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生态葬离我们有多远? 今年清明,17名逝者将与花草为伴回归自然

淮河晨刊 2019-03-21 08:32 大字

本报记者陈瑶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入土为安”不仅是一种习俗,更寄托了对故人的无限哀思,近年来,随着“厚养薄葬”的孝义回归,节地生态安葬作为一种新型的丧葬方式,一直在被大力提倡和推广。

选择花坛葬,先人入土为安

“此前,父亲的骨灰一直寄存在骨灰堂。其实,按照传统,他们这一辈的人更希望去世后能入土为安。以前我们在外地也看到过绿色殡葬的方式,家里人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让我父亲以更为绿色环保的方式入土,也算是儿女为老人尽一份孝心。”余女士说,经过家人商议,他们选择了花坛葬的方式,“我觉得这种安葬方式还挺好的,周边的环境开阔、安静,不像普通的安葬区有些压抑。而且这种方式占用的土地面积要小很多,既能节约土地,又能绿化环境、生态环保,应该大力推广。”

两年前,平山公墓就在墓区正对大门的区域修葺了花坛,推出了花坛节地生态葬,目前已经有50多名逝者的骨灰安葬在了这里。“今年清明节将有17名逝者的骨灰集中安葬在花坛葬区域,还有不少人是来登记的,接受这种方式的人确实是在增多。”平山公墓管理所墓区业务大厅主任张娅说,很多老年人在扫墓时看到了这种方式,很感兴趣,但因为年龄不够80岁,还达不到购买墓穴的条件,所以只能先行登记。从大家对这种安葬方式的认可度和感兴趣程度来看,厚养薄葬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清明节,17名逝者集中落葬花坛

平山公墓为“花坛葬”专门开辟了一个葬区,独辟一景,该葬区面向墓园的大门,周围用砖石精心砌成的花坛里绿草如茵,外围绿树红花,形成一个安静、祭拜便捷的绿色文明葬区。这里先期开发的区域约100平方米,可安置骨灰2000余具,花坛外设有专门的祭祀祭台,供市民祭拜使用。

采访中,记者获悉,今年4月5日清明节上午,平山公墓将为17名逝者举办花坛葬集体落葬仪式。在仪式中,还安排了向刻有逝者名字的纪念墙敬献花篮、宣读公祭祭文、家属代表致辞、放飞平安鸽等环节。公墓管理所将这些活动内容设置得隆重而雅致,具体而洁净,力求在满足人们思念逝者意愿的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节地生态葬。

生态葬很美,但传统安葬仍是首选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目前对绝大部分受访者而言,选择的仍是传统安葬方式,但已经有不少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节地生态葬,百年之后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回归自然。

“现在我们的心态也很放得开了,媒体上经常宣传的生态葬,看着还不错,怎样安葬都可以,花葬、海葬、树葬这些丧葬方式多好啊,又节约土地又环保。”今年65岁的市民王先生说,现在土地紧张,不能和子孙后代抢资源,实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大势所趋。

“我以前对这些新型的丧葬方式还不是很接受,有一次去江浙参加了公益海葬活动,知道了海葬的全过程,我就转变了看法。”今年52岁的受访者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以前不支持是因为对“节地生态安葬”不了解,“任何新兴事物的推广都建立在大家对它的充分了解基础上,所以要想让更多的人接受,首先还是得让大家都了解。”

生态葬因为绿色、环保、节约空间和成本的优点,在很多大城市十分受欢迎。平山公墓管理所负责人杨鹏介绍,几年前,公墓就推出过树葬、草皮葬等生态葬的方式,虽然价格便宜、绿色环保,但一直无人理睬。经过多年的实践,平山公墓目前保留的生态安葬方式只有花坛葬。“如果有逝者或者逝者家属愿意选择其他方式的生态葬,草坪葬、树葬、海葬、河葬等,都可以来我们这报名登记,我们会尽力提供生态葬服务。”

在蚌埠已经有三十年的平山公墓,因为基础设施已经建设的比较完备,墓穴价格自然不菲,普通都在二三万元起步,高档墓穴的价格甚至高达6万元左右。虽然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可以承受,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往,为了将先人安置在清幽僻静的安息之所,很多人不惜一掷千金。千元左右的生态葬、节地葬推行多年却一直难以全面铺开。如今,“厚葬”的现象虽然越来越少了,但每年仅几十名逝者选择生态安葬,与一年中新增的几千名安葬量比,生态安葬的比重还是太少了。

新闻推荐

播种一片绿 留下一份情 市民踊跃参与绿植认建认养 今年全市将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何沛柳条重吐鹅黄,花儿次第绽放。满城的花木、绿地,或许有一片就是属于你的!今年的“绿满珠城”...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