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畔渔具知多少 □齐春快

蚌埠日报 2018-10-08 16:02 大字

有水就有鱼,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哪有鱼哪就有网,能不能站得住脚呢?我说:能。要不然,哪有“鱼死网破”之说呢!

千里淮河流经蚌埠,河汊如织,沟壑交错,名目繁多的鱼类既享受着水的乐趣,也丰富着沿岸居民的口福。本人就出生在淮河岸边一个小渔村——齐家渡,说说渔具这一行还是有资格的。

渔具虽然种类庞杂,花样繁多,归纳起来大致也就可分为网、钩、笼三类。

从亘古洪荒演变至今,网类渔具一般是由网纲、网片或说网衣、网坠子等组成的。按制作和使用方式可分以下几种:

丝网,古用木梭以麻绳或蚕丝织成。今多用腈纶丝或尼龙丝做就。小网眼的逮小鱼,大网眼的逮大鱼。如今有人把沿用弥久的单片丝网进行了改革创新,发明了一种复合型的网,叫三层网或三重网,堪称一绝。就是两边各以一片大网眼的丝网做衬网,中间夹上一片小网眼的丝网做囊网,由三片规格不同的网片合而为一。只要有鱼撞上,大鱼小鱼,一网通吃。

拉网,又叫拖网、拖拉网。一般为正方形的小网眼网具。在网的底部折出一部分置上网坠,使之形成一个个口袋状的褶囊,然后贴着河床或拖或拉,若有鱼碰到网片,鱼要想朝上逃有网片遮着,往下穿又没路,只得乖乖顺水下滑,落入褶囊被擒。

围网,别称箍网、超网。此网三四米宽,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是一种多人合作的集体捕捞工具。先把渔网从一侧顶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呈直线形扯放,直至所有的网片投放完毕,将网具拖行几十甚至几百米后开始围拢,使之形成一个最大的圆,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起网。只要活动在这个圆圈范围内的鱼、虾都将一一被悉数捕获。

撒网,也叫旋网。是一种上头小而下面大的伞状网。底部同拉网类似,有褶囊,有铁坠子。新网使用前要以猪血泡,桐油浸。使用撒网是个技术活,一手把网头一圈圈绕在手腕上,一手攥住需要向外抛撒的网衣,背向目标,使出最大的力气,一个优美的转身,连绳带网一并甩出去,整个网就呈团团的圆形,就如一朵硕大的蘑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打开了。

搬罾,是一种投机性极强的捕捞方式。罾的制作并不复杂,一张正方形网片附之以四根十字形交叉且又纳了弯的大毛竹,中间交叉处用上一根长竹竿固定当做罾杆,岸上用架车轮子作为起落的支点,一副倒“八”字形的搬罾就做成功了。搬罾的放置很有讲究的,一般要求放置在水流较缓,浮游生物丛生的两水交汇之处。渔人坐享其成。

推网,顾名思义,就是在池塘里,沟渠边借助人体的推力使渔网前行而捕获到鱼类的工具。它像一个簸箕式的大网兜。哪里有鱼,人往哪里跑;哪里有鱼,网对哪里推,灵活又机动。不过,推网的捕捞效果不佳。

扒网,是和推网的用法截然相反的渔具。也是在长长的竹竿顶部绑上骨架,置以网兜。不过,它是半椭圆形的。使用时用力将竹竿最大限度的向前方抛。轰然一声落水,吓得鱼儿不知所措。四处躲藏。然后迅速把网对回扒。此网适合在天寒地冻的季节使用。

张网,是一种长方形的网。其构造略似于搬罾。只不过它的支点是依靠渔人的大腿来起落网具的。用法一般有两:在涨水季,放置于水流湍急些的沟沟坎坎处,张网以待,鱼入网起,逮个痛快;当风平浪静时,可以将计就计,渔人一手扶网,一手拿小竹竿由远而近把鱼朝网里面轰赶。等两手相会时起网收鱼。为此,这种网又名赶网。

夹夹网,也称做甩网。系一人操作,用两根细长细长的竹竿挑着网片入水作业的网具。网片被甩入水中落地后,渔人再将鱼竿并在左右肩上,两手按着水中渔网作拍打状。一拍打一弓腰。直到网、竿回收靠岸。那动作宛如作揖之态。

绷网,也有人呼作绞网。是将大尺度的网片穿河而过绷在小河、小渠的两岸的木桩上,设有可以来回绞动的机关,用网时,使渔网最大幅度的倾斜于水中,拦截往来的鱼群。发现了有鱼的迹象,恭候在两岸的渔人即刻同时摇动机关起网,大获“守桩待鱼”之利。

欢﹙hua﹚,上口宽尾口小的喇叭形长条网具。尾部内设小口回笼胆。这类渔具一般设置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只要鱼顺着激流而下,慌不择路,就会一头钻进回笼胆,若再想原路返回,那可是墙上挂帘子——没有门啰!

