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蚌埠日报 □张 枫

淮河晨刊 2018-09-10 16:51 大字

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如果你想熟知一个城市,多读读当地的报纸可能是最有效便捷的方式了,报纸可以说是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

记得以前经常出差,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南京的《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合肥的《新安晚报》、徐州的《彭城晚报》等等,无一不是我的最爱。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关国计民生的本埠新闻,也可以看到记载城市发展历史的各类文化板块,作为一个骨子里一直有点文化情结的我,当然更不肯错过了每份报纸的文学板块。

《蚌埠日报》作为蚌埠文化宣传的一个窗口,既有着党报党刊的政治性、严肃性,又有着都市文化报的时代性、灵活性、可读性。

1993年,我初到蚌埠,每到周末,最期盼的大概就是那两张薄薄的《珠城周末》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各种媒体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珠城周末》给了我厚重的文化知识和引领我前行的方向。江锡钰、孙子夜、刘彬彬、齐跃生……这些名字对我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是因为几乎每期报纸上都有他们的名字,陌生是因为从未谋面。我曾经在心里无数次的给这些老师们画过像:江锡钰和孙子夜老师应该是沉稳博学年纪偏大一些的老师;刘彬彬老师应该是一个帅气儒雅、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齐跃生老师应该是个个头不高,但是有着上海男人特质的人,衣着讲究、生活细节也很讲究……

很多年以后,当我终于有机会认识并且熟悉这些老师的时候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孙子夜老师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暮气沉沉,他正当壮年且温厚儒雅;刘彬彬老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风度翩翩却是坦荡豁达;齐跃生老师除了在饮食上有点接近上海人的精致之外,其他方面都相去甚远,简直就是一个可亲可近的老顽童。

当初薄薄的两张报纸现在也已经发展成了两份既独立又统一的综合性报纸:《蚌埠日报》主打党政新闻、民生民计;《淮河晨刊》主打都市文化、新闻、本土文学。

除了原来的《淮花》、《晨风》、《小南山》等品牌板块之外更是新增加了《市井百态》、《天南地北蚌埠人》等亲民众、接地气的新内容。

在报社众多老师和文友的鼓励下,我也从当初的读者光荣地成长为蚌埠日报作家采访团的一员,使我得以用稚嫩的笔把我对文字的情怀和生活中的小事以文字的形式与亲人、朋友分享。

新闻推荐

我的世界,你最懂

特教老师,一个特殊的职业。用温柔的耐心叩开孩子们沉寂的心扉;用温暖的双手抚慰孩子们受伤的“翅膀”。手语穿越了听力...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