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停车难顽疾没点智慧真不行

淮河晨刊 2019-01-21 12:46 大字

1月20日下午,蚌医一附院西门(延安路),多辆车在未设停车区域处停放。二实小北侧的书馨苑小区门前有两辆车随意停放,占据小区进出口道路。延安路北端,这里离蚌医一附院较近,很多车辆无视禁停标识牌随意停放。汽车保有量约18万台,5条东海大道停不下

市车管所副所长祝明杰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蚌埠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万台,其中汽车数量达到17.89万台。2017年底,市区汽车保有量为15.6万台,2016年底这个数字为13.2万台,近三年来,蚌埠市市区汽车保有量新增近7万台。

记者计算了一下,如果每辆车按平均长度4.5米计算,仅把市区的17.89万辆车首尾相连,长度就会达到805公里。而西接206国道直达淮南,东接凤翔大道直通凤阳的东海大道,全长近20公里,已经是皖北地区最长的城市道路。即便是双向八车道、从东到西全部用来停车,要容纳市区所有车辆停放,5条东海大道也停不下。

“近几年来城市新增机动车可以用‘暴增’来形容,车辆增加速度如此之快,让市区新增道路通车里程远远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造成车辆拥堵、通行不畅、车位难找是必然。”祝明杰说,全年两百多个工作日,每天平均有一百多辆新车上牌,停车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停车难日益凸显,对很多司机来说,不论是出门还是回家,可能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到哪停车?”

道路泊位怎么划?各说各有理

当停车场、停车位变成稀缺资源后,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缓解当下停车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已经不是某一个社区、街区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城市各个区域的难题。一方面司机到处找车位,无处停车,另一方面,行人觉得道路全被车占了,行路难矛盾越发明显。

上周一晚间六点多钟,虽然不是节假日,但宝龙城市广场前的汉明街上,道路两侧的停车位已经所剩无几。沿街一些门面旁边的停车位也十分紧张,在酒吧、饭店集中的区域,人行道上停放的车辆有成两排、三排的趋势,行人通行反而受了限制。而机动车道上,因为两侧路边都停满了车辆,整条道路只剩下双向两车道能通行,通行能力受限就显得拥堵不堪,更雪上加霜的是,不断有车要停进路边车位,或是从路边车位驶出甚至是调头,这样一来,直行车辆不得不停下避让。

一位路经这里的公交司机说:“每天晚上这里都特别堵,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行人全部拥到这里,整条路双向只有两条道,太窄了,怎么能不堵?不能路两边都停车,起码要取消一边停车线,让行人、机动车都有路走。”

而带孩子来这里休闲娱乐的市民张先生则持另一番观点,“停车位太紧张了,车位太少,城市综合体周围就是要预留很多停车位。停车位越少越容易乱停车,通行能力下降,道路越容易堵起来。”

在宝龙城市广场的地下车库,记者发现,大部分区域都空着,只有超市周边的地下停车场有些机动车停放。从地下车库张贴的通知来看目前地下车库仍是免费状态,从2月才开始收费,但很多司机仍不愿意把车停到地下。“如果不是路面实在没车位了,我一般不考虑地下,有点绕,没有路面停车方便。”在宝龙城市广场附近用餐的周女士认为,大部分司机的停车习惯都是停放路面。

交警:还路于民,今年路边泊位只减不增

万达悦府、宝龙城市广场这类城市商圈或是商业综合体周边区域,因车辆违停曾屡屡被媒体曝光,交警部门多次整治,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缓堵保畅的历次整治违停行动中,警方下了大力气,也给这些区域的停车带来一些影响,但导致道路拥堵的“病根”却无法解决。

“全市各类干道上划出的路边泊位一共有13849个,已经达到道路承载能力的极限,今年我们不仅不会再增加城市主次干道上路边泊位的数量,随着一些停车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一些路段的路边泊位,让路还原为路,而不是停车场。”交警支队交管科科长张巍介绍,相比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路边公共停车位已经到了饱和状态,很多区域因路面停车场数量少、规模不大,现在停车基本依靠路边停车位提供,但依靠路边泊位解决停车需求是不现实的。要根治停车乱象,必须依靠公共停车场、社区立体停车库等设施配建,否则小街小巷和道路上的临时停车位停满后,机动车辆无序停放,违章停车的处罚数量还是继续增长。类似宝龙城市广场这种情况,如果一旦周边配建的大型车库能够启用,交警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路边停车泊位的数量。

建议:加大对泊位的建设、管理力度

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于解决停车难,也提了不少各自的观点和建议。政协委员廖万红认为,有的公共场地被私占留作停车,有的停车场则是管理混乱,这些都增加了停车成本。比如宝龙城市广场附近,有多处沿街商家将公共区域圈为私人停车场,进一步提高了这一带停车的难度系数,这种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严厉处罚。

政协委员李东认为,以“行、停”并重的理念为指导,将发展停车产业纳入蚌埠市“十三五”相关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规划。通过明确不同权属停车场(库)投资管理收益分配办法,允许以民防工事为主的地下空间进行适度停车场(库)改造,鼓励地面的立体车库实行立体绿化换取容积率限制相对放宽等创新措施,充分运用市场和经济手段对停车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增强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停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另外,应该以智慧交通促进产业发展。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停车信息采集全覆盖、信息发布多手段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提高泊位使用率,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做法,采用以电子收费卡运作的闸口控制系统和场(库)内车辆定位系统,通过刷卡实现对车辆停放位置查找、缴费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车位周转率,逐步减少路边停车对居民动态出行的妨碍,进一步提升蚌埠市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规划:停车最难的区域要新建4.5万个车位

记者从市规划部门获悉,在规划层面上,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蚌埠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2015-2030年)》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将落实到控规单元指导停车场建设。规划提出以配建停车为主体、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解决停车问题,在现行商品房1辆/每户的基础上,实行“双控”配建停车位。对学校、医院和商业中心新增停车需求在地块内解决,不增加周边道路停车压力。加强停车设施管理,对改变停车用途的恢复停车功能。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分析,蚌埠市城区停车难主要集中在北临淮河、南至东海大道、东至解放路、西至朝阳路围合的区域,在原有停车位的基础上,这个区域规划新建约4.5万个停车泊位,结合9个主要地块和部分零星地块,在居住小区配建的基础上,按照公共停车和路内停车泊位逐步落实。

与此同时,通过制度引领,进一步规范停车管理。蚌埠市出台《蚌埠市城市道路机动车临时停放管理办法》《蚌埠市城市道路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设置细则》《蚌埠市城市道路机动车临时停放服务收费办法》三个文件,从制度层面,对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盘活停车资源、规范停车收费管理和缓解停车难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变市民出行习惯,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对此,蚌埠市将积极引导居民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出行,缓解城市停车难。优化公交线路织密公交线网,探索建立BRT快速公交系统,解决市民长距离出行问题。利用共享单车的投放使用,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本版摄影:刘晨

新闻推荐

中科大将在蚌设立技术转移中心 市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汪莹纯王诚倪建胜杨森出席

本报讯(记者李扬)1月18日下午,蚌埠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