钩类渔具,主要有钩、卡、叉等。钩又有多种:

钓钩,一般是用钢丝或不锈钢、合金钢制成的,由钩、钩线、钩竿、浮子等组成的。主要是靠悬挂蚯蚓、面食等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而将其捕获的工具。完美的钓钩应当具备坚、利、韧、轻四个特点。其型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独钩、三爪钩、卧钩、砣钩等。

滚钩,是一种复合式的连环钩,即把若干把钩按一定密度拴在主钢绳上,可以成排下到河道或以船或以人拖行的钩。装钩时需要把钩呈螺旋式悬挂在竹竿上,所以滚钩以竿计。一般一竿钩为500-5000把钩头不等。

拉钩,样式跟滚钩相仿。区别在于它的使用方法是逮鱼人站在岸上,两人一边行走一边用手拉着匍匐于水中的钩,最好的办法是用力一拉,停下,然后再次迅猛一拉,只要有鱼触及到拉钩便被牢牢的钩住,就是再敏捷的鱼也难逃厄运了。

扒钩,就是一扇筢子。样子有点像“痒痒挠”,不过在它的筢齿处镶上锋利的钩头,斜贴着水底轻松划拉,扒也管,搂也行,筢也可。方便自如。哪里有鱼往哪里扒,鱼跑到哪里扒到哪里。在辛劳中收获着美食,也收获了惬意!不过对潜伏在水底的鱼而言可是遭了殃哟!

卡,可以与钩并行不悖,在于它的结构。它是一种最为原始最为简单的猎鱼方式。以柔性较好弹力较足的青皮竹子刻削而成,两头尖尖,在中间剐有不显眼的凹槽处拴上细细的尼龙线,然后按半米或一米远一个距离呈“T”字形依次连接到总线上。卡以盘计,一般五百或一千个卡为一盘。卡有大卡、小卡之分。区别仅在于卡的长短上,长些的即为大卡,短些的即为小卡。夏秋涨水季是下卡的好时光。取细小的嫩苇子,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做成卡箍子,再把烀熟的麦仁套在九十度弯的卡上,夹上卡箍子。这小小的卡箍子看似温柔,其实它正是卡的致命机关。只要有鱼吞食麦仁,就会箍掉卡开,原先弯弯的卡瞬间弹张开来,尖尖的卡头把鱼的嘴巴紧紧撑住,使它欲罢不能,只得乖乖待捕了。

收卡有讲究。首先是凭手感,有没有逮到鱼,逮到了什么样的鱼,是大鱼还是小鱼,卡线一捋心里就有了底。逮到鱼的卡线是不停的晃动着的。晃动的动作大小决定着鱼的大小。其次是抓鱼的方式是技术。一般的小鱼比如小草鱼、小汪丫就无所谓了。逮到大鱼像鲤鱼、混子、鲶鱼、马郎什么的,千万不能采取猛提强拉式直接提卡将鱼拎上来。假如直接提卡的话,即将到手的鱼十有八九会脱卡逃之夭夭。因为出水后卡的承重力是有限的。这样情况下一种名叫“海兜子”的小网具就派上了用场。要轻轻提卡,看清并锁定鱼所在的位置后,随手用海兜子一抄,便可稳稳当当的退卡拿鱼了。

渔叉以钢条制成,是一种带有回龙钩即倒刺的叉子。有独股叉、二股叉、三股叉等等。最有意思的是那种飞叉,它就如同飞镖一样,用牢固的绳子一头系于手脖上,一头系着叉头,人在岸上见到有鱼时瞄准它的方位甩手就是一叉,能不能一叉中的,就看你手的准头啦!

笼类渔具是指以竹条、藤条、篾条等编制而成的捕鱼器具。主要有虾笼、黄鳝笼、罩、箔子等。虾笼,就是一个大笼子。状如葫芦,其口大肚隆,而尾小。虾笼一般张在有水流动的地方。一次张两只最为合适。两个应反方向颠倒摆放,这样顺水、逆水的鱼虾都可以逮得着。它的原理看似简单,其实阴险而狡黠。当鱼类顺着水流穿行到它的大口处,就会被水流推着涌着欢天喜地般的挤过内胆而进入套笼了,如此这般,它的小命休也!黄鳝笼的捕捉原理和虾笼一样。但它没有内胆,样子就像一个硕大的啤酒瓶。不过黄鳝笼是需要诱饵的。渔人把小蚯蚓戳在细长的竹签上而后置于笼中。黄鳝、泥鳅闻腥而入,乖乖做了笼中之物了。下黄鳝笼子对水的深浅、入口的方向、风向等很有讲究的。罩,乃无底无盖的大篮子也。此法适合于浑水时用。人在水中,罩在手中,像是有章却又无法的四处乱罩。只要鱼入罩中,那就必死无疑了。篓子,底部是“B”字形的竹块,四周用挤起来的竹篱笆包围着的筒状长篓。以小口诱鱼深入而捕获之。箔子,是一种大型渔具。主要材料是竹坯。将一根一根竹坯挤扎成方块,再将一个个挤扎好的方块巧妙的串联起来,布置的拐拐弯弯就像迷宫。俗称迷魂阵。它的进口有足球门那么大,越往后越小,当鱼进入“阵门”后,会顺着屏障前进,游来游去便迷失方向钻进渔人布下陷阱而被捕了。

除此之外,还有布兜捕鱼法、吊笼捕鱼法等等,手法多样。但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将天下所有的鱼儿逮尽捕绝。何出此言?天之道也!

新闻推荐

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杨 杰

那是2012年的国庆节,那天天刚蒙蒙亮,一轮红日从东边升起,明媚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是金灿灿的光芒,心情格外的愉悦。10月...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