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政协委员李东: 进一步发展蚌埠市停车消费产业

淮河晨刊 2019-01-14 13:02 大字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尽管近几年来蚌埠市先后采取了如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实行不同路段不同时段收费等举措,但是依然难以满足机动车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协委员李东认为,解决蚌埠市停车难应借鉴国际大都市的管理经验,依靠走停车产业化道路。而且,通过发展停车消费产业可以成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

李东介绍,汽车产业(含汽车消费业)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交互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全国范围看,蚌埠市汽车保有量只能算中上规模,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增长,机动车需求量还会相应的增长。若采取国内一些城市将限购、限牌、限行等措施常态化,不仅有违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背景下维护和保障市民的公平交易权、正常出行权等原则与规定,也不利于蚌埠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采用的增加马路临时停车位等手段也因为大量挤占非机动车道、阻碍行人出行等产生了新的矛盾,难以长远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以科学规划统筹产业发展。由市政府有关领导牵头,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局、住建委、物价局等部门参与,以“行、停”并重的理念为指导,将发展停车产业纳入蚌埠市“十三五”相关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规划。”李东表示,从政府宏观调控和治理的层面,统筹综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城市交通建设与停车产业布局,科学制定和完善停车产业中涉及的,如规划、交通、消防、质监等行业标准与管理制度。

其次,以政策创新扶持产业发展。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交通治理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加强多方协同服务和管理,切实解决在停车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用地审批难、历史欠账多、投资收益难”等问题,通过明确不同权属停车场(库)投资管理收益分配办法,允许以民防工事为主的地下空间进行适度停车场(库)改造,鼓励地面的立体车库实行立体绿化换取容积率限制相对放宽等创新措施,充分运用市场和经济手段对停车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增强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停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另外,应该以智慧交通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以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交通管理为抓手,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停车信息采集全覆盖、信息发布多手段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提高泊位使用率,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做法,采用以电子收费卡运作的闸口控制系统和场(库)内车辆定位系统,通过刷卡实现对车辆停放位置查找、缴费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车位周转率,逐步减少路边停车对居民动态出行的妨碍,进一步提升蚌埠市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新闻推荐

“我为新年写春联”请你出手!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春联象征着吉祥,寄托着祝福。喜迎新春之际,...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