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获“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 成首位获此殊荣中国科学家
本报讯(记者 陈瑶 通讯员 曹志强)日前,世界玻璃行业的“奥斯卡大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终于尘埃落定。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造出世界最薄玻璃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彭寿摘得这项“桂冠”,也由此成为世界玻璃技术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材料科学与技术大会暨美国陶瓷学会第120届年会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隆重召开,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被授予“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
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是由美国陶瓷学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遴选,颁发给为推动世界硅酸盐领域科技进步和前沿技术拓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被誉为目前世界硅酸盐领域的个人最高成就奖。该奖项由美国陶瓷学会会员集体无记名投票产生,每年仅有两人获此殊荣,一位来自美国,另一位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彭寿凭借在玻璃创新领域,特别是在超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领域的多项世界领先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一致认可,最终高票当选,并与美国工程陶瓷领域著名科学家JOHN K.COORS 共同成为2018年度获奖人。
玻璃是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6个月前,0.12毫米的玻璃一经面世就博得了全球的关注和惊叹。彭寿获此殊荣并非仅仅因为这片0.12毫米的玻璃,荣誉的背后,是中国玻璃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相对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项国际殊荣,开创了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授予玻璃技术领域中国科学家的先河,标志着世界对中国玻璃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彭寿是中国玻璃技术的顶级专家和领军人物。36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玻璃工业的核心工艺、现代配方和关键装备的研究工作,率先在玻璃工业提出“超白化、超薄化、大尺寸化、多功能化”的四化科研方向,开发出“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应用”的现代玻璃工业新型技术体系。
过去的7年,彭寿在玻璃工业技术领域,带领团队连续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掌握了一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玻璃技术和产品,开发出世界最薄0.12毫米柔性触控玻璃、世界最大1200吨超大吨位高品质浮法玻璃熔窑、世界单体规模最大1000吨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引领了玻璃工业从传统产品到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成为国际玻璃工业的重要技术趋势。
“玻璃是信息显示领域的一个关键基础材料,玻璃及其设备能够占到整个成本的70%,很多还需要进口。”彭寿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掌握半导体芯片的“中国芯”,玻璃基的“芯”也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拥有玻璃基的“中国芯”,创新驱动是唯一道路。在他的领导下,2014年以来,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超薄玻璃的50多人研发团队,在各个技术环节不断攻关,突破1000多项技术瓶颈,使生产出来的玻璃厚度,从0.33毫米,一降再降,最终生产出仅0.12毫米的“世界最薄玻璃”。
据了解,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还将与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等高端学府开展合作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育更具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同时,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还将继续突破超薄极值,集中精力攻关0.1毫米极薄电子触控玻璃,创建“国家硅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不断加快在皖产业布局,以凯盛集团、中建材蚌埠院为核心,累计投资超300亿元,全线打通了中国信息显示玻璃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玻璃产业链。除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之外,超薄高铝盖板玻璃也于今年4月在蚌埠成功下线。此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玻璃基板也将在今年底在安徽投产。”彭寿称,至此,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四块玻璃”均被掌握,“实现了我国在信息玻璃领域由‘跟跑’进入‘领跑’状态。”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现如今已成为国内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成果转化能力最强、涉及范围最广的科研院所之一,科研创新实力领先全国,不仅掌握了硅基新材料领域的国际一流技术,研发出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TFT-LCD超薄玻璃基板、超白光伏玻璃、空心玻璃微珠、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等一批高端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
目前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已拥有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32个,累计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1769多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顾楷通讯员崔世华)近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公示第三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蚌埠市昊方机电股...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