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家成长的摇篮 □许清鸣

淮河晨刊 2018-12-19 10:40 大字

转眼之间,退休已一年。在蚌埠,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记载着我们出生、成长、工作、恋爱家庭、育子、退休生活。蚌埠的街头巷陌处处有我们的记忆,珠城的山山水水,也有我们或小或大的脚印。一句话,俺们是蚌埠人。

学习新闻篇

1982年,当时的蚌埠报开办了蚌埠新闻班,报名的人多,同时开办了两个班:一个甲班,一个乙班。时任报社总编许乃宽、副总编李晴川亲自上课,点燃了我们学习新闻的热情。时任美术编辑郭廷龙、文字编辑罗忠义、陈兴炎等老师也为我们讲述新闻实操。那时,白天忙于工作,就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上课,俗称夜校。我从夜校起,开始喜欢上了新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以至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作用。1985年,我调入市职工教育局,在办公室工作,主要就是写材料,办简报,写新闻。那时所写的稿件也常登于报纸。记得一年年底,我和时任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曹德诚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基层检查工作。事后,我写了一篇报道,意思是,岁末年初,局领导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轻车简从下基层检查工作,上了蚌埠报的头版头条,给了我学写新闻很大的鼓励。

恋爱家庭篇

我和爱人李雅婷初识于原市政府第二办公大楼。那时,市政府的八大局均在胜利路上的第二办公楼,我在二楼,李雅婷在一楼的蚌埠市税务局中区分局。说来也巧,我岳父是我在市职工大学读书时的中文教师。有时我们市职工教育局需要基层报送评选先进材料,岳父就让他女儿李雅婷送材料到我们局办公室,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一是师生关系,二是工作关系,三是楼上楼下关系,所以我们自然就恋爱了。我们那时结婚真是简单,税务局分的婚房,找人打的家具。结婚时,局机关同事凑了点钱买了锅、盆等一些炊具算作贺礼,我们一桌酒席也没请。那时做了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情是借了一部照相机,把我们俩在蚌埠学习过、工作过、恋爱过的地点拍了一些照片,大概有一百多张,都是黑白照,现在看起来很有意义。

育子教子篇

儿子许沐之在一实小上学时,喜欢上了国际象棋。先是在一实小校队训练,后来又到市体校学习。常常是从学校放学,我们骑自行车送他去市体校,一直学习到天黑,晚上回家还要做作业,很是辛苦。有时要代表蚌埠到外地参加比赛,耽误的功课回来后还要补上。那时我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蚌埠报上,题目是《像儿子学习》,集中记载了儿子那几年紧张的学习生活。

2002年,在安徽省第十届运动会上,儿子和其他小选手一起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获得了国际象棋省团体冠军,为蚌埠市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之后代表蚌埠市获得了全国冠军,为珠城赢得了荣誉;2003年被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录取,成为国家少年队中唯一的一名蚌埠籍队员。以后又陆续取得了国家棋协大师、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裁判员等证书和荣誉。

家庭孝老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岳父岳母和我的老母亲均为90岁左右的患病老人,由于多种原因,三位老人一直由我们照料生活。原先我们分为两处居住,一日三餐给他们送饭就成了首先要做的事。早上,天不亮就准备饭菜,送到岳父岳母的家张公山。我们居住在经开区,骑车来回十几里路,下班到家天也黑了,做好饭菜送去再回家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天晴还好,要是下雨刮风、冬天下雪那就更困难了。雨水淋湿了衣服,雪天电动车滑倒就成了常态。爱人李雅婷雪天送饭摔掉三颗大门牙成了永恒的记忆。后来实在送不动了,我们就在张公山岳父岳母家的楼上租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老式旧房子住下,便于上下楼照顾老人。

公益助老篇

2017年,我和李雅婷先后退休了。退休前我们就商量着退休后做公益助老工作。首先我们在一些老年公寓设立“晚霞书屋”,捐一些书籍杂志、字帖、毛笔等物品,老人们平时可以在书屋里阅读,解除精神寂寞的问题。李雅婷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帮助老人们在公寓里理发,还联系修脚事宜等。

近年来,我和我们的家庭分别获得了一些荣誉:我们的家庭被评为“安徽书香之家”“安徽最美家庭”“蚌埠市五好家庭”;李雅婷被评为“蚌埠好人”“安徽孝星”。

如今,蚌埠无论从面貌上还是精神上,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方水土养育着我们一家三代人。我无论出差外地或是填写出生地,我都骄傲地说,俺是蚌埠人。

作者简介

许清鸣,文学爱好者,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我爱蚌埠”征稿启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淮河水养育了蚌埠人!欢迎大家继续向“我爱蚌埠”专栏投稿,深情地为家乡蚌埠唱首歌。文字寄情,也是...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