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让运动为快乐加油 □
蚌埠体育中心外偌大的广场,未来也将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好场所。
科学宫广场,武术大拜年活动,耳目一新;龙子湖畔,自行车环湖骑行,蔚为壮观;碧波荡漾的龙子湖,来自国内外的十三支龙舟队上演“速度与激情”……今年以来,蚌埠市举办各种全民健身活动项目200余场,在省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将群众健身运动的热情推向高潮。
健身,是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健身,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当越来越多的蚌埠人在生活中植入了运动元素,一个城市便朝气蓬勃起来。
编者按
蚌埠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城市,既有全民热情投入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又有在各种重大体育赛事上摘金夺银的辉煌历史。而今,站在新的起跑点上,蚌埠正以崭新的形象和姿态,迎接着省运会的到来。
省运会在蚌埠举办,是对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蚌埠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检阅。在省运会到来之际,《深读周刊》特别策划喜迎省运特别报道,细说蚌埠体育那些事儿。本期来说说群众体育。
健身融入生活
清早,晨曦微露,经开区晨光花园小区的小广场里早已热闹起来。陈新利和张利影正在带领大家跳广场舞,随着轻柔舒缓的乐曲,居民跟着“教练”有节奏地扭动腰肢,舒展筋骨,每个人的脸上都笑意连连、热情迸发……
陈新利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带领居民跳广场舞快十年了,一开始跳的人并不多,不过最近几年居民的热情特别高,原先只是一部分上了年纪的人参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广场舞简单易学,随时随地都能跳,看到这么多居民加入了自己的晨练队伍,老陈的干劲更足了。“队伍不断壮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居民喜爱上运动健身了,我们能为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心情也特别舒畅。”
其实,利用社区运动场地跳广场舞,不是晨光花园小区独有现象。记者注意到,利用街头巷尾跳广场舞、健身操的场面在蚌埠市随处可见。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无论场地大小,每支队伍都跳得有模有样。经常参加社区跳舞活动的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跳得很专业,因为几乎每一支队伍都有热心的跳舞爱好者义务担当领舞,他们虽然不拿工资,不收费用,但带领大家跳舞的劲头丝毫不减。
作为市民最喜爱的健身方式,淮河文化广场、市民广场、科学宫广场跳舞的场面最为壮观。每当夕阳西下,附近的居民便不约而同地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广场上,几十人、上百人,有时由于人数众多,一个广场不得不分成几个“方阵”。虽然所跳曲目不同,姿态各异,但跳舞的人都沉醉其中,热情迸发,激情四射,每一个舞者都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广场舞,只是市民选择的健身方式之一,在蚌埠市民健身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健身操、太极拳、健身气功、跑步、武术、健身鞭、石锁等等不一而足。而在这些运动项目中,耍石锁、健身鞭等又是蚌埠独具地方特色的绝技。一个重达十多公斤的大石锁,在耍锁人的手中就像一件“玩具”,上下翻飞,得心应手。健身鞭,是一种特制的鞭子,耍鞭人高高扬起鞭子,在空中用力一甩,鞭子在空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声声鞭响,激励着耍鞭人乐此不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蚌埠人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如今,走在大街上,健身房随处可见,在这些经营性健身场所,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少还专门修建了游泳池,每天到这里健身的人络绎不绝。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俱乐部也成为体育爱好者的一方乐园,每到周末或下班时间,三五好友,带个装备骑着单车相约而行,在运动场上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
蚌埠人历来喜爱运动,全民健民行动的开展,更让运动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最直观的表现是,无论是学校、机关,还是社区,但凡有运动场的地方,都能看到一群群“运动健将”。
晨练是蚌埠市民一大爱好,每天清晨,公园里、河堤旁、社区里、广场上,跑步、跳舞、打太极拳、练健身气功的可谓应有尽有。市民们用运动健身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周华强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每天他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晨到张公山公园里练太极拳。周华强说,如果哪一天因为下雨没去练,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如今他不仅自己练,还带着老伴和子女练。他说,运动给他带来健康也带来快乐,更带来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周华强的快乐生活只是蚌埠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9月28日清晨6时许,记者在淮河大堤上看到,虽然天刚放亮,这里早已热闹起来。有在大堤上跑步的,有在堤下空地上练拳的,有在小树林里跳舞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随后记者又驱车来到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晨曦中,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和淮河大堤上一样,这里也是市民最喜爱的健身乐园。正在龙子湖公园晨练的一位陈老太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龙子湖附近,到公园晨练是她每天的必修课,“运动一下出出汗,一天都有精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盼着能有个好身子多享几年福。”
“15分钟”的诱惑
“运动不用出小区,家门口就有‘体育场\’,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抖擞胃口好。”在银河社区月光花园小区的健身广场上,孙大爷利用健身器械一边压腿,一边与记者聊起了健身生活。
月光花园是一个老小区,这里居住的大都是老年人,过去小区里别说健身器材了,就连一个运动健身的场地都没有。“去体育场太远,离龙子湖也不近,想锻炼锻炼身体,可没有场地呀,那时候,没事时大家只能坐在小区楼下‘拉家常\’”。现在不同了,小区里有几百平方米的小广场,里面安置了许多叫不出名的运动器材,一有空,老人们都会来到广场上锻炼身体。自从有了运动场地,这里可热闹了,“一边说着话,一边锻炼身体,既增进了邻里感情,又开展了体育活动,真是一举两得!”
