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山 吕兴元

淮河晨刊 2019-04-04 08:32 大字

常言道,出门无家。于我而言,1978年12月离乡参军,在蚌埠生活已40年有余,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日子零零散散、屈指可数。

又是一个清明临近,这是母亲过世后的首个清明,诸多往事涌上心头。

记得1998年打算从部队转业时,我通过部队总机转接二哥家座机,告诉母亲,考虑到媳妇和女儿随军6年,在蚌埠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已习惯和方便了,找工作也较为顺利,打算就在蚌埠安家了。

“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能晒干衣裳。”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用一句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话语,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其实,母亲又何尝不想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呢!

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参军后的第一个春节,因南方战事,我所在的部队紧急备战,待命出征,一律不许与外界通信。听父亲讲,母亲因思念三儿子,哭了数日,哭干了眼泪。

母亲为了不让我工作分心,遇到什么急事难事总叫身旁的亲人瞒着我。记得母亲快到80岁的时候,一不留神,摔断了臀部关节,住进海安市中医院。当时,我在市民政局办公室工作,在母亲手术时未能守在母亲身旁,因此时常感到自责。再后来,母亲患上了缠腰丹,常常像针扎似的疼痛难忍,父亲又因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这期间,大哥、二哥和姐姐、姐夫两班倒,家里、医院两头跑。这些,都是在父母亲身体状况有了些许好转后,母亲才让我得到口信。

母亲年幼时父母双亡,她把母爱毫无条件、毫无保留地给了四儿两女。白天忙着洗衣做饭,汗洒田间地头,晚上为我点亮煤油灯,陪我做作业,自己则不停地纳鞋底、缝衣裳,用一针一线传递着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母亲是个知足的人,她常跟我讲,“没想到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她还告诉我,她比我姨娘命好,多吃了许多白米饭、大肥肉。可不是嘛,母亲比姨娘整整多过了30年。

自从前年正月初三93岁高龄的父亲走了之后,我常常默念上苍有眼,让母亲多过几年,因为到今年9月17日,我年满一个甲子,就可以安安心心陪母亲过一个国庆节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91岁的母亲还是没等到三儿子退休,跟她面对面、手牵手,多唠唠心里话,多聊聊家长里短,在去年农历十月初一离我而去。

母亲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做儿的永远报答不完。我只能说,我的好母亲,到我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一定常回家去陪陪您!

作者单位:市双拥办

新闻推荐

口服3种降压药无法降压竟患上了“顽固性”高血压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54岁的王先生患高血压病25年,血压控制一直较好。可几年前,其血压突然升高,王先生常常使用三种...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