为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服务队下设5支队伍,包括新思想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扶弱助残志愿服务队、公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文体宣传志愿服务队以及法律法规宣讲志愿服务队。迎新春助残扶弱、三八妇女节插花培训、世界读书日经典诵读、端午节民俗大赏、迎国庆文艺演出……志愿者们依托传统节日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广大群众特别是空巢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各类贴心的便民服务,有效促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

新闻推荐

蚌埠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召开 倪建胜主持

本报讯(记者靳瑾)7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副主任高萍、周...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