月光花园健身广场见证着蚌埠市打造15分钟市民健身生活圈的足迹。2016年6月,蚌埠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决定在五年时间里对全市200多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老旧小区怎么改?除了整修道路,改造下水管道,对小区绿化亮化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健身运动场。“健身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选项,留出地方建设运动场是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时考虑的头等大事”,全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市住建委物业科科长王法俭告诉记者,改造老旧小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的就是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否有地方健身运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因而在老旧小区场地普遍狭窄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运动优先”,不仅留下了运动场地,还配置了相应的健身设施,健身运动场地的建设让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诞生的运动场是个什么样?记者走进首批完成改造的40个老旧小区之一——东海七村。一进小区,但见小区干净整洁、绿意浓浓,在进门不远处,一个篮球场格外醒目。球场上,几位市民正在打篮球。带球、过人、投篮……一连串颇为娴熟的动作给这个老旧小区增添了欢笑和快乐。
正在打球的居民孙晓洁告诉记者,东海七村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初建设时就没有留下体育健身用地,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都没有运动场所,在老旧小区改造征求意见时,他第一个提出,一定要建一个运动场。他的建议也得到其他居民的热烈响应。篮球场建设起来后,居民都乐坏了,一天到晚,篮球场成为邻居们最爱去的地方,“打打球,聊聊天,运动中增进邻里感情。”
事实上,老旧小区改造只是打造15分钟健身生活圈的诸多举措之一。在绿满珠城行动中,蚌埠市建立了数以百计的街头游园,让市民开门见绿。而每一个街头游园,同时也是市民健身运动的休闲场所。朝阳路与涂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原是一片废弃的工地,在城市建设中,这里开辟成一个街头游园,每天清晨,这里就成了附近居民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15分钟健身,就是让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内就有一个健身场所。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蚌埠市民15分钟健身圈已经梦想成真!”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杭峰认为,15分钟健身圈能够让市民在身边就有健身运动的场所,实际上,就是为市民健身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因为健身不能光有热情,还必须有相应的场地作为依托,如果场地与市民的健身需求不匹配,全民健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让运动场所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大支撑,蚌埠市以建立15分钟健身圈为契机,大力推动学校、机关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让这些运动场馆成为与市民共享的资源。
据了解,通过市体育局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假日期间,一批学校运动场馆实现了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让运动更加科学
“大腿与身体保持90度,双目直视前方,拳头要并拢握实……”在财富广场小区的李克俭心意六合拳研究会训练场上,李克俭心意六合拳传承人李君正在教一群孩子练武术基本功。看着小学员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李君笑意挂在脸上。
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深入,爱好武术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为了很好地传承心意六合拳这个优秀拳种,李君与弟弟李明一起,共同研究挖掘李克俭心意六合拳文化精髓,同时针对社会上旺盛的习武需求,姐弟俩利用业余时间承担起指导孩子练武的重任。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武术不光是一种健身运动方式,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无论是指导还是学习武术,都必须有专注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因而我们倡导的是快乐武术。”李君告诉记者,过去武术门派林立,不同门派之间交流较少,但无论是哪门哪派都是各成体系,因而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都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严格训练。
全民健身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科学健身的理念已经成为蚌埠市民的共识。广场舞看似简单,却也十分讲究科学性,因此几乎每支跳舞的队伍中都有领舞。领舞其实就是教练,不仅要指导跳舞者的动作如何优美,还要对每个动作的训练功效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就让参加锻炼的人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对年轻人职业规划的一项调研中,健身教练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众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经理张虹分析认为,为什么现在健身教练这个职业这么“火”,就是因为许多人看好这一职业的前景。蚌埠人热爱健身,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候,可能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去户外晨练,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健身房去健身,而运动和健身是非常讲究科学的,只有科学训练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正是看到了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许多年轻人才愿意从事这一“时尚职业”。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运动,都有很强的专业要求,而各种健身运动协会,是促进蚌埠市全民健身运动走上科学的良好平台。
全民健身运动在珠城大地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各种以群众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如武术协会、舞蹈协会、自行车骑行协会等,目前全市成立的以运动为主题的各类协会80余个,协会为蚌埠市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组织是健身运动的专业团体,一方面,它们将某一运动项目的人聚集起来,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了全民健身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这些协会极大地促进了健身运动项目的专业化。
去年以来,随着省运会越来越近,蚌埠市掀起了一场“全民健身拥抱省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仅今年春节期间,市、县、区和社会团体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项目20余个,其中,“全民健身拥抱省运”春季健身项目展演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全民健身拥抱省运”蚌埠市第五届新春绕城骑行,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吸引数千人参加;“迎省运武术大拜年”活动,全面展示了蚌埠市武术运动的迷人风彩。
此外,为了迎接省运会花落蚌埠,大力营造“全民健身拥抱省运”的浓厚氛围,2017年4月2日蚌埠市举办了环江淮自行车大奖赛暨蚌埠市第二届环龙子湖骑游大会,6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吸引了近万市民现场观看。2017年5月28日,蚌埠市举办2017中国蚌埠国际龙舟邀请赛,共有国际国内十三支队伍参加比赛,吸引6万市民前往观看。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开展以“全民健身拥抱省运”主题健身运动活动200多场次,极大地激发了蚌埠市民投身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
■延伸阅读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在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意见提出,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此外,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新闻推荐
受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委托,蚌埠市产权交易中心以竞价的方式公开出租如下房产。标的简介标的房屋位于涂山东路1717...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