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儿童福利院小院民: “二半”的“春晚”梦

蚌埠日报 2019-01-30 10:19 大字

“中华文化远流长,历经五千年沧桑……”昨天下午,市儿童福利院的小院民正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排练“春晚”节目。舞台上,7岁的男孩“二半”正一字一句地背诵着《少年中国梦》节目中的诵读部分。时而摆起手势,时而跳上两个动作,排练过程中,“二半”纯真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二半”的特教老师时晴晴告诉记者,自去年11月份市福利院“春晚”节目敲定后,作为主要演员的“二半”共参演了三个节目,有舞蹈表演,也有诗歌朗诵。从那以后,这孩子每天都在认真地排练,只为在舞台上顺利演出。

“二半”大名叫韩逸翔,刚入院时,因为早产,体重只有两斤半,所以市儿童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给他起了个“二半”的爱称。当初,护理员们用滴管一滴滴地喂大了“二半”。从两斤半到三斤半,七年来,小家伙越长越壮实,个头也达到了一米四,现在已经成为特教大班的一名学生。

虽然早产后遗症影响了“二半”的运动功能,但却没有阻挡住他一颗喜爱表演的心。作为“春晚”的一名老演员,“二半”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学会了简单的舞蹈动作以及诗歌诵读。每天睡觉前,“二半”与同寝室的小伙伴都会温习一遍舞蹈动作,每一次的排练也都会有新的进步。更让特教老师没想到的是,节目中有一段比较复杂的诗歌诵读,“二半”两三天就脱稿背诵出来。提起孩子的付出,时晴晴感慨道:“我们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采访中,时晴晴坦言,福利院的“春晚”是一场特殊的联欢,由于参演的孩子个人情况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患有智力残疾,舞蹈节目必须进行动作分解,可能一个舞蹈动作他们要学好几遍,甚至几百遍;有的孩子平衡能力较差,舞台辅助道具必不可少,这需要提前做好引导;还有的孩子高度近视,在舞台位置的安排上也要提前考虑。

在纠正排练时出现的误差后,时晴晴和同事将新定制的演出服装拿了出来。孩子们拍着小手、昂着笑脸立即聚在了老师周围,争先恐后地试穿起来。脱去身上的羽绒服,“二半”也熟练地将量身定制的小书童演出服套在了身上。他对着镜子仔细端详,摇头晃脑一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明天打算带妆彩排一次,让孩子们提前感受一下舞台的走位。在保证节目整齐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尽量把节目效果做到最好。”时晴晴说,虽然排练困难重重,但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努力。他们对新年是有感知的,所以才会这样努力地用行动证明自己,在一个又一个新年中体现价值与获得认可。

■后记

站在舞台上的孩子们,他们的舞姿或许不是那么流畅,动作不甚整齐,歌声或许有些跑调,有时候还会忘词需要老师提醒,但他们用心的表演却积蓄着努力与期望,值得所有人献出掌声。

这里的孩子特别但又普通,他们希望获得认同,于是他们努力;他们期待像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于是他们更加努力,这种期待也给予了他们坚持的力量。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除了领舞的特教老师,还有两三个护理人员进行现场保障。他们既是老师、也是观众,更是家长。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台下的叔叔阿姨们都会真诚地鼓掌,为他们加油打气。

新年即将到来,记者祝福这些可爱的小院民,万事顺意,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等一个拥抱 跳一支舞蹈

1月21日,在安徽蚌埠市马城镇飞扬拉丁舞培训中心,江文静(右二)在上舞蹈课。1月26日,江文静在船上为家人表演舞蹈...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